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道歉更重要的,是学会不在孩子心里留伤痕

写下这个标题时,我的心里满是愧疚。今天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因为带的物品多,请家人帮忙一起送。孩子却坚持不让家人同行,非要让他走另一条不熟悉的路。我先带孩子到了幼儿园,见家人迟迟未到,担心和不耐烦瞬间涌上心头——我竟把孩子独自留在门口,转身去找人。

直到看见家人安然走来,我才猛然清醒:他怎么可能找不到呢?我只是又被情绪控制了。

而就在前一天晚上,我还因为孩子的作业问题发了大火。我吼他、说了狠话,他一边哭一边说:“妈妈我要学习呢,我好好学习。”那一刻,我的心像被揪住一样疼。

最让我难过的是,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总是陷入“凶完就后悔,后悔完又重演”的循环。

那一刻,我仿佛被什么附身了

很多妈妈应该都懂那种感觉——

明明知道不该发火,明明知道他只是个孩子,

可就在某一秒,焦虑、疲惫、压力像潮水般淹没理智。

我们脱口而出最伤人的话,

做出最不理性的举动。

情绪褪去后,只剩下满满的自责:

“我怎么又这样了?”

“他会不会觉得我不爱他了?”

“明明可以好好说的,为什么就是做不到?”

这个循环太熟悉了:情绪爆发 → 言语伤害 → 后悔道歉 → 再次爆发。每一次道歉,我都能看到孩子眼中的委屈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是的,伤害已经造成,再多的“对不起”也擦不掉那些瞬间留下的痕迹。

道歉是必要的,但远远不够

我曾经天真地以为,只要及时道歉,孩子就会忘记我的失控。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他在我提高音调时会下意识地缩一下肩膀,在我快步走向他时会突然愣住——那一刻我才明白,有些伤害,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能抹去的。

孩子永远比我们更宽容。哪怕我刚凶过他,不到半小时,他又会蹭过来软软地叫“妈妈”,仿佛那些伤害从未发生。

孩子从不记仇,但他们记得痛。

那种被最信任的人突然推开的恐慌,

那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父母期待的委屈,

都会悄悄刻进他们的记忆里。

而我们,却在一次次情绪爆发中,

消耗着他们最初最纯粹的爱与信任。

练习“情绪暂停”,比道歉更重要

现在,当我感到烦躁涌上来时,我会直接告诉孩子:“妈妈现在有点着急,我需要深呼吸几下。”

这不是逃避,而是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机会。

现在孩子也会提醒我:“妈妈,你注意情绪稳定啊。”他还会问我:“妈妈,你一直爱我吗?我惹你生气你也还爱我?”

现在的我,仍然不是一个永远温和的妈妈。但我已经慢慢学会,在情绪来临前喊停,在伤害发生后真正地修复。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不能总用“后悔”来填补那些本该美好的时光。与其在伤害后反复道歉,不如从源头上减少伤害的发生。

我不完美,但我在努力。

育儿先育己,修心再修行。

当我们能够真正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才能以更平和的心态陪伴孩子成长。

你也曾陷入“发火-道歉-再发火”的循环吗?

你是如何打破这个循环的?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8

标签:育儿   伤痕   孩子   情绪   妈妈   家人   后悔   发生   时会   幼儿园   委屈   瞬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