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公布了其两款原型头显的更多细节,分别是拥有超宽视场的Boba 3 VR和MR研究原型,以及名为Tiramisu的“超现实VR”原型。
上个月Meta研究人员已在两篇论文摘要中介绍了三款原型头显。其中一篇来自显示系统研究(DSR)团队,题为《宽视场混合现实》,文中展示的头显虽具备超宽视场,但其VR和混合现实版本的外形尺寸与当下的Quest相当。另一篇则来自Meta的光学、光子学和光系统(OPALS)团队,论文名为《超现实VR:90 PPD、1400尼特、高对比度头显》。OPALS 团队称,他们首次将超视网膜分辨率与高亮度、高对比度完美融合,这一组合“为VR体验的逼真程度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完整论文将于下周SIGGRAPH 2025召开前发布,届时Meta 还将在会上向参会者演示这三款头显。
如今,Meta在一篇博客文章中披露了这三款原型头显的名称及关键细节,其中还包含了 DSR和OPALS团队主要成员的引言。
事实证明,摘要中直观呈现的实用超宽视野头显名为Boba 2,而Meta此次在SIGGRAPH 上展示的是一款更时尚、分辨率更高的版本,即Boba 3。
Boba 3实现了水平180°、垂直120°的视野。有人评价道:“Boba 3仿佛突破了沉浸感的下一个层级,开阔了外围视野,呈现出那些你甚至未曾察觉缺失的景象。” 相比之下,Quest 3的视野不足110°×96°,Quest 3S的视野则小于96°×96°,而人类的视觉范围大致为200°×135°,具体数值会因脸型有所差异。简单来讲,Meta称Boba 3覆盖了人类视野的约90%,而Quest 3仅覆盖46%。
在实现实用超宽视野的道路上,曾有长达十年的停滞期,如今终于取得了进展。早在2018 年,DSR就展示了初代Half-Dome头显,除配备变焦光学元件外,其视野也达到了140°。
然而,Half-Dome的后续版本视野有所缩小,Half-Dome 2更侧重于紧凑性,Half-Dome 3则转向电子变焦方式,不再有活动部件。
直到最近,我们都未曾再见到任何Meta推出的具有宽视野的原型机。后来在2024年10月,Meta首席技术官Andrew Bosworth分享了一张他手持一款机身弧度极宽的头显的照片,暗示该头显拥有超宽视野。他之后表示,这款头显的水平视野约为210°,但他也重申了自己长期以来的观点:为了追求超宽视野,在 “重量、外形尺寸、计算能力和散热性能” 上做出牺牲是不值得的。
Meta如今表示,这款原型机名为Boba 1,配备的是 “大约九年前” 的显示器和光学堆栈。据该公司介绍,Boba 1的单眼分辨率为2K×1K,在超宽视野方面的发展似乎一直处于次要地位,直到去年Boba 2推出,其分辨率才达到3K×3K。
Boba 3是今年将在SIGGRAPH上演示的头戴式设备,单眼分辨率为4K×4K,Meta称,该设备最终能够提供足够的中心角分辨率,从而实现超宽视野。具体而言,Boba 3的中心角分辨率为每度30像素(PPD),而Quest 3的中心角分辨率为25 PPD。参考数据显示,人类视网膜分辨率通常被认为是60 PPD。
但正如我们在摘要中所指出的,Boba 3真正令人着迷的地方在于,它实现了超宽视野,且没有像迄今为止的所有其他尝试(包括Boba 1和原始的Pimax头显)那样在外形尺寸上做出牺牲。Meta表示,带有透通功能的混合现实Boba 3版本重840 克,而没有透通功能的Boba 3 VR重660克。鉴于这些数字包含硬质塑料表带,因此应与配备Elite Strap的Quest 3(重 698克)进行比较。
Meta表示,得益于 “利用高曲率反射式偏光镜的定制光学设计”,才能够在不显著增加重量和体积的情况下实现超宽视野。该公司称,这一设计基于Meta十年来对薄饼透镜的投入,并充分利用了已投入量产的显示器。
因此,从理论上讲,如果Meta真心想做,是可以将Boba 3作为产品发售的。但它价格不菲,而且要驱动如此大视野所需的可行角度分辨率,还需要高端游戏PC支持。所以Meta近期不会发售Boba 3,并非做不到,而是因为公司对制造纯PC版VR头显已不再感兴趣。
这款集超视网膜分辨率、高亮度和高对比度于一身的头戴式设备名为Tiramisu,来自 Meta 的光学、光子学和光系统(OPALS)团队,该团队是 DSR 的 “姊妹团队”。
Meta 此前已在一款头显中展示过视网膜分辨率,在另一款头显中展示过超高亮度和对比度,充分证明了这两者在视觉感知方面的优势。而 Tiramisu 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这三种特质融合在了一起。
Meta 表示,Tiramisu的中心角分辨率是Quest 3的3.6倍,亮度是其14倍,对比度是其3 倍。具体来说,Tiramisu的中心角分辨率为 90 PPD,亮度为1400尼特。相比之下,Quest 3 的中心角分辨率为25 PPD,亮度仅为100尼特。再次强调,人类视网膜分辨率通常被认为是60 PPD。
为了进行演示,Meta 使用了“虚幻引擎5能够生成的最佳实时图形”,包括NVIDIA DLSS 3 神经升级,以便在软件端也能提供 “超现实” 的视觉效果。
然而,为了实现Meta所描述的 “VR现实主义的新里程碑”,Tiramisu也做出了诸多牺牲。这款头戴式设备的视野仅为33°x33°,外形尺寸大得惊人,并且使用了沉重且昂贵的玻璃镜片。
但和其Orion AR眼镜原型一样,Meta将Tiramisu描述为 “一台时间机器”。其目的是研究超现实VR的体验,这将为公司未来头显产品的研发优先级提供参考。这是Meta实现其既定目标的关键一步,即有朝一日通过 “视觉图灵测试”,让用户无法分辨自己佩戴的是护目镜还是XR头显。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