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恒大还多1.14万亿,又一金融巨头进入破产清算,投资者血本无归

说到中国的金融圈,最近几年真是风波不断。先有恒大债务危机闹得沸沸扬扬,现在又轮到中植集团“暴雷”。

这家曾经资产规模高达3.6万亿的金融巨头,比恒大的2.46万亿债务还多出1.14万亿,如今却走到了破产清算的地步。5万投资者跟着遭殃,血本无归。

中植集团咋就走到这一步了?这背后到底发生了啥?

中植集团的崛起:从木材厂到金融帝国

中植集团的创始人叫解直锟,1961年出生在黑龙江伊春。

早年他在当地一家印刷厂干活,凭着脑子活、能力强,30岁不到就当上了厂长,还把亏损的厂子带成了盈利。

1995年,他瞅准机会成立了中植集团,最开始干的是木材和木制品生意。那时候国内经济正起飞,他靠着木材生意赚了第一桶金。

之后,解直锟不满足于小打小闹,开始把生意往别的领域扩展,比如房地产、公路建设、水利开发啥的。

2001年,他花了1.2个亿控股了中融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后来的中融信托),正式迈进了金融圈。这一步可不得了,等于给中植集团插上了翅膀。

2008年以后,他把公司重心彻底转向金融,搞起了信托、基金、保险、财富管理等业务,业务版图越铺越大。

巅峰时期,中植集团旗下有中融信托、中融基金、恒天财富这些响当当的牌子,还控股或参股了一堆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

2017年,解直锟以175亿的身家上了胡润全球富豪榜,排在第834位。中植集团的资产规模一度冲到3.6万亿,被外界称为“富人的财富管理公司”。

那时候,谁能想到这么大一个帝国会垮?

破产清算的原因:内外交困下的崩盘

中植集团走到破产清算这一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而是内忧外患堆积出来的结果。

2021年12月18日,解直锟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61岁。他这一走,对中植集团的打击太大了。解直锟是个强势的掌舵人,公司很多决策都靠他拍板。

可他去世后,没留下啥明确的接班计划,集团内部顿时乱了套。高管和核心人员接连跑路,管理层像一盘散沙,决策效率直线下降。一个这么大的金融集团,没了主心骨,稳不住。

再说外部环境。这几年,国内经济形势不算太乐观,尤其是房地产市场。2020年以后,房地产行业开始走下坡路,政策收紧、市场低迷,很多房企都撑不住了。

中植集团投了不少房地产相关的项目,这些项目一旦暴雷,资金就回不来。再加上金融监管越来越严,像信托这类高风险业务被卡得死死的,中植集团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最致命的还是中植集团的业务模式有问题。

它玩的是“短借长投”的路子,用短期资金去投长期、高风险的项目。比如通过卖理财产品吸纳资金,然后拿去投房地产、矿产、能源这些回报周期长、不确定性大的领域。

市场好的时候,这招还能撑得住,赚个盆满钵满。可一旦市场下行,资金链稍微有点闪失,就容易崩盘。

2023年11月22日,中植集团发了一封《致歉信》,承认公司资不抵债,总资产账面才2000亿,负债却高达4200亿到4600亿,窟窿大得吓人。

综合来看,中植集团的破产清算就是内部管理失控、外部环境恶化,再加上自身业务模式缺陷,三重打击下彻底玩完了。

对投资者的影响:15万人的血泪教训

中植集团一倒,最惨的还是那15万投资者。

这些人可不是小散户,大多是高净值人群,投的钱动不动就是几百万、上千万,甚至有人一次性砸进去50多亿。投资者们为什么敢大胆投入,都是因为被中植集团的高收益承诺给忽悠了。

中植系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经常在8%到10%以上,有的甚至更高,远超银行理财和普通基金。结果全打了水漂。

有报道说,中植集团暴雷后,很多投资者倾家荡产。有的人把半辈子的积蓄都投进去了,本想着退休后靠收益养老,现在连房子都保不住。

还有人借钱投资,打算赚一笔翻身,结果债台高筑,生活彻底崩了。这15万人的损失加起来,少说也有几千亿,甚至上万亿。这么大的窟窿,谁来填?

更糟的是,这事还影响了整个金融市场。投资者对理财产品、信托这些东西的信任度直线下降,大家都怕再踩雷。市场信心没了,资金流动也跟着受阻,后果可想而知。

与恒大的比较:谁更“炸裂”?

很多人会拿中植集团跟恒大比。毕竟这两家都是近几年暴雷的大块头,而且都牵扯到巨额债务。

先看规模。恒大集团的债务危机爆发时,总负债是2.46万亿,已经够吓人了。可中植集团更夸张,巅峰时期资产规模3.6万亿,破产清算时负债高达4200亿到4600亿,比恒大多出1.14万亿。

这数字一摆出来,谁更“炸裂”一目了然。

恒大的债务危机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领域,波及的是供应商、购房者、银行这些跟地产相关的群体。中植集团不一样,它是个金融帝国,业务横跨信托、基金、保险、财富管理,还参股了一堆上市公司。

这一倒,不光是投资者遭殃,连带着金融机构、上市公司都跟着遭殃,影响面更广。

原因上也有相似点。恒大和中植都是因为过度扩张和高风险投资翻了车。恒大借钱盖楼,赌房价一直涨;中植借钱投项目,赌市场一直好。结果市场一变脸,两家都扛不住。

不过中植的窟窿更大,管理混乱的因素也更明显。中植集团的破产清算比恒大债务危机规模更大、影响更深,堪称一场更大的金融风暴。

破产清算的艰难之路

2024年1月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中植集团的破产清算申请。

法院查了查,发现中植集团确实还不起债,资产也不够填窟窿,符合破产条件。6月28日,清算组又向法院申请,把中植系的248家关联企业一块合并清算,说是单独清算成本太高,还会损害债权人利益。

现在清算组正在忙着盘点资产,想办法变现还债。

可中植集团的资产大多是长期债权和股权投资,清收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好多项目早就烂尾了,能收回来的钱估计少得可怜。专家分析,投资者的本金能拿回10%就不错了,绝大部分人得认栽。

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看看中植集团有没有违规操作、挪用资金的情况。如果查出啥猫腻,可能会追责相关人员,但对投资者来说,钱回来的希望还是很渺茫。

结语

中植集团的破产清算是一场金融灾难,但也是个教训。15万投资者的血泪告诉我们,投资不是赌博,金融也不是魔法。市场有起有落,风险无处不在。

未来,无论是投资者、企业还是监管,都得长点心眼,别让这样的悲剧重演。


参考资料:

1、万亿“中植系”黯然陨落,倒塌余波仍在继续 金融界 2024-07-04

2、搅弄风云29年,万亿“中植系”彻底谢幕! 新浪财经 2024-06-3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5

标签:投资者   金融   血本无归   窟窿   债务   巨头   资产   资金   规模   业务   集团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