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数智赋能·模态革新——AI时代外语学科多模态教研新体系探索”学术会议在深圳大学召开。会议邀请来自英、法、日、西等多语种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AI时代外语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革新”“多模态技术的教学应用与方法创新”“AI赋能下课程体系重构”“外语学科的跨领域延伸与融合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此次会议由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与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法语专业多模态教研新体系探索课题组共同主办,深圳大学副校长汪永成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外国语学院院长戴永红教授代表学院致辞,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翁冰莹教授主持开幕式。
汪永成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介绍了深圳大学在教育数字化领域的探索,指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多模态交互等新技术正深刻改变教育形态,教育正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外语教育应主动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突破传统学科边界,推动外语教学与智能技术有机融合,同时注重基础教育,重视跨学科融合,实现教育育人的创新发展。

(深圳大学汪永成副校长)
戴永红在致辞中介绍了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成就,指出学院已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标志着学院迈入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新阶段。学院以“外语+AI+区域国别”为核心发展路径,积极构建数智化课堂与多模态学习场景,推动知识与技术融合创新。他强调,AI时代的外语教育应在拓展认知深度和应用广度的同时保持人文精神的温度。本次研讨会以“数智赋能、模态革新”为主题,正是学院顺应时代、主动求变的重要举措,也为全国外语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搭建了交流平台。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戴永红院长)
主题发言环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副会长户思社作题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外语专业建设》的报告,阐述人工智能的战略重要性、发展现状、安全问题和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强调人工智能不会取代外语专业,而是推动其从培养语言技能应用型人才转向人文与科技结合的综合语言服务型人才。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副会长户思社)
北京语言大学宁一中教授以《在使用与滥用之间:AI时代多模态使用的度》为题,指出AI 时代多模态外语教研势在必行,介绍了“12+3”立体模态谱系及多模态在教学、教材、学生学习与教师科研中的作用,警示滥用风险与过度依赖问题,强调需辩证把握使用度,让技术服务于目标以守住教育本质。

(北京语言大学宁一中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原主任郭连友教授在《利用数字(AI)技术开展区域国别研究》报告中,阐释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定位、任务与特征,解读数字人文的内涵与系统,还以日本文化内容研究为例,分享利用软件CiteSpace生成知识图谱进行区域国别研究的创新案例,展望数字人文在外语教研中的前景。

(北京外国语大学郭连友教授)
北京语言大学法语系主任王秀丽教授在《高技术应用于法语教研的方法及其思考》中阐述科技辅助教学观,介绍高技术在法语各类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探析高技术教研的属性与弊端,并指出技术可延展教师“头脑”、助力专业发展。

(北京语言大学王秀丽教授)
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张弛在《强化主体性,融合多学科,活用多媒体,打造法语教研新体系——AI时代法语专业多模态教研新体系探索》中,提出AI时代需打造外语教研新体系,呼吁跨学科融合与多媒体赋能,培养具有主体意识、批判思维的创新型高水平外语人才。

(湖南师范大学张弛教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陈星教授以《从“工具”到“生态”:AI赋能外语课程与教材的模态重构与体系革新》为题,指出AI技术助力精准化、个性化外语学习,以西班牙语课程和教材建设为例,阐述如何推动教材内容动态更新与多模态交互资源建设。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星教授)
浙江大学法语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赵佳教授在《战略导向、学科交叉、数智赋能——新时期法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报告中,介绍浙江大学“法语+工科”“区域国别研究”“语言文学传统优势”等复合型培养项目,及数智赋能下教师科研提升的情况,展示了“战略导向、数智赋能、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

(浙江大学赵佳教授)
中山大学法语系主任曾晓阳教授以《善用AI 助力教学研》为题,指出AI正重塑教育生态,需依不同学段差异化设计AI应用方案,介绍AI在法语阅读、翻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提出教师应对策略与角色转变方向,强调以“工具服务于人”为原则来培养人才。

(中山大学曾晓阳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佳教授在《AI时代多语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分析AI时代外语学科面临的转型需求,提出学科守正创新与内涵式发展方向,介绍多语种专业人才培养修订思路与课程设置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强调外语专业改革应服务国家战略,实现多元兼容与可持续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王佳教授)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陈杰副教授以《AI时代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外语+计算机”双学位建设为例》为题,介绍复旦大学“外语+计算机”双学位项目,通过课程交叉设计与学科协同育人,探索AI时代外语教育融合创新路径,为外语学科的跨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复旦大学陈杰副教授)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翁冰莹教授在《数智时代法语专业课程教学的AI赋能路径探究——以〈AI赋能下的法语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课程为例》中,以法语课程建设为例,展示“AI技术赋能、伦理价值引导”的理念设计和实操路径,为外语专业课程数智化改革提供新型范式,助力培养兼具技术素养与人文精神的新时代学术人才。

(深圳大学翁冰莹教授)
闭幕式上,会议主办方代表翁冰莹对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与深入交流表示赞赏和感谢。与会教师一致认为,本次研讨会紧扣AI与外语教育融合发展的时代主题,聚焦“数智赋能”与“模态革新”的前沿议题,通过多维度、深层次的探讨,形成了内容充实、兼具指导性与创新性的丰硕成果。会议促进了外语教育领域的学术对话与经验交流,为外语学科多模态教研新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未来,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将继续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AI技术与外语学科的有机深度融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数字化发展新路径。

供稿人:郭家梁 单子怡 翁冰莹
图片:张思 单子怡 翁冰莹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