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不卖港口誓不罢休的态度,正常程序无法过关,长和背地里搞小动作,贝莱德董事长发声回应交易,4月28日,针对此事,大陆直接发强音。
“不是单纯的交易”
长和大玩文字游戏,为规避审查,将43个港口一分为二,通过对利益的切割,以满足交易规模低于申报门槛,促成这笔堪称轰动的交易达成。
3月4日长和用一纸公告震惊世界,背地里与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达成了原则性协议,要将分布在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转让,李嘉诚错误判断,此事不仅关乎长和,只凭两处位于巴拿马港口的位置,再结合美国在交易中发挥的作用,事情很快被按下暂停键。
协议没能在约定的时间签成,肯定是出了问题,4月7日,审计结果出炉,巴拿马审计署发现了多项违规行为,据悉其中涉及到了一项高达12亿美元的拖欠。
交易想做成,就要解决一切问题,偏偏巴拿马审计署找到的问题很是关键,一旦裁定认证,曾经特许的经营权就成了废纸一张,中国也很快介入,行为涉及到了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不难发现,长和起初的算盘是速战速决,只可惜,伴随着多方的介入,交易变得越发棘手,仍旧不想放弃,明的不行,开始在背地出手。
将交易拆分,招数若真生效,对长和与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而言,自然省下不少麻烦,但长和能想到的,有关部门肯定也能,及时遏制错误行为,4月28日的再发声,郭嘉坤的一句“中方反对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掷地有声,足够光明磊落的正义,将长和的邪恶心思曝光在台前,警告其想做生意可以,做事一定要审慎,别想着用任何方式规避审查,在没有拿到真正的批准前,别一而再再而三的犯糊涂,否则要承担的可就是法律责任
长和的“迫切”让人甚是迷茫,李嘉诚的巨变也让人摸不着头脑,好好的“良心企业家”怎么突然间就变成了唯利是图的商人?
“走向充满未知”
2023年,李嘉诚在海外诞生大动作,与英国的沃达丰成立合资公司,试图在英国缔造最大的移动通信公司,因为规模甚是庞大,这笔万众瞩目的交易也遭遇了数月的监管审查,值得一提的是,这笔交易主要获益方英国,也是在这一年,李嘉诚还做了一件事,他用10亿港币豪赌以色列,只要求把以色列理工分校建在汕头。
而在2024年,长实又开始低价卖楼,降幅一度高达32%,不景气的信号公司解释为是在吸引消费者入市,但反常的举动,也很快引发了市场的激烈讨论。
最为重磅的当属3月4日官宣的港口出售,多家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讨论最盛的一个观点是这一协议很奇怪,若真是为了利益,全球招标价高者得才是正常的行为,而如此高额的一笔港口交易,长和公之于众时已经和贝莱德达成了一致。
不属在商言商的正常逻辑,长和的决定突然,而被作为贩卖主体的港口并非普通资产,海运生意对经济的占比各国都有体会,在地缘政治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李嘉诚旗下的长和做出如此选择,甚至可以理解成再向对手递刀!
还有一点,贝莱德属于美国,一旦巴拿马运河被“美国化”,谁都不敢保证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美国能将事情做到什么程度,最好的预防就是从源头扼杀,贝莱德董事长4月2日的一纸发文,其实就已经给出了暗示。
定性与长和的港口交易为“主导未来发展的资产之一”,称一旦交易完成,所拥有的联合体就成了能够覆盖全球100个港口的资产组合,如此庞大的一股力量,对航运市场能发挥的影响一想便知。
李嘉诚身为知名企业家,长和作为香港特区的企业,非同寻常的身份,在做重大决定时,考虑的不该只是企业的利益或目的,而更该从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出发,遏制有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的交易。
更何况,凭并无招标行为这一点,就能看出来李嘉诚看重的并非是钱,正因这样,这笔急匆匆的交易更该被审查,而长和集团设计规避审查的方式,更证事出反常,而这其中的真相,定然会在审查中水落石出!
更新时间:2025-05-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