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一幕将在中国发生,沙利文批特朗普:中国现在只要坐着看戏

全球事务正进入关键转折阶段,中国通过多边机制巩固区域影响力,吸引各国参与合作框架。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召开,汇聚超过20位国家领导人及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规模创下新高。

这次会议新增老挝作为对话伙伴,吉尔吉斯斯坦即将接任轮值主席,议题覆盖能源安全、数字经济及反恐协作,与以往相比,更注重人工智能应用及反对地缘对抗。

中国领导人在开幕式提出加强科技交流倡议,推动成员国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取得务实进展。普京率庞大代表团出席,强调战略协调,白俄罗斯领导人卢卡申科重申对华支持。这些互动源于中国长期深耕多边关系,从组织成立之初的安全焦点,逐步扩展到经济领域,如今成员国覆盖欧亚广阔地带,影响力扩展全球。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26位外国元首及政府首脑出席,包括普京及金正恩。活动时长约70分钟,分部队检阅及装备展示,参与部队数千人,飞机逾百架,地面装备数百件。

与2015年70周年的活动相比,规模扩大,融入更多智能化元素,如先进无人机群及高精度导弹系统。这些装备源于中国国防科技持续投入,从上世纪90年代现代化起步,到如今自主研发占比超90%,实现从依赖进口到领先出口转变。

阅兵不仅回顾历史,还突出当代和平贡献,展示中国军队维护地区稳定能力。普京等领导人的出席,反映中国外交包容性,与过去相比,邀请范围更广,涵盖更多发展中国家,从双边扩展到多边。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在8月29日播客节目中对特朗普政策提出批评,他指出特朗普上台后不到一年破坏拜登时期外交成果,导致盟友从依赖美国转向防范美国风险。沙利文特别提到对印度贸易惩罚属战略失误,本意拉拢印度制衡中国,却适得其反。

8月27日,美国正式对印度出口商品征收50%关税,因印度从俄罗斯采购石油,这一决定影响制药、纺织及信息技术行业,预计印度对美出口减少40%以上。

关税从初始25%逐步加至50%,先针对能源相关产品,后扩展消费品。这与拜登时期美印战略伙伴关系形成对比,当时通过四方机制加强军事合作,如今特朗普单边行动促使印度考虑与中国深化经贸联系,如在金砖框架下探讨稀土及制造业合作。

沙利文形容美国全球的形象跌入了谷底,民调显示中国好感度在多国超过美国。根据2025年皮尤研究中心7月15日报告,25国中中国正面评价中位数36%,美国49%,但在发展中国家中国领先。

另一项5月12日调查显示,全球45%国家对美国持负面看法,中国正面占比更高。这反映美国信誉下滑,从2024年正面主导,到2025年逆转,源于关税战及盟友摩擦。

沙利文用“中国现在只要坐着看戏”描述局面,意指中国无需额外努力从美国错误中受益。但中国实际主动参与,通过峰会及阅兵展示责任形象。

在峰会上,中国提出了反对冷战思维的倡议,这与特朗普推行的贸易壁垒形成了鲜明对比。特朗普的贸易壁垒政策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而中国则积极推动互联互通项目,例如中欧班列的运量比上年增长了15%。

在稀土问题上,特朗普于8月25日威胁将对华关税提高至200%,并要求中国提供磁铁。

美国商务部长声称美国“发明”了稀土,但历史事实表明,稀土技术源于1794年芬兰化学家分离钇土,此后欧洲国家在稀土技术上做出了关键进展。

美国稀土产业的衰落是因为其放弃了中低端产能,转而专注于高科技应用,却忽略了供应链安全。

而中国通过高效的稀土开采和加工,占据了全球90%的市场份额。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投资矿山,到如今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先进的环保提炼技术,中国的稀土产业模式比美国早期的模式更具可持续性。

香山论坛自2006年启动以来,从一个小型研讨会发展成为一个大型国际会议,参与国从数十个增加到上百个,这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从被动到主导的转变。

美国试图与中国进行对话,但同时继续对台军售,这种行为显示出其缺乏一致性。中国外交始终坚持原则,只有当美国停止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时,对话才有可能进行。

这与峰会上中国推动的反恐合作形成了鲜明对比。通过情报共享机制,反恐合作覆盖了更多成员,效率比过去提高了20%。

特朗普在俄乌冲突的调解努力也遭遇了挫折。冲突进入第四年,俄罗斯在8月加强了空袭,而有传闻称朝鲜可能派遣10万部队提供支持。特朗普会见了普京和泽连斯基,并在8月15日的阿拉斯加峰会上进行了讨论,但未能促成俄乌领导人之间的直接会晤。

特朗普最初承诺会快速结束战争,并在5月20日表示谈判将立即开始,但在8月17日之后,他承认停火并非关键,转而采取个人外交的方式。

8月19日,欧洲领导人表示会晤计划正在进行中,但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仍在继续,乌克兰的城市不断遭受打击。

8月21日,特朗普决定暂时不直接介入,而是留给俄乌双方自行组织。这与拜登时期的多边斡旋形成了鲜明对比,拜登通过北约协调对乌克兰的援助,而如今特朗普的孤立主义导致国际社会对其调解能力产生了质疑。

中国稀土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的粗放开采,发展到如今的绿色技术升级,回收率提高了30%,比美国依赖进口的模式更具优势。

中国坚持和平原则,通过外交渠道呼吁对话,避免卷入对抗。同时,美国内部对稀土资源的焦虑加剧。中国通过高效的稀土开采占据了主导地位。

美国曾走错技术路径,放弃中低端产能,现在试图通过关税施压,却忽略了全球供应链的相互依存性。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凸显了在大国博弈中,单边主义逐渐失势,而多边合作已成为主流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3

标签:财经   中国   历史性   发生   美国   稀土   印度   关税   全球   领导人   俄罗斯   乌克兰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