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上市公司相当神秘莫测,主营业务到底是什么,不到最后暴雷,还真的看不清楚。
比如刚被证监会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ST岩石,只看名字,你以为它是挖矿的,再看公司介绍及财务数据,你确定了它是卖酒的。
2021-2023年,*ST岩石卖得还不错,酒类销售收入分别为6亿、11亿、16亿,这惊人的增长率,还让它获得了“白酒新星”的头衔。
然而,这些都只是表象,卖酒只是副业,直到2024年9月,实控人韩啸全家都被捕后,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它是“集资”的。
明面上卖酒,背地里集资,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原本不算新鲜,但*ST岩石股份的故事则要离奇得多。
其实,*ST岩石一开始并不卖酒,而是卖建筑陶瓷,比如地砖、墙砖什么的,最早的名字叫福建豪盛,上市于1993年。
不过,上市几年后陶瓷生意就搞不走了,然后开始转型,先后尝试了房地产、P2P金融,但都不成功,几经周折,就等来了80后河南老板韩啸。
2017年,韩啸入主,剥离了原来的所有资产,把公司更名岩石股份,之后收购了几家白酒相关企业后,宣布进军白酒业。
众所周知,2016-2021年是中国酱香酒的爆发时期,随着茅台的复兴,带火了一大批贵州的酱香品牌,其中有一家叫贵州贵酒,是贵州省老八大名酒之一。
2016年,白酒老三洋河就看上了贵州贵酒,出资1.9亿买了下来,作为自己旗下的酱香系列主打品牌。
而好巧不巧,岩石股份一开始的收购的一家白酒销售公司就叫贵州贵酒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然后,“贵酒”这两个字也成了岩石股份的白酒品牌。
都叫“贵酒”,洋河当然不干了,于是,洋河把岩石股份告上了法庭,但官司一打就是好几年,而在双方官司缠斗的时候,岩石股份已经卖得正欢了。
白酒的销售模式一般都大同小异,先要打响品牌,然后通过渠道经销售走货,不是说有钱就行的,还需要时间沉淀。
不过,这些问题对于韩老板来说都不存在,品牌正和别人争着呢,越争越凶,越争越火,广告费都省了不少。
至于发展经销商,他走的模式完全不同寻常,哪需要什么经销商啊,自己的员工就是“经销商”。
实际上,让员工卖东西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还有个名词叫“全员营销”,但韩老板的手法比全员营销高级多了。
员工的工资完全取决于提货多少,每个月最少提5000块钱的酒,然后第二个月就能收回4500块的工资,以及1000块的提货奖励。
也就是说,先垫资5000,然后得到5500的工资及奖励,员工这就赚了500,而韩老板还给员工买社保和公积金,这对于员工来说是稳赚不配。
而且,如果提货提得多,奖励也更高,这一系列措施,使得员工不但自己疯狂借钱提货,还不断介绍亲友,甚至买身份证“制造”新员工提货。
前面所说的三年迅猛的营收增速,正是在这样的模式下促成的,上海贵酒很快就从华东拓展到了华中、华南、华北,成了“酱酒新贵”。
虽然销售模式有点离谱,但股民还是一致认为韩老板是一心要做好贵酒的,2021年起,岩石股份的股票被热捧。
然而,大家又哪想得到,明面上的卖酒只是幌子,韩老板真正想卖的“另有其物”。
韩老板把自家白酒策划包装出了多个高端系列,比如典藏、纪念等,然后每种系列都对应了一串被称为数字证书的编码,而每个编码又对应了一个价格。
数字证书的起售价是5万,可能是多个数字证书的组合,买了之后你可以要求把酒提走,也可以选择先存在平台,而这个平台是在岩石股份之外的。
如果你存在平台,每年会给你返一定数量的酒票,大约相当于购买金额的7%-8%,这个酒票是可以在平台消费的。
然后一定期限后如果你不想要了,可以选择卖给别人,或者由平台按照约定价格回购。
其实,所谓的白酒数字证书只是个名头而已,本质上就是集资,只是换了个马甲。
不免就有人要问了,白酒本来就是个挺赚钱的行业了,还这么大费周章的以卖酒之名集资,是要投到什么更赚钱的生意上呢。
答案让人震惊,居然是房地产。
实际上,韩啸的父亲韩宏伟才是老玩家,曾经知名的财富管理企业海银财富就是韩宏伟一手缔造的,而他就钟情于房地产。
海银财富是登上了美股的上市公司,当时披露的数据是,海银财富主要投资于恒大、融创等大型房企的地产项目。
韩宏伟是河南人,与许家印是老乡,韩宏伟有一次专门给恒大一个项目做募资,结果本来只想募28亿的,实际募了130亿,这让韩宏伟彻底爱上房地产。
2020年的数据显示,海银财富74%的投资额都在房地产上,也就是说,房地产开始大面积暴雷的前一年,韩宏伟仍然没感受到危险。
于是,2021年恒大暴雷、2022年融创暴雷打了韩宏伟一个措手不及,于是才有了通过儿子韩啸控制的“贵酒”策划集资的戏码。
不过,韩宏伟借新还旧的“庞氏”戏码没能演下去,一家人就全部被抓了,2024年9月,一家人因涉嫌非法集资被刑拘并立案侦查。
随着韩啸被捕,岩石股份的销售模式也就没了资金和动力,2024年酒类销售规模立刻大反转骤降到2.8亿,利润则亏损2.1亿。
利润不足3亿,且利润为负,岩石股份因此变成了*ST岩石,而2025年一季度的销售更离谱,只有1498万。
如前所述,岩石股份的卖酒靠员工,而岩石股份目前员工数量一共也只有70多人,账上也只剩1800万现金,哪还卖得动啊。
至于老板韩啸,根据以往同类事件的经验,恐怕凶多吉少。
还记得2012-2017年,一家叫“蓝之蓝”的白酒公司同样是以卖酒之名集资,一共只卖了不到9000万的酒,却吸收了近158亿的资金。
最后三个主犯分别被判了5年9个月、3年9个月、3年8个月。
如今的*ST岩石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老板也吉凶难料,这一地鸡毛,恐怕只能期待“白衣骑士”来收拾了。
更新时间:2025-05-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