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房子是白菜价还是黄金价?李嘉诚与王健林的看法一致

我翻着手机里弹出来的最新房价数据,突然想起七年前王健林那场惊心动魄的“断腕求生”——77座万达酒店200亿甩卖富力,13个文旅项目400亿抛给融创。

当时多少人笑他“败走麦城”?如今富力、融创在债务泥潭里挣扎,万达却轻装上阵,躲过了行业最惨烈的洗牌期。

同一时间,李嘉诚那句“房子始终是用来住人的”像颗子弹,穿透了炒房客们狂欢的泡沫。

两位地产大佬看似不同的动作,指向同一个真相:房地产的逻辑彻底变了。

走在2025年中的十字路口,看着住建部公布的6亿栋房子这个天文数字,我算了一笔账:若每栋住5人,足足能塞下30亿人!

可我们总人口才14亿,2024年还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死亡1103万,出生仅862万。

更扎心的是,二手房市场挤满了想逃的人:重庆挂牌量冲到34万套,武汉、合肥等二线逼近20万套,连北京都压着13万套待售房源。

这哪是市场?分明像菜市场凌晨四点等着批发的白菜摊。

但白菜价也有黄金的角落。当我钻进一线城市的数据迷宫,发现上海浦东、北京海淀的房价依然坚挺。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人口的数据中查看出一丝端倪:2024年北京、上海、深圳常住人口顽强增长2.1%、1.8%、2.5%,像磁石吸住资源。

朋友上个月咬牙买了深圳宝安中心区60平小户型,租金回报率竟达3.5%-4.2%,比国债还香。

“这里聚集了全国20%的PCT国际专利,码农们排队交房租呢!”她笑得像捡了金子。

可金子不会洒满每个角落。某东北地级市的售楼处,销售小张给我看后台数据:当地3800元/㎡的工抵房挂了半年竟零成交。

“去年还能卖5000,现在白送都没人接盘”,他苦笑着划手机屏幕,照片里新区空荡的街道像极了电影里的末日场景。

国家统计局最新报告印证了这点:三四线城市房价全年仅微涨0.6%,而同期居民收入增长3.5%。当收入增速跑赢房价时,冰山就开始融化了。

最让我惊讶的是购房者心态的巨变。央行数据显示,前八个月老百姓把9.65万亿存款塞进银行,而非砸向楼市;

社科院调研更犀利:认为“现在是购房好时机”的人从2023年45.6%断崖式跌到23.7%。

上周“90后”租客小陈的话很有代表性:“租房也能落户上学,干嘛透支三十年?”他正把积蓄投入理财和技能培训——新一代用脚投票,彻底告别了“买房信仰”。

政策天平也在倾斜。国家五年600万套保障房的计划正快速落地,像无形的筛子把商品房里的投资客滤出去。

上海五大新城今年新推的共有产权房,价格比周边商品房价低60%,工薪族通宵排队的场景恍如昨日。

王健林最近在企业家峰会上的判断一针见血:房地产正回归居住属性与投资属性并重的阶段,“闭眼买房躺赚”的时代落幕了。

五年后的房子是白菜还是黄金?答案藏在区域分化的褶皱里。

当鹤岗化与豪宅热并存,当北京学区房溢价3%-5%而广州增城“伪地铁盘”去化周期超3年,唯一确定的是:房地产的金融属性正在剥落,露出居住的本色。

王健林们预见的从来不是末日,而是一个更真实的市场——在这里,白菜有白菜的活法,黄金有黄金的坚守。

普通人的机会,恰恰从这种清醒中萌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财经   金价   看法   房子   未来   王健林   白菜   数据   房价   黄金   北京   属性   房地产   金子   鹤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