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似乎迎来了“和解”曙光!
6月中国对美稀土磁体出口暴涨660%,英伟达H20芯片也获准重返中国市场,表面看像是双方握手言和的信号。
可这场“和解”的背后,又暗藏了多少玄机呢?
6月,中国对美稀土磁体出口量暴涨660%,从5月的54吨猛增到353吨。
与此同时,美国放行英伟达H20芯片对华销售,AMD也宣布将恢复MI308芯片出口。
从这些信息来看,似乎中美双方已经在稀土和芯片问题上达成了某种“交易”。
甚至在很多人眼中,中美之间可能已经就稀土和芯片问题握手言和了。
可这真的是一场和解吗?别被表面数字骗了!这不过是中美在稀土和芯片博弈中的一次试探性交锋,背后藏着无数暗流。
353吨稀土磁体对美国工业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要知道,美国的F-35战斗机、电动车生产线、风力涡轮机都离不开稀土磁体,而中国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磁体供应。
像这点“施舍”连美国军工企业的缺口都填不上,更别提让汽车、科技行业喘口气了!
那么,这场“交易”的真相是什么?
美国这边,英伟达CEO黄仁勋早就放话:中国在AI芯片研发上进展神速,H20的替代品已经呼之欲出。
美国放行H20出口,更像是“饥饿营销”——既想赚中国市场的钱,又不敢完全放开高端芯片技术,生怕中国彻底甩开依赖。
更讽刺的是,英伟达的H20芯片性能远不如H100,属于“低配版”,中国企业拿到手也未必会感恩戴德。
反观中国,6月的稀土出口量虽然暴涨,但仍比2024年同期低38.1%,上半年总出口量更是下降18.9%。
这摆明了是“精准控量”:给美国一点甜头,但绝不让它吃饱!
更别提,这场“交易”还有时间限制。
6月的稀土出口“解冻”,是基于5月日内瓦会谈达成的临时贸易框架,约定双方在90天内降低部分关税和出口限制。
可这90天的“缓刑期”能解决什么问题?
美国汽车行业已经因为稀土短缺焦头烂额,福特芝加哥工厂甚至因磁体短缺暂停生产,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项目也受阻。
所以特朗普政府只能选择用一些妥协来换取中方出口稀土。
只是,他们真的能从这次“交易”中获得想要的筹码吗?
353吨的稀土磁体出口,看似给了美国一条“救命绳”,实则是中国“温水煮蛙”的高明一招。
美国国防部近年来砸下巨资,试图扶持MP材料公司打造本土稀土供应链,目标是到2025年底实现1000吨稀土磁体的年产能。
可你算算,中国6月一个月的出口量就达到美国初期目标的35%,7月预计还将攀升至500吨,直接把美国的“自救”计划碾得粉碎。
这哪是救命,分明是“钝刀子割肉”!
中国这一手,不仅让美国企业继续依赖中国稀土,还彻底打乱了美国本土稀土产业的节奏。
如果中国完全断供稀土,美国可能会不惜一切代价加速本土化生产,甚至拉拢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盟友补齐供应链。
可中国偏偏不这么干,而是“松一松、紧一紧”,让美国企业既离不开中国稀土,又不敢下狠心投入巨资自产。
毕竟,稀土开采和加工成本高、污染大,美国本土企业根本不愿承担这种“脏活累活”。
更讽刺的是,美国企业还得向中国提交详细的生产数据、客户名单才能拿到出口许可证,这无异于把商业机密拱手送人。
继续依赖中国,等于把命脉攥在别人手里;可要摆脱依赖,又得花上十年、数百亿美元去建产业链。
美国有这魄力吗?答案显而易见。
特朗普政府连自己的航母舰队都修不动,哪来的钱和精力搞稀土自给?更别提,美国的稀土“自救”计划还面临重重阻碍。
MP材料公司虽然在2025年1月生产出99.1%纯度的镝氧化物样品,但距离商业化生产还差得远。
而美国国内的环保法规严格,稀土加工产生的放射性废料让企业望而却步。
反观中国,早已整合南北两大稀土集团,实现了从开采到加工的全链条可控。
更狠的是,中国还在悄悄布局2025年的稀土开采和冶炼配额,显示对稀土产业的掌控力丝毫未减。
这意味着,中国随时可以收紧“阀门”,让美国企业再次陷入短缺危机。
这场博弈中,美国的疲态已经暴露无遗。
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在国内面对企业界的怒火,同时还得硬着头皮继续和中国谈条件。
6月的“解冻”不过是给美国一个“小甜头”,而美国却不得不拿芯片出口来换。
更别提,美国的芯片限制本身就漏洞百出:英伟达H20芯片性能远不如H100,中国企业拿到手未必会感恩戴德。
可以说,中国手握稀土这张王牌,已经让美国在谈判桌上节节败退。
新浪财经:《中国稀土磁体对美出口激增660%》2025年7月22日
澎湃新闻:《我国发现新稀土矿物!其命名已被国际矿物学协会批准》2025年7月22日
更新时间:2025-07-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