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三伏天是 “天然补品”?这几件事做好,安稳过夏天还能悄悄养出好身体

眼下已进入三伏天。俗话说,“热在三伏”。每年的“三伏”,都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湿气最重、最潮湿闷热的天气,通常称之为“酷夏”。这段时间该如何养生,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中医认为,夏季人体的阳气升散外发,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在机体脏腑外面,肌肤腠理常处于开泄状态,经常出汗以适应暑热天气,因此,机体很容易表现脏腑功能紊乱,并容易形成气虚,出现身体乏力、饮食减少等症状,甚至发生中暑、肠胃失调等病症,影响健康。与此同时,这个季节也是调养身心的最佳时节。



三伏养生有“五宜”


宜补阳

趁着三伏天这个好“天时”最适宜温补阳气、驱散寒邪。从中医角度讲,有些疾病是由于外感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所致。


在三伏天补阳气,可以祛除冬季内伏寒邪,达到其他季节治疗所达不到的双重功效。


可选取振奋一身阳气的大椎穴,温补肾阳、强健生命之火的命门穴,温通元阳、调理脾胃虚寒的神阙穴,培补元气、温煦下焦的关元穴等,通过三伏贴刺激这些穴位,就像给身体安装了“小太阳”帮助驱散体内寒气。


建议大家选择正规的医院,经医生辨证后,选用不同的药、不同的穴位,搭配进行贴敷。



宜食补

三伏天湿气极盛,湿性重浊易与热结而湿热交蒸湿遏热伏,汗液难以蒸发、排泄。


湿邪最易伤脾,常使人四肢发软、胸闷、食欲不振。且湿热下注,可致肠炎、痢疾等疾病。因此,饮食要以清淡为主,有营养、易消化、忌生冷油腻。


瓜菜清热:冬瓜、黄瓜、苦瓜、山药、芹菜等都是清热祛湿佳品。黄瓜生吃最好,苦瓜是体热者最好的选择,炒冬瓜籽可以祛湿,把西瓜皮洗净炒菜吃也能清热。


酸能生津:流汗过多可耗气伤阴。因此,多吃酸味食物可起到预防作用,且能生津解渴,增强食欲,帮助消化。酸味食物包括很多水果,如柠檬、乌梅、山楂、番茄、葡萄、菠萝、芒果、猕猴桃等。


多食鱼类:鱼类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也有其自身侧重的养生功能。如鲫鱼汤祛湿,常见的草鱼有暖胃明目之效,鲈鱼能补益肝肾,红烧、清蒸、炖汤均可。


多食豆类:绿豆、赤小豆清热、解暑、利湿,黑豆健脾补肾。“三豆汤”自取上述三种豆类各20克,洗净浸泡1小时后,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滚后转小火慢煮1小时,豆子开花后也可放入适量的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可一周喝两次。


宜有度

夏天人体阳气最重,中医养生讲究的原则之一就是顺应自然规律,用冷饮解暑降温、食用凉菜时要注意节制,否则对身体有害无益。


是否要趁三伏天喝热汤逼出体内累积的寒气,要视个人体质而行。


另外,空调温度不宜过低,最好根据体质调温。老人、体虚者、幼儿最好将室温控制在28℃左右。另外,不宜大量饮用含有菊花、金银花、荷叶等去火中药成分的凉茶类饮料。



宜缓动

炎热的夏季,人们本来就容易出汗,如果锻炼,更容易汗出如浆甚至有人希望借助高强度运动达到运动健身或减肥的效果。


健身值得提倡,但运动过度则会损伤身体机能。


建议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适度锻炼,如练太极拳,鼓舞阳气的升发、增加汗液的排泄,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增强体质。



宜补水

补水养生是三伏天的重中之重。三伏天稍动就容易大汗淋漓,继而产生强烈的口渴感。


不能等到口渴才想到喝水,可以定时喝水,白开水、茶水等是比较好的选择。


收藏转发,一起行动起来!


来源:中国中医

编辑:何依泽

审核:于波

监制:蔺颖


沈阳新闻综合频道

首播时间:每日16:50

重播时间 :次日06:23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8

标签:养生   伏天   补品   安稳   夏天   身体   收藏   阳气   寒气   中医   体质   汗液   脏腑   生津   湿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