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公元2025年9月13日,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四川唯美影像传媒大师陈晓明先生的一幅图片,记录着“川陕一家亲”,内容是“川陕商会阆中之旅”。座标“南充市·天宫院”。这些川陕商会的企业家们齐聚阆中,进行商务考察与文化交流。这条看似平常的朋友圈动态。
却仿佛一条时空纽带,瞬间将我们的视线拉回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清鼎革之际。那时,正是一批批像他们一样的陕商,沿着古蜀道南下四川,在川北镇保宁府阆中这片土地上书写了一段从商贾到将门在今威德牌坊处迎恩拜将。
功耀天下的传奇——这便是陕商蒙顺、蒙元亨父子及其后人蒙应瑞从士兵直升将军,功成名就后的首站,镇守川北镇,上连秦省下接荆襄,协助五任总兵驻守阆中七年的辉煌史诗。
历史回到350年前,即公元1675年的秋天,一帮陕西青老商人与四川商人在保宁府阆中经营生意的历史画面,他们在府城阆中的秋天,也相约游玩阆中盘龙山、天宫院、金顶观、长青寺及阆中去城池后。
回到陕西泾三原,于1679年开启了大量陕商在阆中经营扎根的历史,并与时俱进陆续到阆中发展定居,时至今日在阆中古还随处可见陕商经商的人们。
从而诞生了历史史上罕见的“蒙门三将二皇商”以及陕晋商界后人在阆中建陕西会馆等地理建筑座标。
与时俱进成就了部分笔者所知的历史名人名将,他们是川陕商人蒙顺/蒙元亨/父子一品大商;蒙顺赐名蒙善宇/蒙元亨/蒙应瑞三元大将军;三品将军大商蒋应壁;著名书画家李翰屏/将军李文密父子;红色商人实业家张际中等,影响阆中历史文化和商贸发展三百余年。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从陕商到阆中的旅行,投资,定居,养于后人,建不世之功,誉满天下和川陕大地,并建陕西会馆,成为永恒的历史记忆。
一、 筚路蓝缕:陕商入川与阆中奠基
1. 时代背景: 明末清初,四川历经战乱,人口锐减,经济凋敝。清政府推行“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政策,吸引了大量外省人口入川垦殖、经商。陕西商人(陕商)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天下商帮之一,敏锐地抓住这一机遇,南下四川寻找新的商机。
2. 蒙氏父子之旅: 在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陕西商人蒙顺(家族开创者)及其子蒙元亨,如同当时许多陕商一样,踏上了入川的征途。他们的目的地之一,便是有着“阆苑仙境”之称的川北重镇——保宁府城阆中。
· 为何是阆中? 阆中地处嘉陵江中游,是连接陕甘与西南的水陆要冲,自古便是商贸集散地。对于以经营盐、茶、布匹、药材为主的陕商来说,这里是设立字号、开展贸易的理想据点。
· 旅游投资与移民定居: 蒙氏父子凭借陕商特有的“厚重资财、守信讲义”的精神,在阆中投资、旅游、兴业,蒙顺很可能参与了食盐(川盐的重要产地)等大宗商品的贸易。他们在此站稳脚跟。
康熙十八年(1679年)从而购产置业,蒙顺携夫人王氏带领教育刚满20岁的长子蒙元亨, 移民四川阆中并最终在阆中北门井巷,今威德牌坊东北20米定居,完成了从“客商”到“坐商”乃至“地方士绅”的转变。
3. 养育后人: 蒙家在阆中经营长达40余年的潜龙在渊,从经营豆腐业、餐饮业、客栈业,后行商天下商帮并在西征的后勤保障成功,为后代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蒙元亨之子蒙应瑞便在这片富庶且充满机遇的土地上出生、成长。阆中不仅给了他优渥的生活条件,更赋予了他开阔的视野和与川陕两地深深的情感联结。
二、 商戎转变:蒙应瑞的罕见崛起与不世之功
蒙氏家族真正达到巅峰,实现从商贾到将门的跨越,关键人物是第三代蒙应瑞。
1. 机遇降临:西北烽火, 康熙末年至雍正初年,西北准噶尔部屡生叛乱,清廷多次用兵。大军远征,后勤保障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朝廷急需有能力、有资源、熟悉西北与西南情况的人才来筹措粮草军需。
2. 发挥优势:皇商本色, 蒙应瑞作为在阆中成长的陕商后代,完美地继承了家族的商业基因与人脉网络:
· 资金实力: 家族深厚的财力是支撑庞大后勤任务的基础。
· 组织能力: 商人蒙顺/蒙元亨父子高效的组织、调度和物流管理能力,恰好适用于军需筹措。
· 地域优势: 蒙应瑞他兼具陕商的北方背景和四川本地的资源,能有效地从川陕两地调配物资(如四川的粮食、陕西的马匹等)。
蒙顺/蒙元亨父子被朝廷委任为“重任”的身份,主要负责西征大军的后勤保障工作。这项工作看似不在前线拼杀,实则至关重要,堪称“战争的神经与血脉”。蒙应瑞且在雪域高原绰马喇地延信大营,在众将推举下,仅六时辰组建川北历史上第一支满汉混成敢死队并且一战定乾坤,建不世之功。
3. 封将誉满: 因在保障西北平叛战争,康熙五十九年“清安定西藏之战”的后勤工作中立下赫世奇功,蒙应瑞得到了清朝皇帝康熙的极高赏识。他打破了传统的阶级壁垒,被破格授予军职,从士兵直升总兵,在川北阆中防区待旨。
蒙应瑞实授川北副将从二品高阶武官,川陕商人其祖蒙顺赐名蒙善宇/其父蒙元亨因西征后勤保障和蒙应瑞战功贵赠骁骑将军兼具一品大商,享受总督待遇,仅一年时间实现了从“商人”到“将军”的惊人蜕变,誉满天下,成为川陕两地无人不晓的人物。
这段“三将军二皇商”的传奇, 蒙家出了三位将官、两位皇商级别的巨贾,正是商人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以财赋智慧和实力, 助力平定天下、从而获得极高政治地位的罕见典范。
三、 永恒记忆:陕西会馆的建立
功成名就之后,蒙应瑞的后人蒙暹,在建设御赐的元戎祠,蒙家官菜园,蒙家庄园的同时,及在川的陕商同仁没有忘记根本。为联络同乡情谊、彰显陕商荣耀、并为后续入川的陕商提供帮助,乾隆元年他们同陕商及后人出资在阆中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陕西会馆,又称西秦会馆。标志着陕商是诚信和忠义的象征,也是山西陕西商帮的精神偶像。
· 建筑意义: 会馆不仅是地理标志,更是精神象征。它见证了陕商在阆中的辉煌历史,是蒙氏家族和众多陕商从商戎,文化崛起这一传奇的实体丰碑。
· 文化纽带: 三百五十年后的今天,当现代川陕商会的成员们走进阆中,看到依然保存的陕西会馆(或遗址),他们感受到的正是这份跨越时空的商业精神、乡谊传承和历史厚重感。朋友圈的阆中之旅,也因此被赋予了一层更深的文化寻根意义。
更新时间:2025-09-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