回顾过去的解说生涯,记得一直在寻找这份工作的意义,这甚至一度成为他暂别解说席的原因,但经过一年多的思考,重拾解说身份后的他不再执着于“意义”本身。
作者:陈文健
对话:二闹
图片:来自网络
从LMS到LPL,记得(原名:王继德)为英雄联盟赛事观众贡献了诸多解说名场面,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2017年全球总决赛SKT对阵RNG的比赛,进入BO5决胜局的召唤师峡谷前,他如此鼓舞着所有支持RNG和LPL的粉丝: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对英雄联盟失去信心,因为LCK的宰制还在持续,但我觉得不是今天;也许有一天,这些我们所热爱的选手,他们没有办法坚持在舞台上了,但也不是今天……”
尽管最终RNG输掉了那场比赛,但这句话依旧成为了不少玩家乃至选手在低谷时奋力前行的箴言。
然而,在2023年,解说了7年LPL比赛、顶着父母反对进入电竞行业的记得却仿佛“失去了信心”,宣布暂别电竞解说的舞台。在个人社交媒体上,他把离开的原因归结于“不想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解说”,这份工作的意义在时间的稀释与生活的变化中被渐渐消解。
选择休息的这一年多里,他时常往返于台湾与大陆两地,探索其他可能的同时,也在寻找成为一名电竞解说的意义。
去年夏天,记得决定重返LPL解说席。而这一次,他不再纠结“意义”本身。
不想打职业的教练不是好解说
十年前,刚刚过完25岁生日的记得正式决定成为一名全职电竞解说,当时的他虽然刚大学毕业没多久,但早已尝试了多个电竞角色。
拥有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毕业证的记得,可谓“天胡开局”,身边的同学不是在纽约就是在旧金山。尽管大学期间的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网瘾少年”,会翘课跑去网吧打《英雄联盟》,偶尔还会参加一些半职业的比赛,但在职业选择上,他最初还是听从了父亲的安排,完成了一份金融行业的实习工作,并在毕业后继续出国深造。
如果一切顺理成章,现在的记得也许是一个坐在摩天大楼里的会议室里,和投资人谈判到深夜的、世俗意义上的“社会精英”。
但命运的轨迹向来没有既定的剧本。记得大学毕业那一年,台湾的电竞行业发生了一件大事——来自台湾赛区的TPA战队夺得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的冠军——而这也是记得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TPA夺冠一事瞬间点燃了记得心中成为职业选手的梦想,他甚至“没有跟家里说就决定辞职”,义无反顾地踏入了电竞行业。
突然得知这一消息的父亲当然无法接受儿子的选择,记得一度被父亲赶出家门,不得不借宿在朋友家。不过父母的不理解并没有浇灭他的热情,当时只有两个地方能找到记得,网吧和朋友家的床上。
命运是残酷的,大半年的苦练没能换来职业选手的入场券,没有任何一支队伍打算收下这名已经23岁的“大龄梦想家”。命运又是慷慨的,想要成为电竞选手的努力没有白费,游戏内的理解为他打开了赛事解说的窗。
当时的LMS赛事解说分为两种,一种是游戏代理商Garena的正式员工,另一种则是兼职解说,记得属于后者。这一方面在于他被LMS队伍Flash Wolves看重,成为了队伍的教练,另一方面则因为他还是没能完全放下那份执念。
记得给自己设定的“Deadline”是25岁:如果25岁生日之后自己还是无法成为一名职业选手,那就要在教练和解说中做出决定。
“Deadline”没能带来理想的结果,又一次站在命运的岔路口,记得依旧选择相信自己的内心:“我是一个比较喜欢表达自己的人,也更享受舞台的感觉,所以我想要成为选手。而教练可能更像幕后,解说则是一个更靠近舞台的工作。”
随后记得成为了Garena旗下的一名正式解说,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至少成为英雄联盟领域的Top级解说。”
成为正式解说后,记得一个礼拜最多要播十来场比赛,回忆起那段时光他表示:“很多时候到最后几天已经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只能硬着精神把它播完,但极度的疲惫有时也能迫使人挖掘出意想不到的潜能。“
较高的工作强度淬炼出了一张“五速嘴”,“一秒五字”成为了记得最初的风格标签。再加上时间的推移和前辈们的离席,他也渐渐坐稳了LMS解说的头把交椅。
但如果只是留在LMS赛区,记得或许永远也无法完成最初成为解说时定下的目标。
奔赴新大陆
回忆起加入LPL的选择,记得肯定地说:“如果有时光机的话,我可能不会在2016年那个时间点过来,至少不会以那样的方式过来。”
2015年末,记得因为个人身体原因选择休息一段时间,次年Riot上海分部与腾讯成立解说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对赛事解说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在与对方接触的过程中,记得自然而然萌生了前往LPL的想法。
一方面,彼时LMS赛区虽然刚刚从GPL联赛中脱离出来“自立门户”,成为第五大联赛,但港澳台战队在世界赛上的影响力却在逐年下滑。对于渴望去到世界赛前线解说的记得而言,留在台湾只会离英雄联盟解说的最高舞台越来越远。
另一方面,随着记得在电竞行业的深耕与LPL的崛起,他也逐渐意识到,自己能够凭借同语种的文化纽带,嫁接两岸资源,让电竞不再只是游戏营销的广告。
抱着这样的想法,才脱离大学生稚气没多久的记得选择离开故土,奔向更广阔的大陆。在他的设想里,自己应该既能保留LMS的兼职身份,又能凭借这些年的工作经验,在LPL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然而,外面的世界给这位刚出宝岛的年轻人狠狠“上了一课”。
正式成为LPL的解说后,记得发现按照当时的排班情况,自己完全无法兼顾LMS的工作,这意味着自己必须立马搬到上海,在这之前他甚至都没过考虑在上海租房。仓促之下,记得连购置设备的时间都没有,只能把台湾家里的台式机放用“肉身”扛到上海。
本该得心应手的解说工作,也意料之外的困难。在台湾,他是最受社区欢迎的解说之一,然而加入LPL后,离乡的决定让他在台湾的风评急剧下滑,在大陆这边他又因为口音问题饱受非议。同时,游戏国服与台服之间的翻译差别,也导致他需要逐个调整自己的解说用词。
更关键的是,虽然两岸文化渊源深厚、血脉相连,但社会环境的区别却孕育出了迥异的互联网文化。记得不仅需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发音、用词,还要完完全全地融入到大陆的社区生态中。
“刚去的时候我每天晚上都要翻墙回来看PTT、看脸书、看台湾的内容,但后来发现不能再这么做了,除非有人联络我,不然我就是看大陆的内容,从谷歌换到百度、从台湾英雄联盟官网到腾讯英雄联盟官网。”面对工作上的问题,记得如此说道。
可这种选择,又让他不得不进一步直面对故乡的思念。
初到上海的记得,身边既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异地生活甚至影响了他的感情,加上工作的重压,让他时常在深夜自问:“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要来这里?”他的电脑桌上,还贴着一张写着“新年回家倒计时”的便签。那一年,他回过一次台湾。那次飞机起飞得很晚,临登机前,他在机场吃了一碗吉野家,食物刚入口,泪水便涌了出来。
驱使记得前往上海的,是对电竞的坚持,也正是这份坚持,帮助他在电竞解说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了下去。
2016年记得不仅达成了去前线解说世界赛的目标,还斩获了年末的最佳新人赛事解说奖,这无疑是对他坚持与努力的最好肯定,记得说:“我可能暂时无法让LPL里的很多人喜欢我,但这个奖是官方、从业人员里给我的一个肯定,对我来说蛮重要的。”
这两个成绩让记得再次拥有了改变自己、定义自己的勇气:“心理学上说谁痛苦谁改变,既然是我痛苦,那我得改变。2017年开始我决定好好留在LPL做解说,重新出发。”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个又一个目标来对抗迷茫时的虚无,并锚定自己的价值——就像最开始选择成为一名电竞解说时那样。
纠正发音、成为最受欢迎的解说、见证LPL队伍夺得S赛冠军……一个个目标不仅成为了记得解说生涯最纯粹的驱动力,也为他积累起一座座成就的里程碑:
2017年的世界赛SKT对阵RNG,记得贡献了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解说名场面;在网友自发的票选中,记得总能收获大部分观众的认可;2023年,记得被LPL官方评为十年功勋解说……
但随着“任务清单”上的目标被一个个勾选,灵魂深处的拷问又一次袭来。
想做最自由的解说
“2021年EDG夺冠后,我迫切地想要找到一个留在LPL的理由。”
记得的MBTI(一种心理人格测试)是ENFP,E代表个体能量的流动方向是向外的,体现在记得身上,就是在意外界的评价、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一支又一支队伍夺冠、事业趋于稳定、个人情感生活上的变动,这些外在因素的扰动,让记得的生活又一次失去了方向感。而迷茫时,人又往往容易进一步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
作为一名赛事解说,记得需要不断汲取新鲜的游戏内容、捕捉观众的喜好,但互联网上那些负面的声音却像暗流,悄悄侵蚀着他的自信;理想主义让他渴望自由表达,他却又不得不在职业规则和舆论压力下收敛自己;个人情感生活的波折,又进一步压垮了他的精神状态。
2023年,不堪内耗的记得决定辞去这份干了7年的工作,离开上海时他向家里寄了三大箱海运,把“这些年的家当全都带了回去”。
行动很有魄力,但实际上逃避无法填补内心的空洞。一年多的休息中,记得没能找到心仪的工作,不过在这段时间里,他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拥有一份与自己兴趣相结合的工作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与此同时,个人感情生活的变化,又一次将他的目光拉向了内地。
机缘巧合下,记得在2024年夏天以官方解说的身份回归LPL。但在当时,上一次逃避所遗留下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回归LPL更多是出于生活上的考量,他坦言自己“一开始并没有这么的专注在解说上”。
直到2024年的世界赛决赛,Faker率领队伍以3比2的比分击败BLG,夺得了自己的第五座S赛冠军奖杯。对于大多数LPL的观众来说,这可能是一次打击,但对于迷茫的记得而言却是一针“清醒剂”。
“我刚刚进入电竞圈时,Faker正值巅峰,虽然在我的解说生涯中,他也曾经历低谷,可能被质疑再也无法捧起召唤师奖杯,但如今他又一次突破自己,拿到了第四个甚至第五个冠军。作为职业生涯如此辉煌的选手,Faker却从来没有失去对冠军的信心和渴望。”记得说道,“因此世界赛结束后,我也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就是自己是否还喜欢解说这件事,是否还喜欢英雄联盟这款游戏。我觉得我是喜欢的。”
于是,被Faker激励后的记得开始学会专注当下,试图在纷扰之外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与力量:
“我不再考虑那么多,比如说这个圈子未来的收入会不会下降?英雄联盟还能再运营几年?我在观众那的口碑是好是坏?我觉得这些东西都相对都没有那么重要,尽力地做好每一秒钟的解说就够了。”
回来后,记得的目标是“做一个最自由的解说”。达成这一目标除了专注工作内容之外,还在于寻求自我的安定与成长。
过去,他可能会格外在意网上的评价,但现在,他不会再因为缺乏认可,而放弃去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
同时,记得也在尝试让自己的生活不只有《英雄联盟》,比如一个月至少看一本书、尝试《黑神话:悟空》这类单机游戏、学习运用AI工具等等。
谈到下一步的目标,记得没有再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只是说“想把自己的生活过好”。
显然,经历了十多年的解说后,记得意识到真正的挑战并非达成某个成绩,而是如何在成就之外,保持对电竞的热情、对自我的清醒认知,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他明白,每一次站上解说席,都意味一个全新的、自由的灵魂的重新出发。而在麦克风背后,记得也要好好生活。
-END-
更新时间:2025-08-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