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高考落榜的消息像一记重锤将我击倒——仅仅两分之差,便将我钉在失败的耻辱柱上。那个夏天,羞耻与迷茫如酷暑般无孔不入,压得我几乎无法呼吸。
我蜷缩在我的牢笼里,不敢面对任何人,更不敢去想小桑,不敢去想我们曾在城郊高中许下的约定——荷花塘之约,它如今成了我不敢触碰的废墟。
酷暑终于熬尽,立秋后的凉风一吹,脑子好像清醒了点。那凉风仿佛吹散了长久笼罩心头的阴霾,竟带来瞬间的清醒。
我坐在门槛上发呆:未来就这样认命了吗?等着家里安排相亲,结婚生孩子,一辈子留在农村?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我浑身一激灵,不行!绝对不行!——我绝不甘心就此沉沦!我要抗争,我要重新拿起书本,我要自己挣一个不一样的前程,我要亲手抓住属于自己的那份光。
我鼓起勇气跟爸妈说:“爹,妈,我想复读。” 他们和哥哥妹妹一听,脸上愁云一下子消散了,高兴得直点头。他们早就盼着我能打起精神来。
心里稍微松快了点,可小桑的影子还在眼前晃。我使劲劝自己:算了,才认识半年多,能有多深的感情?散了也好。可嘴上这么说,心里总像丢了什么东西,空落落的。
有一天午饭后,我借口出门散心,骑上家里的旧自行车,朝着十五里外的母校荷花塘奔去。
八月的荷花塘美得令人心碎,盛放的粉荷与沉甸甸的莲蓬互相依偎,亭亭玉立于碧波之上。
暑假的校园更是空寂无人,我绕着那片熟悉的荷塘独自徘徊,仿佛要记起些什么?又像是在寻找一个早已消逝的印记。
最终,我下意识地绕到学校东门,沿着国道公路向南骑行。远远地,望见了小桑家所在的村庄轮廓。他家就在村西头,离国道不过百步之遥,离学校也仅仅500米。
我望见人影在她家屋前晃动,心猛地一缩,仿佛做了贼一般,仓皇掉转车头,逃也似的向北疾驰。车轮碾过路面,链条发出单调而急促的声响,像是在嘲笑我的懦弱与放不下。
过了几天,在村西头碰见叔叔家的儿子,他看见我挺惊讶:“哎?你在家啊?我还以为你出门了呢!总不见你。前些天有个小伙子,个子不高,长得挺精神,总骑着个自行车在咱村口转悠。我问他找谁,他支支吾吾不肯说。问急了才说找你!我告诉他你家在哪了呀,他没找着你?”
我心里“咯噔”一下,胡乱应付着:“哦,找着了找着了,”便匆匆离开。心中却翻江倒海,感慨万千。
原来小桑他并非杳无音信,而是他怯怯的足迹早已无数次徘徊于我的世界边缘,只是不敢叩门;或许,那片荷花塘的波光里,也曾映照过他同样孤独张望的身影?
一股说不清是释然还是暖流的东西悄然弥漫开来,心中那份莫名的怨气,竟被这迟来的消息悄然抚平了。
既然如此,那便各自努力吧。我决定互不打扰,好好复读。我相信,若真有未断的缘分,它终会牵引我们再次靠近;若无缘,纵使对面相逢,亦不过是陌路行人。
秋意渐深,天高云淡。哥哥送我前往城郊高中报到。老班主任宋老师热情接待了我——毕竟只差两分的复读生,正是学校渴求的种子。
1988年8月20日,我高三复读的岁月正式开启。命运仿佛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班里竟有四位昔日同窗,其中一位是我最好的同桌小丽,况且我俩又坐在了同一张桌子,再次成为了同桌。
这意外的熟悉感悄然稀释了初来的忐忑不安。我沉下心,将全部气力倾注在书山题海之中,每次小考试,总是名列前茅。
至于小桑的消息,我也不去打听,仿佛他真的被埋进了记忆的深土之下。日子在笔尖与纸页的摩擦声中,过得平静而踏实,小桑好像真的被我遗忘了。
农历八月十五,学校放假,我回到家中。正是月光亮起时分,村西头叔叔家的儿子又气喘吁吁跑到我家:“姐,村口有人找你!” 我心口猛地一跳,赶忙把他拉到一旁,急切询问来人模样。当听到“还是那个总转悠的小伙子”时,答案已如月光般清晰映在心头。
我赶紧去找堂姐,她比我大一岁,知道我俩的事。我们匆匆走向村南头那条月光笼罩的小河——南路沟。
明亮的月光下,清辉遍洒。河边的小路上,一个熟悉的身影骑着自行车,由西向东,缓缓进入这澄澈的月光之域。
是他!就是他!日思夜盼的同学小桑!河水在月光的映照下,闪着鳞鳞的波光,好似我的心情也明亮了好多!
“吃过月饼了吗?”我听见自己声音里的微颤。
他轻轻摇头,眼神在月色里显得格外深幽。堂姐见状,机灵地骑上小桑的车子飞快回家取来了两个沉甸甸、足有一斤重的老式大月饼。
她冲我狡黠一笑,放下月饼便迅速隐入月光的暗影里,留下满沟的寂静。
我掰开一块月饼递过去:“先吃点儿吧。” 他并未伸手,只是沉默地一步步靠近。
月光如水,清晰地映照出他眼中闪烁的泪光。我还来不及反应,他已经猛地张开双臂,将我紧紧拥入怀中。温热的泪水瞬间浸透了我胸前的衣衫,无声地诉说着这数月分离中所有积压的担忧、寻找的惶惑与终于相见的百感交集。
那一刻,万籁俱寂,只有月光静静流淌,只有两颗年轻的心在彼此胸口剧烈地跳动,仿佛要挣脱所有桎梏,融进这片无言的秋天!
这个拥抱在月下持续了很久,仿佛要把分离的时光都用力压回彼此的身体里。
我们在河边坐了很久,分着吃完了那两个硬邦邦却很甜的老式月饼,饼渣子掉在了沾着露水的草叶上。
他没提失约的事,我也没问他为什么只在村口转悠不敢敲门。好像那些都不用说了,月光照着我们,嚼着月饼的细碎声响就是最好的语言。
年轻时候的心动,常常就是这样,笨拙又真诚,好多话都藏在心里,化成了月光下的眼泪和一个紧紧的拥抱。
快分开时,他终于开口了,声音有点沙哑:“你高考差2分,我仅差半分没有被录取,这说明我们的实力也不差,只是缺少了一点好运气。你要好好念书。”
他顿了顿,看着我的眼睛,很认真地说,“我还在原来的学校复读,离家近,可以节省生活费,我会经常给你写信,我……,我等你考试的好消息。” 月光落进他眼睛里,亮晶晶的,像揉碎的星星,也照亮了我回家的那条小路。
回到城郊高中那个堆满书本的小课桌旁,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好像都有了生命。夜深人静,偶尔抬起头,窗外的月亮清冷冷地挂着,我眼前总会浮现出那条小河边,那个沉默却滚烫的拥抱。
它不仅仅是我心头的一个念想,更像是一股安静的力量,悄悄支撑着我熬过每一个埋头苦读的夜晚。我知道,在某个地方,有一双眼睛在看着我往前走,这本身,就是一份沉甸甸的约定,是温暖的一片底色。
(未完待续)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