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在一堆女性向游戏停服的坏消息里,有个叫《凝渊》的手游突然拿到了版号。
这事儿当时在玩家圈里炸了,毕竟这游戏都沉寂快一年了,之前不少人还以为它要凉。
紧接着4月它就开了测试,后来还去东京TGS露了脸,玩家的期待值一下就拉满了。
现在女性向游戏里,一上来就说不搞恋爱线的真不多。
《凝渊》最早叫《代号,LaB》,2022年第一次曝光时,就贴着“特工题材”“非恋爱向”的标签。
当时我还琢磨,这团队胆子挺大,就不怕没人买账?结果没想到,它PV刚放出来,B站就有上千条评论,B站和Tap的预约量首周都破了10万。
后来听说是有个大厂提前帮他们测过角色设定的投放效果,转化成本比当地市场低不少,连北美那边的数据都不错,这也让他们更敢往全球市场做。
2023年10月《凝渊》开不限号测试那回,成绩更夸张。
开放下载才半天,就冲到了B站新游榜第一、Tap新游榜第三。
我当时也去试了试,它那个剧情表现确实不一样,动态漫画加全语音,特工打戏的张力一下就出来了,不像有些游戏光靠文字堆剧情。
还有类桌游的组卡玩法,不用一直肝数值,动脑子搭卡组还挺有意思。
不过测试完之后,这游戏就没了动静,一沉默就是一年半。
后来听开发团队有顶天的人说,那段时间他们其实挺慌的。
不光是没版号的事儿,市场也在变,他们只能关起门来接着改游戏。
直到2024年拿到版号,团队里的人说“终于见光了”,玩家也在评论区刷“你终于回来了”。
能在版号这么紧张的时候拿到名额,还能让玩家记这么久,这游戏也是有点东西的。
《凝渊》的开发团队有顶天,其实在女性向领域早有积累。
他们2019年做过一款叫《执剑之刻》的和风卡牌游戏,在日本市场做到了女性向年度营收前三。
我还记得那游戏在日本搞过个有意思的活动,包了池袋地铁一个大圆柱,贴满角色吧唧让玩家撕盲袋。
日本人本来社交距离感强,结果没抽到喜欢角色的人,自己就在网上换,还找代抽,一下就把话题度带起来了。
国服当时是腾讯代理的,苹果给了近40次推荐,可惜后续热度没稳住,合约到期后就交给团队自己运营了,现在日服还在更,已经6年了。
搞不清为啥有些团队一遇到市场冷就换赛道,有顶天做了8年女性向还不挪窝。
他们CEO刘珺之前是从传统媒体转做游戏的,在网龙策划过《爸爸去哪儿》的手游,后来去湖南卫视负责游戏IP授权。
合伙人毛豆更厉害,之前在游族把《少年三国志》做到数十亿流水,还引进了《刀剑乱舞,ONLINE》国服,对中日女性向市场摸得很透。
团队里还有个叫ZZ的IP制作人,之前是《劲舞团》手游的主策划,自己还写女性向小说、画漫画。
她说当时市场上几乎没正经的二次元女性向产品,看到有顶天的方向就果断加入了。
这种懂玩家又懂创作的团队,能坚持下来也不奇怪。
他们之前做《执剑之刻》时,因为国内没太多原创人才,就跟日本的Rejet团队合作了两年,慢慢搭建起自己的IP团队,还摸索出“双制作人”模式。
一个管玩法数值,一个管世界观和角色,这样既能保证内容质量,又不会丢了游戏性。
不过《凝渊》的开发也不是一帆风顺。
团队本来预计上线前要花5000万,结果遇到行业寒冬,融资特别难。
刘珺说那段时间沉没成本一直在增加,压力特别大。
但他们没放弃,一方面是自己不想认输,另一方面是玩家给的底气,没花一分钱宣发,国内自然预约就有40万。
毫无疑问,5000万不是小数目,行业里多少产品都是因为缺钱半路夭折,有顶天能扛下来,这份坚持确实难得。
现在女性玩家的需求也在变。
ZZ说现在玩家不喜欢主角是“被保护者”了,更想要有能力、主动的角色,能体验势均力敌的关系。
刘珺也发现,女性玩家更专一,愿意为好剧情、好角色花钱,甚至把付费变成日常。
如此看来,女性向市场早不是只有乙游能活了,之前《盛世天下》销量破百万就是证明,跳出“非腐即乙”的框架,反而能找到新机会。
刘珺说现在《凝渊》的功能完成度已经90%了,计划年底先上国服,同时在找全球代理和融资。
现在融资环境不好,行业投资都很谨慎,能不能成还不好说。
但他们已经在准备《凝渊》的H5版本,想做轻量化运营,多试试不同的路子。
其实《凝渊》这事儿挺给行业提醒的,女性向市场不是没机会,只是得沉下心做差异化。
刘珺说一个IP要立住,得花很长时间堆内容,一旦立住了,扩展空间就特别大。
有顶天从《执剑之刻》到《凝渊》,一直在往这个方向走。
年底《凝渊》上线后表现怎么样还不好说,但至少他们让大家看到,就算在寒冬里,死磕自己认准的方向,也能等到“见光”的那天。
更新时间:2025-10-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