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狱中,他亲眼看见吴石将军,受电刑不吐一字,最后那餐只说一句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1950年的台北监狱里,关着一位特殊的将军——吴石。他曾经身居高位,现在却被关在阴暗的牢房里。

当时牢房里还有一个人,默默看着这一切。那个见证者叫刘建修,国民党第92军的中将。

六十年后,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忆起那段往事,依然泪流满面。

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念,能让一个人承受如此折磨却始终不开口?那最后一餐饭和那句话,究竟意味着什么?

最后的早餐

1950年6月10日,台北监狱的早晨跟往常没什么两样。牢房的铁门被打开,看守端进来一个托盘。

这天的早饭很特别,不是平时那种掺着沙子的粗粮,而是白米饭,还有一碗红烧肉。

吴石坐在床板上,看着这顿丰盛的饭菜。他的左眼已经看不见了,是前些天审讯时被烙铁烫瞎的。

他的双腿也动不了,老虎凳把膝盖骨都压碎了。这个曾经威风凛凛的将军,现在只能靠着墙坐着。


他拿起筷子,动作很慢。手指上的指甲都被拔光了,伤口还在往外渗血。他夹起一块红烧肉,看了看同牢房的刘建修。

刘建修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是死刑犯的最后一餐。监狱里的规矩,枪决之前会给犯人准备一顿好饭。

吴石把那块红烧肉放进刘建修的碗里。他的声音很平静,像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说:我走了,总算没辜负信任!就这么一句话,没有慷慨激昂,没有悲壮情绪,就像出门办事一样自然。

刘建修看着这个残破的身体,看着这张布满伤痕的脸。

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亲眼见证了一个人是怎样在极限的痛苦中保持尊严的。那块红烧肉他始终没舍得吃。

三个月前的相遇,铁窗背后的将军

1950年3月,刘建修被押进台北监狱的时候,吴石已经在那里了。

这个监狱专门关押政治犯,刘建修因为"涉共"被判了15年。他被分配到吴石的牢房,成了这位将军的狱友。

刘建修认识吴石。军界里谁不认识吴石将军?他曾经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手握重兵,位高权重。

现在这个人就坐在牢房的角落里,穿着囚服,脚上戴着镣铐。


吴石看起来跟其他犯人不太一样。他坐得很直,背脊挺得笔直,就像在指挥部里一样。

囚服虽然破旧,但他穿得很整齐,扣子都系得好好的。每天早上,他都会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用破布擦脸,用手指梳头发。

牢房里的饭菜很难吃。粗粮里掺着沙子,硌得牙疼。菜汤是黑色的,上面漂着不知道什么东西。


很多犯人吃不下去,宁可饿着。吴石不一样,不管多难吃,他都会吃完。

他说身体不能糟践,要保持体力。刘建修问他为什么,他没有回答,只是看着窗外。

那时候的吴石身体还算完整。眼睛能看清东西,腿能站能走,手指头也都在。刘建修当时不知道,这种完整很快就会被打破。

100多天的审讯,不说一个字

3月开始,吴石几乎每天都被提审。早上看守来叫人,把他从牢房里带走。晚上再把他送回来,每次回来时他身上都多了新的伤。

“电刑”是最常用的手段。把人绑在椅子上,电线接在身上,通上电。

吴石每次被抬回来时,身上都有烧焦的味道,皮肤上有一块块黑色的印子。他躺在床板上,全身抽搐,嘴角流着白沫。

“老虎凳”更狠。把人的腿绑在凳子上,往膝盖下面垫砖头。一块一块往上加,膝盖骨会发出咔咔的响声。

吴石的腿就是这样被弄残的。有一次,刘建修听见外面传来骨头断裂的声音,那是他这辈子听过最可怕的声音。

拔指甲的时候,看守会用老虎钳子夹住指甲,一点点往外拔。

十根手指,一根根来。吴石的手指头全都血肉模糊,指甲被拔光了,露出粉红色的嫩肉。他的手再也握不紧拳头,连筷子都拿不稳。

“烙铁烫”是最后的手段。把烧红的铁棍按在身上,皮肤会发出滋滋的响声,冒出白烟。

吴石的左眼就是这样瞎的。烙铁直接按在眼睛上,眼球当场就烧烂了。那天他被抬回来时,半边脸都是焦黑的。

审讯室里的人想知道他的同伴是谁,想知道他还联系了哪些人,想知道他掌握了什么情报。

他们用尽了各种办法,想从吴石嘴里撬出点东西。吴石什么都不说。他就是躺在那里,承受着一切。

刘建修看着他一天天变得残破。从一个完整的人,变成一个残疾人。

左眼失明,双腿残废,十根手指的指甲被拔光,身上到处是疤痕。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吴石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整个人脱了形。


他依然保持着军人的姿态。每天早上,不管身体多痛,他都会挣扎着坐起来,把囚服整理好。他不哭不叫,不求饶不认错。他就是那样默默承受着,像一块石头。

刘建修问他为什么不说。过来好一会儿,他才轻声说:“老刘,我这辈子没对不起谁,唯一愧疚的是妻儿。”

刘建修问他这么做是否后悔过?他却说:“我为国为民,何来后悔?只是今后要苦了他们,我这辈子陪他们的时间太少,现在更是连累了他们!”

说到这里,他的眼睛红了。他说他选择的路,是他自己选的,他不后悔。

六十年后的回忆,老人的眼泪

2009年,刘建修已经是个90多岁的老人了。他坐在家里的沙发上,讲起那段往事。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

他说那天早上,吴石被带走的时候,走得很从容。

他整理了一下囚服,像整理军装一样认真。看守扶着他,一步步走出牢房。他没有回头,背影很直,就像当年在军中指挥作战时一样。

枪声是中午传来的。刘建修听见了,他知道吴石将军走了。


那个坚持了一百多天不开口的人,那个承受了无数酷刑依然不屈服的人,那个临终前还惦记着信任的人,就这样走了。

刘建修在监狱里又待了很多年。他被判了15年,一天不少地服完了刑期。

出狱后他过着平静的生活,很少跟人提起监狱里的事。那段经历太沉重,那些画面太残酷,他不想回忆。

当年的事情渐渐被人遗忘。很多人都不记得吴石这个名字了。刘建修决定把这段往事说出来,他觉得有些人不应该被忘记,有些事不应该被掩埋。


他说吴石是真正的军人。军人的职责不是看他穿着多威风,位置有多高,而是看他在面对选择时有没有坚持自己的信念。

吴石选择了他认为对的道路,即使这条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即使这条路让他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他也没有后悔,没有退缩。

那块红烧肉的事,刘建修记了一辈子。他说那不是一块普通的肉,那是一个人临终前对同伴的关心,是一份信任的传递。

吴石用最后的力气把肉分给他,是在告诉他,这条路虽然艰难,但走得值得。


刘建修说他这辈子见过很多人,当过大官的,有钱有势的,风光无限的。

这些人后来大多烟消云散,没人记得他们的名字。吴石不一样,他的名字应该被记住,他的精神应该被传承。

老人讲到这里,声音有些哽咽。

他说那100多天里,他亲眼看着一个人是怎样在极限的痛苦中保持尊严的,看着一个人是怎样用生命来守护信仰的。

那些画面太深刻了,刻在心里,一辈子都抹不掉。


《——【·结语·】——》

吴石将军的事迹,如果不是刘建修讲出来,可能永远都没人知道。

那个在台北监狱里承受了一百多天酷刑依然不开口的人,那个临终前依然惦记着信任的人,值得被记住。

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信念,什么叫坚守。

那些伤痕是他的勋章,那句"总算没辜负信任"是他留给世间最后的声音!让我们永远铭记那些默默付出的英雄!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7

标签:历史   电刑   狱中   将军   牢房   红烧肉   台北   指甲   身上   声音   监狱   烙铁   左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