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新生儿仅902万,出生率低至6.77‰,这已是连续第二年跌破千万大关。就算是2024年数据有所缓和,可是情况依旧令人忧心。
面对如此严峻的趋势,专家们也对未来进行预测,其中得出了这样的结果,2056年,美国总人口将反超中国。
而现在的年轻人也面临三座大山,如果不搬走,那么专家的预测或许会成为现实。究竟是怎样的三座大山呢?
育娲智库的《中国人口预测报告2023版》中也提到了,2025年新生儿将跌破800万,2050年降至493万。
而美国凭借每年吸纳约百万移民,维持着稳定的人口增长引擎。此消彼长,如今人口仅为中国1/4的美国,正悄然酝酿一场世纪反超。
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人口61年来首现负增长,减少85万。若低生育率持续,2050年总人口或降至11.7亿,到2100年更可能萎缩至4.79亿,仅占全球人口的4.8%。
更棘手的是,老龄化列车正以中国速度呼啸而至,从老龄化迈入深度老龄化。
法国用了126年,德国40年,中国仅20年。预计2032年就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2050年更是每3人中就有1位老人。
在老龄化严重的背后是新生儿数量的减少,年轻人“生育意愿”的萎缩,究竟是怎么回事造成了如今的局面呢?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仅610.6万对,创下45年来最低,比前一年断崖式下跌20.5%。年轻人对婚姻望而却步,天价彩礼和住房压力,成了横亘在爱情面前的现实鸿沟。
彩礼一路狂飙,从50年代的几尺花布,到改革开放后的三转一响,再到如今某些地区百元钞票称斤论两。武汉大学学者龚为纲的研究显示,全国彩礼均值已蹿升至14万元。
区域差异更是惊人,上海周边及福建、江西等地彩礼居高不下,性别失衡叠加女性外流,更使行情水涨船高。
不少女方家庭视彩礼为养育女儿的补偿,而婚后随夫居的传统观念,无形中也助推了这一“刚需”。
比彩礼更沉重的,是住房这座大山。一线城市高房价已非新闻,连常州这类三线城市,2023年均价竟也突破1.5万/㎡。
市中心一套百平住宅轻松标价150万,对普通工薪族堪称天文数字。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后,便沦为房奴,每月巨额月供吞噬可支配收入,兴趣、社交、生活质量纷纷让位。
有人被迫放弃理想职业,只为一份更高薪水;有人下班后继续搬砖,只为缓解还贷焦虑。房子,成了锁住人生可能性的金笼子。
迈入婚姻的门槛高如登天,即便成功组建家庭,下一关的育儿成本更令人倒吸凉气。
据最新估算,中国家庭将一个孩子从0岁养至17岁,平均成本高达53.8万元;若供到本科毕业,则需约68万元,数字较往年显著攀升,赤裸裸地印证了四脚吞金兽的称号绝非虚言。
地域间养育成本鸿沟触目惊心,京沪家庭0-17岁分别烧钱93.6万和101万,而西藏、青海仅约35-38万。这背后是教育资源和生存成本的巨大落差。
有趣的是,吞金兽也有规模效应,城镇家庭中一孩成本最高,二孩次之,三孩最低;农村家庭一孩二孩成本差距较小。但无论如何,多生一个对普通家庭而言仍是沉重的财务挑战。
国际比较更显残酷,中国育儿成本相当于人均GDP的6.3倍,几乎是全球最高,远超澳大利亚、法国等发达国家。
除了看得见的金钱投入,《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指出,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同样致命,产假育儿、接送陪读、辅导作业挤占个人时间。
女性因生育导致的职业中断、技能贬值、晋升受阻,更让她们在职场举步维艰。这些隐形成本,当前主要由女性默默承担。
当高昂的教育投入让父母精疲力竭,另一个现实忧虑浮出水面,孩子若不幸生病,本就紧绷的家庭经济链条,是否会被彻底压垮?
网络上没钱别生孩子的论调获得大量共鸣,背后是对医疗负担的深切焦虑。从备孕开始,经济考验已然降临,有人轻松怀孕,有人却需花费数万甚至数十万寻求辅助生殖技术帮助。
即便顺利生产,育儿路上的健康风险仍如影随形。孩子若患重病,治疗费用可能瞬间掏空家底。
随着父母年迈,医疗负担更是双向夹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4.9%,2032年或将突破20%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照顾带病老人需要时间、精力,还有医保覆盖之外的长期支出。虽然全民医保体系不断健全,但自费部分对普通家庭仍是沉重负担。
尤其是年轻人看着自己微薄的积蓄,想着未来可能同时承担孩子医疗费和父母医药费,不敢生便成了理性选择。 三座大山环环相扣,但移山之路已在脚下延伸。
三座大山虽沉重,但并非不可撼动。值得欣慰的是,针对住房压力,多地已出台房贷利率下调、保障性住房扩容等政策;教育领域,双减改革正在试图降低家庭的教育支出焦虑。
医疗方面,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持续扩容,集中带量采购让许多天价药回归平民价位。
美国通过移民政策维持人口活力的路径虽难复制,可是对于我们来讲,人口问题是系统考题,需要生育支持体系、住房保障、教育公平、医疗改革等多维度破局。
年轻人不必为婚房掏空钱包,不必为学区房彻夜排队,不必为一场大病忧心如焚,生命的孕育自会重获应有的从容与喜悦。
2056年的人口预测是警钟而非终局,政策的撬杠开始发力,当全社会形成支持生育的合力,被暂时压抑的生育意愿终将回暖。而华夏文明的延续,从不是靠冰冷的数字,而是每个家庭灯火可亲的希望。移开大山,未来依旧在我们手中。
中国人口预测报告2023版——梁建章2023-02-17
去年结婚人数创37年来新低 年轻人为何不愿结婚了——极目新闻2023-06-13
外媒惊叹:中国结婚彩礼涨的太快了!|参考独家——参考消息2024-08-14
1.7亿90后仅1000万对结婚,房子、彩礼、社交圈……建议都提到了——北京商报2022-03-08
研究:中国养娃到本科毕业平均花费68万元——2024-02-21 18:54:32来源:界面新闻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