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荷两国同时发声,对中国独立研发的光刻机技术给予了强烈批评

半导体行业这几年闹得沸沸扬扬,尤其是光刻机这块儿,简直成了大国博弈的焦点。中国这边努力搞自主研发,好不容易有点进展,美国和荷兰那边就联手发难,各种管制措施层出不穷,还公开质疑中国技术的合法性。

事情得从2023年说起,那时候荷兰政府先是放风,说要限制先进微芯片技术出口,理由是国家安全。没多久,详细规则就出来了,直接瞄准了ASML的深紫外浸没式光刻系统,这些设备是制造中高端芯片的核心工具。美国那边也没闲着,同步扩大实体清单,把更多中国企业拉进去,意图就是堵死技术流入的通道。

荷兰的举动明显受美国影响,毕竟ASML这家公司虽然在荷兰,但技术链条上离不开美国零部件。2023年3月,荷兰贸易部长通过议会信件宣布出口管制意向,6月30日规则细则落地,9月1日正式执行。这套措施不光禁新设备出口,还盯上了已经卖到中国的机器。

10月,美国商务部进一步升级,管制范围扩展到软件和技术服务。荷兰跟进得很快,2024年1月就撤销了部分对华出口许可证,导致ASML没法发货一些订单。整个过程,美国官员在国会听证会上反复强调中国技术进步构成风险,荷兰官员也附和,说这关乎技术安全。

中国半导体企业面对这些压力,只能加速自力更生。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就是典型代表,他们从2010年代就开始投入巨资研发本土光刻机。2023年初,SSA600系列问世,支持28纳米制程,虽然比不上ASML的最顶尖产品,但这已经是零的突破。

设备用193纳米激光源,数值孔径1.35的浸没式镜头,每小时处理晶圆超过100片,还通过了长时间稳定性测试。中芯国际等厂家开始测试兼容性,逐步融入生产线。这一步让中国在中端芯片制造上有了底气,不再完全依赖进口。

美荷两国看到中国有进展,反应更激烈了。2024年4月,美国敦促荷兰停止为中国境内设备提供维修服务,荷兰政府同意,从2024年底开始不续签某些许可证。这意味着已售机器可能慢慢报废,变成一堆废铁。

荷兰外贸部长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说这些措施针对先进军事应用的芯片出口,必须申请许可。美国智库报告接连出炉,列出所谓知识产权纠纷,暗示中国技术靠逆向工程得来,不是真正创新。荷兰媒体也报道ASML员工数据被盗事件,指向中国企业,强化了这种质疑氛围。

2025年,美荷协调更紧密。1月15日,荷兰调整出口规则,让ASML的部分工具必须向荷兰政府申请许可证,而不是华盛顿。这步棋对齐了美国去年10月的管制,针对TWINSCAN NXT:1970i和1980i等DUV系统。

9月7日生效的新规,进一步扩大许可要求,中国商务部发言人直指这是美国胁迫的结果,对荷兰决定表示不满。ASML在12月2日发布声明,说2025年净销售额预计30亿到35亿欧元,中国业务占比约20%,承认管制有影响,但落在预期内。

中国这边没停下脚步。超过300家企业投入纳米压印等替代技术路径,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核心部件上取得新进展。2025年2月,一家新公司先进微电子装备成立,快速发货500台步进式光刻机,吸引国内中小代工厂订单。这些努力让产业链闭环逐步形成,从光刻胶到掩膜版,本土化率稳步提升。中芯国际调整产线,兼容国产设备,中小厂商看中低价和稳定供应,纷纷转向本土产品。

彼得·温尼克作为ASML前CEO,从2013年7月1日上任到2024年4月退休,一直在处理这些地缘压力。他在采访中说管制基于意识形态,会逼中国加速创新。继任者克里斯多夫·富凯从2024年4月25日接手,继续应对销售额下滑,审查财报,调整全球订单。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董事长甘频领导下,公司从2002年3月7日成立以来,员工扩到1500多人,与高校合作攻克难题,实现从基础光学到完整光刻系统的转变。

美荷的批评不光是技术层面,还带点经济算计。中国是全球最大半导体消费市场,ASML的DUV市场份额超70%,高端总份额达90%。管制导致对华销售额下降20%,仓库积压库存,董事会会议上数字报告显示不确定性增加。全球半导体生态悄然变化,中国市场引力让封锁策略反噬自身,技术垄断渐渐弱化。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科技   光刻   中国   批评   独立   技术   荷兰   美国   管制   半导体   微电子   芯片   销售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