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全球贸易版图突变。美国总统特朗普亲自签发关税函,日韩成为靶心。权威数据表明,G20成员中,日韩2024年对美出口总额高达260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链关键节点。关税战的烈度,远超过往任何一次风波。亚洲两强的反应,颠覆了华盛顿的认知。
关税函刚一公开,东京和首尔高层迅速进入战备状态。特朗普提前于7月9日宣布:8月1日起对日本和韩国进口产品加征25%关税。信中直言不讳,这一税率“远不能消除贸易逆差”,甚至附加威胁——如日韩反制,美国还将再加25%。
日韩两国政府措手不及。日本首相石破茂带头表态,美日谈判事关国家利益,不容美国轻视。石破茂明确提出:在农产品和能源领域合作前,美国必须先撤销钢铁、汽车等领域的额外关税。这番“合作必须双向对等”的表态,直接堵死了单边让步的道路。
日本社会各界随即反弹。执政党议员公开指责美国“欺人太甚”,学界舆论认为美日已从盟友变成敌人。民调显示,石破茂的强硬态度获得国内广泛支持,全国上下罕见地形成反美共识。日本不仅在经贸层面强硬,更在安保领域提出“斩断美国军事枷锁”,宣称要走安保自主之路。
韩国总统李在明同样发力。多轮与美方磋商后,李在明坚持遵守现有防卫费协定(11亿美元),坚决拒绝美国要求的100亿美元防卫费涨价。
韩国还要求收回战时指挥权,强调军事、外交自主权。韩国政府公开表态,反对特朗普用关税“敲诈”,提出“外交靠美国、经济靠中国”,并宣布加快改善韩中关系,推行“实用外交”。
特朗普的极限施压,如同一记闷棍,击碎了美日韩同盟的“优待预期”。日本首次集体提出减少在安保与能源领域对美依赖。
韩国主动争取军事自主权,两国政界、学界和社会舆论一致支持对美强硬。美日韩三边同盟的根基出现松动,合作基础遭遇实质性撕裂。
分析认为,同盟短期不会瓦解,但日韩“独立自主”倾向将持续增强。美国对印太的战略控制力正在减弱。日韩对美国的反对罕见强烈,向外界释放出“可以不再百依百顺”的明确信号。
贸易战的背后,是经济与安全利益的深度碰撞。美国将贸易逆差和“保护费”作为谈判要价,要求日韩承诺更多市场开放和防务分担。
日本、韩国长期配合,但25%的高关税直接威胁到日、韩的汽车、半导体等核心产业,日韩不得不选择强硬反击。
特朗普提出“买大米换豁免”的交易逻辑,被日本直接拒绝。日韩的共识是,美国已把同盟国当作经济筹码,不再有传统的信任基础。日韩在经济和安全领域的独立诉求,驱动着两国加速与其他大国的合作,区域战略格局正在重塑。
日韩的强硬反弹让特朗普措手不及。极限施压未果之下,白宫很快调整对华政策。7月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两项重大让步:一是取消对中国出口集成电路设计软件的禁令,西门子等国际巨头获准恢复对华业务;二是解除对中国乙烷出口限制,美国能源公司收到恢复通知。
权威解读称,这是落实中美前期谈判共识,也是特朗普在日韩、中美三方格局下的现实抉择。中国商务部第一时间表态:“对话合作才是正道”,呼吁美方停止讹诈,回归理性贸易政策。这一让步被视为中美关系的重要拐点,全球产业链、资本市场随即出现新一轮调整。
7月9日的政策转折,被美国多家主流媒体解读为“白宫主动给中国台阶下”。专家认为,特朗普对华让步既是被日韩逼反倒逼的结果,也是美国经济自身承压的表现。美国企业界对关税战早有怨言,政策调整正中美资、跨国巨头的下怀。
美日韩同盟结构已被撕开口子,区域合作与对抗进入新阶段。日本表现出持续对美强硬并加快安保独立进程,韩国在防卫和外交上加大自主谋求。两国在经济、军事、外交全面寻求多边平衡,向美国传递了前所未有的清晰信号。
中国在贸易战后展现出更强的自信与战略定力,成为全球博弈中的焦点角色。日韩“东向中国”的趋势明显,区域新三角格局初步成型。RCEP、亚投行等区域多边机制获得日韩更多青睐。6月,亚洲出口产业对中国市场依赖度明显提升,日韩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度持续下滑。
日韩的强硬作为,极大地改变了美国对盟友的传统期待。美方极限施压策略在日韩遭遇强烈反弹,未能如愿。美国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调整政策,主动在高科技、能源等领域对中国让步,期望重新掌控主动权。
日韩对美国的反制,不仅是经济利益的回击,更是国家安全战略的主动调整。日本提出“斩断军事枷锁”,韩国提出收回战时指挥权,两国在安保自主道路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日韩“实用外交”与“区域自主”成为亚太政治热词。
美国关税战背后的根本矛盾,是全球制造链的再分配和大国安全布局的重塑。日韩汽车、半导体、能源等核心产业受高关税威胁,推动两国企业加快全球布局,部分产能转向东南亚、欧洲和中国本土。美国企业也被迫寻找新供应链,全球贸易网络陷入深度重组。
专家分析,关税战短期虽有阵痛,但中日韩经济的协作度、互补性将持续提升。日韩与中国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空间巨大,全球产业重心将更加向亚洲倾斜。
美日韩三角结构的变化,已深刻影响亚太安全和全球经贸格局。日韩在安保和经济自主上的突破,正倒逼美国重新审视其全球战略。中国的主动与稳健,使中日韩关系成为全球新的不确定性与动力源泉。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25-07-08 15:45:特朗普发关税函后,日韩等国的回应来了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