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竹影摇,案前药香浮。老朽行医五十载,见惯了世间病痛,也悟透了一个理:养生不是养“病”,而是养“常”——日常有常,身心自安。
❶ 三餐有时,食养为先
《黄帝内经》云“饮食有节”,不必求珍馐,但求“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晨起一碗小米粥养脾胃,午时七分饱留三分余地,暮时清淡如月牙,忌生冷黏腻,让脏腑如四季轮转般有序。
❷ 起居有常,顺时应天
春养肝,宜早睡早起踏青去;夏养心,可午后小憩避酷暑;秋养肺,不妨登高望远润津液;冬养肾,当早睡晚起藏元气。亥时(21-23点)入眠,寅时(3-5点)深睡,让气血如潮汐般自然升降。
❸ 情志舒达,心宽体健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不如学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晨起一杯茶观云卷云舒,睡前一盏灯读圣贤书,让心绪如静水深流,不疾不徐。
❹ 动则生阳,静则养阴
太极缓缓如行云,八段锦节节通经络,散步悠悠接地气。不必求大汗淋漓,只需让气血周流不息;亦要学“坐如钟,卧如弓”,静时如松柏扎根,动时如杨柳扶风。
❺ 小疾调护,未病先防
晨起叩齿三百下,唾液生津润五脏;午时按揉内关穴,护心安神防郁气;暮时泡脚加艾叶,温肾散寒暖全身。记住:良医不治已病治未病,好身不待痛时才惜身。
结语
养生如栽花,需日日灌溉,岁岁呵护。不必求速效,只在寻常处用心:一餐一饭知冷暖,一呼一吸悟阴阳,一念一动守平和。如此,岁月自会赠你:面若桃花,腰如松柏,寿比南山。
更新时间:2025-11-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