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我听说抽烟对肝脏没啥关系,是真的吗?”——一位在药店门口抽着烟的维修工边看着药盒,边嘀咕了一句。
很多人抽烟抽得很熟练,对烟草的危害却了解得很肤浅,他们以为吸烟的伤害只局限于肺,最多就是咳嗽多一点、呼吸不顺一点,但问题远比这复杂。
烟草不是攻击某一个器官,而是全面破坏生理调控的一整套系统,特别是某些病的人,哪怕烟瘾再大,也得收手了。
再不管不顾地吞云吐雾,很可能就不是慢病,而是直接加速恶化,有一种错觉是,只有肺不好的人才需要戒烟。事实不是这样。
那些认为“我不是肺病,就不怕烟”的想法,是最致命的误导,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穿过肺泡屏障进入血液,分布到全身。
身体的每一个系统都在被动接收这类刺激,尤其是本身就有病的人,他们的器官耐受力差,恢复能力慢,一旦接触到刺激源,损伤程度比健康人更严重。
不少人以为肝是解毒的,可以承担这点压力,但肝脏面对的不是一两种毒素,是持续的化学刺激。
香烟中的多种苯类、醛类、胺类物质,会加重肝细胞负担,使原本就存在炎症的肝组织进一步受损。
慢性肝炎患者本身就容易出现肝酶升高,而吸烟又会影响肝细胞修复能力,造成转氨酶长期波动。
吸烟影响脂肪代谢,让肝内脂质积累,促发脂肪性肝变,原本是单纯性炎症的肝组织,可能转为纤维化,这时候再加点饮酒或熬夜,就是推一把肝硬化的发展进程。
不是说烟草直接导致肝癌,而是它让肝炎的基础变得更脆弱,转化风险被放大了,特别是那些乙肝病毒携带者,本来病毒复制就不稳定。
一旦再加上烟草因素干扰免疫反应,病毒活动就会加速,而且烟草中的某些物质可能激活某些癌基因表达路径,让原本的慢性炎症演变成细胞变异。
这类患者的气道长期处于狭窄、黏液堵塞、炎症浸润的状态,吸一口烟进去,气道里的纤毛马上停摆,自净能力下降。
刺激反射增强,咳嗽、痰多、呼吸困难全都找上门,有人以为抽烟是“缓解压力”,但对慢阻肺来说,每一次吸入的烟雾,都是对支气管的一次直接攻击。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本来就在下降,很多人处于一级二级边缘状态,再吸烟,就等于把进展速度翻倍。
慢阻肺不像感冒,一旦确诊,是不可逆的过程,肺泡破坏以后没法再长回来,气道重构一旦形成就很难逆转。
吸烟会让炎症反应长期激活,使得肺泡弹性失去修复机会,有人觉得“咳嗽了两下还能上班”,但等到呼吸衰竭、氧气瓶都跟着上。
就不是早上抽一根烟能带来的快感能补得上的了,吸烟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会和血红蛋白结合,影响氧气运输,对本就缺氧的肺功能无疑是火上浇油。
胃溃疡或胃炎患者,如果还抽烟,就像在破裂的伤口上撒盐,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刺激胃酸分泌,破坏胃黏膜屏障,降低前列腺素合成。
减少黏液与碳酸氢盐的分泌,让胃内环境更加酸性,原本溃疡就很难愈合,尼古丁让血流减少,使修复过程被打断。
溃疡面得不到养分,反复糜烂,就更容易出血、穿孔,甚至癌变,长期吸烟者的胃肠道菌群也会失衡,不仅影响消化,还影响免疫系统的局部反应。
慢性胃炎患者的黏膜更新速度变慢,抵御幽门螺旋杆菌的能力降低,而烟草正是助长幽门螺杆菌生存的“保护伞”。
胃不舒服的时候还抽烟,不是习惯,是在让胃一步步走向病变,那些自诩“胃已经习惯了烟味”的说法,其实是在自欺欺人。
视网膜病变这类病听上去离吸烟很远,其实关联紧密,吸烟会损伤微小血管,让视网膜的供血能力下降。
对本身就有眼底病变的人,哪怕是一点血流减少,也可能造成视力急剧恶化,视网膜是靠密集微血管供养的区域。
而烟草中刺激性物质会让这些血管收缩甚至堵塞,形成微血栓,使视神经处于缺氧状态。
早期可能只是看东西模糊、颜色暗淡,但后期可能会形成黄斑病变、玻璃体出血甚至视网膜脱落。
眼睛不像肺或肝那样可以借助仪器维持功能,视网膜坏了就是坏了,没得换,吸烟还会增加青光眼、白内障的发生率,对眼压调节功能也有破坏作用。
那些还在视网膜出血后坚持抽烟的人,几乎都是在赌视力的最后一点运气,很多人对吸烟危害的认知停留在肺癌和呼吸道,觉得那只是极端情况。
可身体是个整体,烟草造成的是全身系统的慢性损伤,那些正在被疾病折磨的人,更不能再给身体增加负担。
没有哪种药可以抵消吸烟带来的损伤,也没有哪种疾病可以“安全吸烟”,哪怕是轻度的疾病,一旦叠加上烟草刺激,都可能发生质变。
很多人不是不知道吸烟有害,而是习惯了找理由自我开脱,比如“我抽得少”“我吃药了没事”“我身体抗得住”,所有这些理由,都是对身体发出的错误指令。
一边用药治疗,一边持续吸烟,就像修补一堵破墙却不停往上泼水泥浆,根本没意义。
人们总爱说“某某吸了一辈子也没出事”,那只是个体差异,不代表普遍规律。烟草对人体的伤害不是随机的,它有机制、有路径、有目标。
真正有病在身的人,身体的缓冲空间已经被疾病占据了,没有余地再接收烟草的摧残,不停试图“适应”烟草,是在透支身体本就不多的修复力。
烟瘾从来不是自由,而是一种持续性的自我破坏,一旦确诊了特定病,特别是慢性病,再去吸烟就不是习惯问题,而是安全问题。
一口烟,照样进入血液、影响酶系、干扰免疫、破坏黏膜屏障。不管吸多吸少,对特定病人群来说,风险都在。
#MCN双量进阶计划#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抽烟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杨露.吸烟对癌症手术效果的影响以及围手术期戒烟干预建议,2023-11-20
更新时间:2025-07-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