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张铁路记忆馆”是按照国家文博规范做出专项提升后建立的文史类收藏馆。馆内以“百年京张·中国飞跃”为主题,分设“京张铁路”和“京张高铁”两个展览主单元。布展通过内容设置和功能划分,实现一馆多能的服务。
2019年京张高铁开通以来,著名收藏家杨洪春就在下花园“京张铁路记忆馆”小型展室的基础上,展陈面积扩大10余倍,达到600平方米,较为详细地展示了京张铁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设历程、工程成就和科技进步。
特殊里程碑,见证奋斗路。“苏州码子”源于苏州,曾是中国官方、民间的计数数字。20世纪初,阿拉伯数字在中国推广使用后,“苏州码子”才逐渐被取代。一百多年前修筑京张铁路,完全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铁路之父詹天佑任工程师,采用中国元素的苏州码子,刻在石条上的〡〨〩(苏州码子)即189,189号里程碑是第一代中国铁道工作者业绩的证明丰碑。后新建张家口南站,撤销宁远站,加之改用世界通行的阿拉伯数码标记里程,189号里程碑被弃用。2017年修建高铁重建南站时,它被施工队推倒,即将被清理。关键时刻,杨洪春和同伴及时赶到,几经交涉,将四百多公斤重的里程碑运回下花园。如今,它像老兵一样守护着记忆馆,继续为爱国主义教育和爱路护路工作贡献力量。
砼源波折归,铭刻百年魂。砼,混凝土的简称。1887年英国人首次发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论文,迎来了人类对钢筋混凝土的应用时代。京张铁路北沙河路段始建于清末1905年,当时使用了最先进的材料和技术——钢筋混凝土工艺,使用超过百年以后,桥墩依旧坚固,蕴涵其中的民族精神成为国人永远的骄傲。
2017年修建高铁,16座桥墩由南向北依次拆除。得到消息后,杨洪春和同伴们驱车前往,找到几块从桥墩上拆下来的砼。当时,找到一家快递公司,快递员看过物品之后说:“不好意思,我们不托运建筑垃圾。”无奈之下,杨洪春只好想方设法联系多家快递公司。终于,有一家快递答应帮忙把东西运到张家口,却婉拒送到下花园。几天后,终于把砼从张家口运回到下花园。
杨洪春一直坚信,这几块不同寻常的砼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他联系了国家混凝土博物馆馆长欧阳东教授,欧教授如获至宝并收藏了样本。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宋少民得知此事后,题诗一首:“京张铁路百十年,沙河北桥有砼源,而今存样得汇处,詹公闻讯亦开颜。”
躺在“京张铁路记忆馆”的混凝土是中国混凝土的源头——砼源,它像一颗璀璨的宝石,随着岁月的沉淀而熠熠生辉。
小小售票架,见证变迁路。记忆馆二楼一角的木架子和木箱子,是京张铁路售票窗口摆放车票和票据的器具。火车票历经四代变迁,从硬纸板车票到电子车票,见证了铁路科技的巨大进步。100年来,售票方式从人工售票发展到网络售票,购票从“一票难求”到足不出户。小小售票架子,反映了交通大国由穷到富、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研学大课堂,启迪创新梦。二楼的“研学大讲堂”可容纳百人,配备专业讲师和文史、科普课程,有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是组织开展研学活动的绝佳场所。“科技体验室”以“穿越百年京张、触摸科技未来”为主题,可以3D打印复原蒸汽机车多个部位的零件,学生能亲手组装零件,在实践中感受铁路匠心,启迪创新思维。
此外,展馆预留临时展厅,可开展“党史教育”“城市发展”等地方展览,成为区域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和文旅研学新场所,助力京张铁路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双奥火炬耀,彰显新担当。京张铁路是中国人民和工程技术界的光荣,其发展变迁映射着中国百年发展。京张高铁的开通为北京张家口冬奥会提供了重要保障,缩短了两地时空距离,为人员出行搭建高效渠道。展馆二楼展示的冬奥会火炬和残奥会火炬,深刻体现了京张高铁与冬奥会的紧密联系。
记忆馆是传承京张精神的影响力坐标。短短几年间,下花园京张铁路记忆馆已成为热门的参观学习场所,接待党政机关、社区群团和中小学校参观学习上百场,接待人数近5000人次。
京张铁路记忆馆记录着京张铁路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勾勒出中国铁路飞速前行的轨迹,更铭刻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是传承铁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它的故事永远不会到站,它正在每个参观者心里,开往新的世纪。(记者 郝莹玉 通讯员 高玉琴 摄影 院玉顺)
编辑 寒冰
来源 张家口日报
更新时间:2025-05-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