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国家网信办约谈英伟达(Nvidia)公司,称此次发布的H20芯片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尽管后来黄仁勋一再否认其H20芯片没有任何安全隐患,甚至表示这款芯片的设计绝对没有后门。
但苗头已经种下了,怎么可能轻易改变态度。
更何况根据外媒报道,中国已经下令不再允许涉及国家安全的企业和国有企业使用H20芯片,虽然政府尚未公开证实这一消息,但知情人士透露,这项禁令已经在国内某些领域生效。
与此同时,路透社也报道了中国工信部约谈了包括腾讯、字节跳动等在内的多家企业,要求它们重新审视H20芯片的采购行为,存在信息安全风险,不过路透社表示,政府并未强制企业停购H20芯片。
外媒是真操心,生怕这个H20芯片一下没了中国市场。
但这项禁令的背后是中国对国家安全的深刻忧虑,过去几年,美国不断加强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出口管制,尤其是在高端芯片、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
人家希望通过这种技术封锁来限制中国在科技方面的发展,但我们偏不让他们如意。
在限制芯片这几年中,中国加快了在高端芯片研发上的投入。从5G到人工智能,再到半导体,中国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
尤其是在芯片领域,中国的技术创新正在加速,很多本土企业已经开始研发出能够替代国外产品的芯片技术。
华为芯片
无论是国内的芯片公司,还是华为等巨头,都在不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并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其实之前黄仁勋在公开场合说过大实话,他曾表示,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出口管制“失败”,这种限制反而促进了中国在本土芯片研发方面的进步。
美国对中国的封锁措施虽然限制了高端芯片的流入,但却加速了中国本土技术的崛起。我们并没有因为限制而灰心,相反,它正在通过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逐步打破西方国家对高端芯片的技术垄断。
如今,随着中国本土企业的不断努力,国产芯片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进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数据处理能力上,中国本土芯片正逐步实现赶超。
与此同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曾公开表示,虽然中国的单一芯片技术还落后于美国,但这并不是中国无法在未来实现赶超的原因。
任正非强调,中国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积累,能够在计算能力和其他相关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华为的芯片技术在过去几年取得了突破,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这一切都表明,中国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依赖外国技术,而是通过自主研发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
就在大家猜来猜去的时候,人家美国又放大招了,根据路透社的独家报道,美国最近在出口到中国的部分芯片中安装了追踪器,这些追踪器能够实时监控芯片的运行状态,并向美国提供相关数据。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追踪器的存在可能意味着美国不仅在技术上施加压力,甚至可能通过远程手段对中国的关键设备进行干预。
如果美国能够在出口的芯片中安装追踪器,那全球其他国家是否也会面临类似的监控?这将彻底改变国际商业信任的基本原则,把全球供应链变成了国家安全的监控工具。
不过,美国现在最关心的问题,不是这种“见不得人的手段”是否被曝光,而是中国是否真的决定对H20芯片关闭大门。
本来已经开始加大对本土芯片产业的投入,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如果美国的追踪器事件是真的,那么美国不仅仅是试图通过技术封锁来限制中国的进步,更是用技术手段试图介入中国的内政。
这样做无疑会激化两国之间的矛盾,也让中国更加坚定了要自主研发的决心。
这场科技竞争表面上看似是一场技术封锁,但实际上却是中美之间深层次的战略博弈,美国试图通过限制中国获取先进技术来遏制其发展,但这种做法无疑可笑至极。
历史已经证明,无论是航天技术、核技术,还是其他领域,中国都能在西方的技术封锁中找到突破口。
如今,在半导体领域,中国的崛起同样不可阻挡,技术封锁或许会让中国一时感到压力,但它无法阻止中国自主创新的步伐。
更重要的是,技术封锁注定不会长久,最终中国的自主研发能力将决定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中国已经不再依赖外国技术,而是通过自己的创新走向科技自立。无论是芯片、人工智能,还是其他关键技术,中国都在加速研发本土化技术,并逐步走向技术领先的未来。
这一过程中,虽然挑战重重,但中国显然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美国的封锁或许在短期内能对中国造成一定的压力,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战略注定无法遏制中国的崛起。
全球科技竞争的未来,将由中国和其他科技强国共同定义,而这场围绕H20芯片的争斗,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更新时间:2025-08-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