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狂揽56亿,奶茶界的“千年老二”,闷声发大财


最近,茶饮圈的半年业绩新鲜出炉,有人开怀,有人落寞。


凭借27.18亿元的惊人利润,蜜雪冰城一骑绝尘,其榜首地位难以撼动。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向低调的古茗,这次却以16.3亿利润拿下第二名,还实现了营收利润的双增长。



作为备受瞩目的“人气新星”,霸王茶姬以13亿元的亮眼利润拿到第三名,强势跻身行业头部阵营。


茶百道和沪上阿姨也表现不俗,分别有3.33亿元和2.03亿元的利润。


而奈雪的茶,尽管实现了单日门店增长,却未能扭转利润下滑的局面,成为“茶饮六小龙”中唯一陷入亏损的品牌。


大家都在卖奶茶,为什么偏偏是蜜雪冰城、古茗、霸王茶姬这三家最成功?



蜜雪冰城作为茶饮圈的顶流,一直备受关注。


今年上半年,蜜雪冰城生意火到不行,营收148亿,利润27.18亿,相比去年,分别涨了40%和44.1%,稳坐奶茶界C位。


谁能想到,凭着低至4元的柠檬茶和3元的冰淇淋,蜜雪冰城不仅赚了大钱,还成功上市了。



问题来了,蜜雪冰城价格这么便宜,到底是如何赚钱的?


首先,是它极致的性价比。


当其他品牌忙着争夺一二线白领,蜜雪冰城在下沉市场,悄悄开疆扩土。


别的奶茶动不动,就得十几二十块一杯,它却常年保持在4-8块。就算在景区,价格也只贵了一块钱,矿泉水都比它贵。


有网友感慨:“不管蜜雪冰城开在哪里,不管它装修地多么高级,我都敢自信地走进去消费。”



其次,是供应链体系的不断迭代和强化。


2025年上半年,在不少同行放缓开店时,蜜雪却逆势而行,加速扩张。


截止到今年6月底,蜜雪冰城门店总数,已达52996家,将星巴克、肯德基等同行远远甩在身后,成为业内第一。


从蜜雪冰城2024年的收入结构,可以看到,它是靠货物销售撑起了大头,占比高达94%。而加盟费和设备销售收入,加起来也仅占了6%。



不少人误以为,蜜雪冰城是因为原材料品质低,所以才卖这么便宜。


其实不然,有蜜雪的员工说,店里用的柠檬与橙子,甚至自己家吃的都没这个好。


蜜雪冰城的商业奇迹,根基在于其强大的供应链。其中,覆盖全球的原材料采购网络,是其能将成本控制在极致水平的关键支撑。


比如“幸运咖”的咖啡豆,是巴西运过来的。


夏威夷果也是一样,从全球大产地之一——越南直接运过来,每一颗都是原汁原味。



不仅如此,蜜雪还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包含奶、糖和茶等7大类原料。


通过这样的源头直采,减少了中间环节,单说成本,蜜雪就比同行低了10%-20%,“高质低价”就顺理成章了。


正因为有了这个筹码,蜜雪冰城在这次商战中,显得格外从容。


随着门店越来越密,如何避免门店之间互相“抢客”,成了蜜雪冰城必须思考的问题。



当“雪王”一路高歌横扫市场时,古茗一举突围,成了大家没想到的“黑马选手”。


2025年上半年,古茗的生意同样火爆,营收蹭蹭涨了41.2%,利润更夸张,一口气涨了121.5%。


截至今年6月底,古茗全国门店数量已突破一万家,成功跻身“万店俱乐部”,成为国内茶饮行业第二个达到此规模的品牌。


尽管古茗一向低调,很多人对其并不熟悉,但它早在今年2月就在港交所成功上市。



那么,古茗是怎么下这盘棋的呢?


首先,古茗也盯上了下沉市场,甚至比蜜雪冰城还要下沉。


在老板王云安眼里,抓住了三四线城市,就等于抓住了整个市场。


所以,哪怕已经开了上万家店,古茗也绝不轻易进入上海、南京这些大城市。


即使到了今天,北上广深和其他重点城市的古茗门店,还不到总数的五分之一。



其次,古茗还有一个大杀器——茶饮行业最大的冷链物流体系。


古茗主打的是“鲜果茶”,那么不管是芒果、柠檬等鲜果,还是牛奶的新鲜度要求都极高。


有了这套体系的加持,古茗绝大多数门店,都能轻松实现“两日一配”,就算在稍微偏远一点的城镇,也能及时拿到新鲜的原料。


更牛的是,当其他品牌还在为第三方物流的高成本头疼时,古茗的配送成本仅占GMV的1%,低得令人咋舌,而行业普遍都在3%-5%挣扎。



最后,古茗的加盟商,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与其他茶饮品牌偏爱“自带资源”的加盟商截然不同,古茗似乎更倾向于选择那些“白手起家”,用尽全力翻盘的人。


所以他们加盟商,普遍的通过率只有1%。


这种“反常识”的严苛筛选标准,看似限制了品牌的扩张,实则却是为古茗,打造了长期的竞争优势。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方面,因为经营者是背水一战,必然会有极高的投入和专注。


另一方面,当走投无路的普通人,通过古茗翻身改命,自然对于品牌的忠诚度,和认同感也会更高。


再说回无法忽视的“外卖大战”,在各种优惠券的刺激下,参战的茶饮品牌,订单均随之暴涨。


古茗也不例外,吃到了部分红利,但大考才过半,真正的考验也许才刚刚开始。



2025年上半年,外卖大战打得火热,当别的品牌你追我赶时,霸王茶姬却“冷眼旁观”。


这种克制,虽然保住了品牌调性,但在财报上,却显得不太好看了。


2025年上半年,霸王茶姬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虽然营收同比上涨21.61%,达到67.25亿元,看起来很漂亮,可净利润却掉了快四成,只剩7.55亿元,被古茗狠狠碾压。



4月份,霸王茶姬在美国敲钟上市,不到5个月,股价像坐过山车一样,从41.8美元的云端,一路坠落到18.4美元,市值也跟着缩水43亿美元。


先把短期不参战的因素放一边,霸王茶姬快速扩张的节奏,让各门店开始互相抢客流,单店收益则受到了影响。


同时,霸王茶姬的野心,远不止国内,它已经把眼光放到了海外市场。


今年第二季度,霸王茶姬的海外业务领跑全局,营收同比飙升77.4%,增长势头强劲。


但要开拓新市场,花的钱可一点都不少,比如说搭建海外团队和运营体系等相关的行政费用,在2025年Q2同比就增长了301.1%。


短期内,霸王茶姬的大规模投入对其盈利能力造成了显著侵蚀,导致利润空间收窄。



面对市场变化,霸王茶姬并未坐以待毙,而是选择积极应对。


其策略之一便是通过密集推出新品,以满足市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不管是新品“一骑红尘”的推出,还是“夏梦玫珑”的回归,市场反响都挺不错。


另一方面,为了打破同质化,霸王茶姬借助地方文化,推出各地特色限定饮品,让每个地区都能喝到专属口味。


比如广东的“红柑”、浙江的“醒时春山”、江苏的“万象碧螺”等。


暂时陷入困境的霸王茶姬,能否扭转局面,还需要时间验证。



现在的茶饮圈卷到什么程度?


过去一年间,茶饮行业新开设门店11.8万家,但同期倒闭的数量却高达15.7万家。


对于茶饮品牌来说,供应链强不强、品牌有没有温度、懂不懂用户,才是活下去的关键。


如今,茶饮市场,已从野蛮生长时代,迈入深耕细做时代。


谁能在规模扩张中守住品质,在流量狂欢中不忘初心,讲的出好故事,给得出好体验,谁才能真正穿越周期,成为融入消费者生活的真正品牌。


-END-


参考资料:

1.虎嗅:《凭什么霸王茶姬敢于反内卷?》

2.凤凰WEEKLY财经:《淡季突围,霸王茶姬的「持续领跑」靠什么支撑?》

3.财经天下WEEKLY:《奶茶界最会赚钱的公司要上市了》

作者:陈开心

编辑:柳叶叨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美食   奶茶   千年   半年   霸王   品牌   利润   市场   上半年   行业   体系   鲜果   局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