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伤肾”这个说法在网上流传了好一阵子,搞得很多人对这味常用的补气良药心生疑虑。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黄芪到底会不会伤肾,以及那些真正可能伤肾的中药,别再被谣言带偏了!
黄芪,是“伤肾药”还是“护肾良药”?
黄芪,这味在中医药领域赫赫有名的补气良药,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功效可不少: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等等。《中国药典》里都明确记载了,它能用来治气虚乏力、自汗、气虚水肿,甚至慢性肾炎这些毛病。
从现代药理学角度看,黄芪里头的黄芪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皂苷类成分,那都是好东西,能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炎,还能保护肝肾功能。
国内外的研究也说了,适量用黄芪,不但不会伤肾,反而对肾脏有保护作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专家们还发现,黄芪注射液配合常规西医治疗,能让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也能降下来。
那“黄芪伤肾”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其实,这多半是有人没搞懂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乱用黄芪闹出来的。黄芪虽好,但不是谁都能用、什么时候都能用的。
比如,感冒发热的时候,你要是吃了黄芪,那可就“闭门留寇”了,病邪更难出去。要是阴虚火旺体质的人,长期大量吃黄芪,那可就助热伤阴了,肾脏功能肯定受影响。
还有,黄芪这东西,量也很关键。要是超量用,那可就从“补药”变成“毒药”了。一般来说,成人每天用10-30克黄芪就差不多了。要是超了,胃肠可能会不舒服,头晕也有可能,严重了,肾脏负担就重了。
真正伤肾的中药,你得知道!
别被谣言吓着,真正可能伤肾的中药,可不是黄芪,而是这三类:
第一类:含马兜铃酸的中药
像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这些药,都含马兜铃酸。这成分可厉害了,肾毒性特别强,长期用能导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最后可能变成慢性肾衰竭。国家药监局早都禁止这类药材用于临床了,可有些地方的偏方里还可能藏着,大家可得小心。
第二类:含重金属的矿物药
朱砂、雄黄、轻粉这些药,听起来挺厉害,但里面的汞、砷等重金属,代谢慢,在肾脏里一蓄积,肾小管就容易受伤,急性或慢性肾损伤都有可能。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研究也说了,这类药得严格按照传统炮制工艺处理,用量和疗程都得严格控制,不然太危险。
第三类:部分利尿、祛湿药
甘遂、芫花、大戟这些药,利尿作用很强,但要是大剂量或长期用,对肾脏就是一种刺激,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甚至肾损伤。《中华肾脏病杂志》的研究也提醒了,这类药得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还得密切监测肾功能。
黄芪怎么用才安全?
想用黄芪,记住这几点:
1\.知道自己适合不适合
黄芪适合气虚体质的人,比如经常累得不行、容易出汗、面色苍白的。要是阴虚火旺、实热证,或者感冒发热,那可别碰黄芪。
2\.用量和疗程要合理
成人每天用黄芪别超过30克,别长期大剂量用。泡水喝的话,每次3-10克,每天1-2次就行,别泡太浓,也别喝太多。
3\.注意配伍
中医讲究配伍,黄芪配甘草能补气,配当归能补气养血。要是和实热药配伍,那可就得小心了。
4\.观察身体反应
每个人体质不同,用黄芪时,要是觉得不舒服,赶紧停用,找专业医师看看。
保护肾脏,还得靠这些
除了合理用中药,保护肾脏还得靠这些:多喝水、控制血压、别乱吃药(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定期检查肾功能。中医还说了,保精节欲、适度运动、合理饮食、保持心情舒畅,这些对肾脏都好。
总之,黄芪本身不伤肾,反而能护肾。真正伤肾的,是那些含马兜铃酸的药、重金属矿物药和部分利尿祛湿药。用中药,一定得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听专业医师的,别自己乱用。药虽好,安全第一,科学用,才能真正养生保健!
更新时间:2025-05-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