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太阳随笔
有句话说得戳心:“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直到亲眼看着生养自己的人相继离开,才猛然看清生活的真相,那些曾经不以为然的日常,全成了再也回不去的奢望。

父母在时,总嫌他们唠叨——“别熬夜”“多穿点”“少在外吃垃圾食品”,听着就心烦。可等他们走了才发现,那些唠叨里全是真心。现在身边的人,见面问你赚了多少、职位升了没,却没人再问你工作累不累、心里苦不苦。受了委屈想找个肩膀靠靠,翻遍通讯录,才发现再也没有谁能像父母那样,无条件包容你的小性子,心疼你的不容易。他们的爱,是不求回报的本能,没了他们,就真的成了没人疼的孩子。

父母在时,逢年过节一大家子聚在老宅,围着圆桌说说笑笑,再大的矛盾,有父母调和也能烟消云散。可父母不在了,那根把大家拢在一起的纽带断了。各自围着自己的小家转,为柴米油盐奔波,为子女琐事忙碌。偶尔见面,只剩客气的寒暄,没了从前的热络,坐不了半小时就匆匆告辞。不是感情变了,而是没了必须聚在一起的理由,曾经血浓于水的手足,渐渐成了朋友圈里偶尔点赞的人。

以前总说“常回家看看”,其实回的不是那栋老房子,而是有父母在的家。父母走后,故乡就成了地图上的一个坐标。老房子塌了半边,院子里长满了与人齐高的杂草,村头的小路也变了模样。那些埋在童年里的欢声笑语,那些父母在灶台边忙碌的身影,都被杂草和岁月掩盖。偶尔梦见故乡,醒来只剩泪流满面,却再也没有勇气回去,因为回去了,也找不到当初的温暖了。

父母就像亲戚圈的“黏合剂”,有他们在,再远的亲戚也能凑到一桌,热热闹闹地拉家常。父母不在了,这层纽带断了,很多亲戚也就慢慢断了联系。以前跟着母亲去舅舅家拜年,能吃到舅妈炸的糖糕;跟着父亲去姑姑家,表哥会偷偷塞零花钱。可现在,没了父母的牵线搭桥,去了总觉得别扭,客气的问候里全是尴尬。 那些靠长辈情分维系的往来,终究抵不过“父母不在”这道坎 。
父母离世,其实是一场被迫的成长。它让我们明白,人生终究是一场独自的旅程,没人能陪我们走到最后。那些曾经嫌弃的唠叨、厌烦的相聚,如今都成了遥不可及的念想。
趁父母还在,多听听他们的唠叨,多陪他们吃几顿饭,别等失去了才追悔莫及。毕竟,有些人一旦错过,就是一辈子。你有没有过类似的感悟?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