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遇着雨,湿毒透着热!3个禁忌别犯,1味祛暑湿王炸,清爽度夏


昨日大暑,

也是“超级三伏天”开始的第3天。


今年的三伏天是“10年一遇”的浓缩加强版——只有30天!这意味着湿热交蒸的威力更集中、更猛烈


本期我们邀请深圳平乐正骨医术传承人——肖赤宇主任,聊聊大暑+超级三伏天养生的那些事儿~




01

超级三伏天,抱冬瓜降暑?


最近,网上有个让人始料未及的笑料,炎热的夏天没想到卖脱货的竟然不是西瓜,而是冬瓜。



而网友们买冬瓜不是煲汤,而是洗干净后搁床上当“睡伴”,美其名曰“古法养生”、“天然空调”。


其实,“抱冬瓜”睡觉,在还没有风扇、空调的古代,确实是消暑纳凉的一种方式。



肖主任提醒大家:体质虚寒,尤其是中焦虚寒的人群,不要让冬瓜贴着肚皮或背脊,有可能会加重腹痛、腹泻、腰痛。


那些四肢怕冷、素有腰腿疼痛的人也不宜抱冬瓜降温;体弱畏寒的老人、儿童可以用薄棉布包裹间接接触。


此外,冬瓜表皮有白色毛刺,因此使用前需要洗净冬瓜表面的白毛。


▲▲肖主任提醒:夏天是治疗很多肩颈腰腿痛疾病的黄金时机;同时要警惕空调使用,夏天也是容易诱发各类肩颈腰腿疾病的季节。




02

远离3件"耗阳招湿"的事


1

贪凉:狂吹空调、吃冰镇食物


大暑外热内寒,人体阳气外浮,脾胃最弱。此时疯狂吃冰、喝冷饮、空调直吹,会让寒湿直中脾胃,轻则腹泻、腹痛,重则秋冬咳嗽、鼻炎、关节痛全来了!


2

剧烈运动,大汗耗气


“汗为心之液”,过度出汗会耗气伤阴,尤其是有心血管问题的人,要避免在高温时段(11:00-15:00)剧烈运动。


3

熬夜伤阴,加重内热


夏天本就容易“心火旺”,熬夜会耗伤阴血,导致口干、烦躁、失眠、爆痘




03

三伏天慎防中暑和热射病


这段时间,气象部门已发布高温预警,多地气温突破40℃,中暑、热射病风险激增!


1.中暑


对于长期在户外和高温环境中作业的人群,要注意避暑,同时要留心观察自身的身体情况。



先兆中暑:头晕、口渴、多汗、乏力


轻度中暑:恶心、呕吐、心跳加快、体温略高(<38℃)


要注意的是,在中医里,中暑有分阴暑和阳暑


阳暑(真中暑):形成原因是烈日暴晒/高温环境下,暑热邪气从口鼻皮毛直入,属于“外感热病”,表现为大汗淋漓或突然无汗、渴喜冷饮、通红如醉、胀痛如裂、燥热乏力、舌红苔黄燥。


阴暑(假中暑):形成原因是贪凉饮冷后,寒湿束表,暑热郁内,属于“寒包火”证,表现为少量黏汗或无汗、渴不欲饮或喜热饮、苍白或青黄、紧痛如裹、酸痛沉重、舌淡苔白腻。


2.热射病


热射病(Heat Stroke)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类型,属于重度中暑。


热射病的典型症状:

体温飙升至40℃以上

无汗、皮肤灼热干燥

意识模糊、抽搐甚至昏迷


⚠️ 热射病是急症,其病死率高达50%-80%,发现必须立即送医!


过往很多老人家为了省电,不开空调,出现热射病症状时没有及时发现并求医,导致延误治疗,危害生命。因此,家有老人的家庭,一定要留心观察。



04

三伏消暑大法宝


1.抱冬瓜不如煲冬瓜


抱冬瓜降温,不如煲冬瓜实际。作为解暑祛湿的“黄金法宝”,冬瓜是当仁不让的。


冬瓜皮比冬瓜肉的祛湿消暑作用更佳;而冬瓜子更有清肺化痰、消痈排脓的作用,经常用于治疗鼻窦炎、肺炎、痰热咳嗽等。煲汤时,冬瓜皮和瓤都不要丢掉哦。


冬瓜消暑用好5个方



●空调族护阳水:

冬瓜150g+生姜片3g+去核红枣2颗,有助于预防“空调病”腹泻。


●冬瓜荷叶饮:

冬瓜200g+荷叶半张+山楂10克煮水,适合血脂偏高、舌苔黄厚人群。


●冬瓜薏米老鸭汤:

冬瓜200g+炒薏米20g+老鸭500g+生姜3片,适合夏季暑湿重、易水肿者。


●三豆冬瓜饮:

冬瓜50g+赤小豆30g+绿豆30g+黑豆30g煮水。豆类与冬瓜皮同煮,滤汁饮用,适合湿热、舌苔黄、尿黄人群祛湿消暑之用。


●冬瓜玉米须茶:

冬瓜300g+玉米须10g+陈皮5克,材料切块同煮15分钟,适用尿酸高、血压高,夏天排尿不畅的人群。


2.夏日酸梅汤



出汗过多,胃口不好,不妨喝点生津解渴的酸梅汤哦。


材料:乌梅30g、山楂15g、陈皮5g、甘草5克、玫瑰花5克。


3.身上自带的“藿香正气水”


肖主任表示,藿香正气水治疗阴暑的常用药物,不过普通人不会辨证,拿捏不好的时候,不妨试试人体自带的“藿香正气水”,那就是外关和内关两个穴位。因为暑湿感冒症状内外皆有,所以治疗的时候就要表里结合。



外关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穴,可行气利水,解暑祛湿,以治外;


内关穴是治疗呕吐非常灵验的穴位,为手厥阴心包经穴,可和胃降逆,宽胸理气,以治内。


两穴位内外相对,可以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按着两个穴位,每次点掐或按揉5分钟,以酸胀感为度。


4.三伏天灸


正式进入三伏了,此时阳气至盛。通过天灸,把阳气向体内注入,填补内里空虚,驱散寒湿,实现冬病夏治。大家记得去贴哦!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养生   祛暑   大暑   禁忌   清爽   冬瓜   伏天   空调   穴位   高温   藿香   阳气   人群   夏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