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银行踩雷“东方集团”15亿,超两年净利润

  (图源:龙江银行公众号)

  消费日报网讯 (记者 卢岳)东方集团因财务造假退市,多家金融机构踩雷,其中龙江银行踩雷涉及的金额不菲。

  据披露,截止1月20日,东方集团及其子公司累计新增诉讼涉及金额17.53亿,其中龙江银行两支行涉及金额共约10.19亿,案由均为借款合同纠纷。另截止4月9日,该行另一支行向“东方系”追债4.65亿。也就是说,龙江银行至少有近15亿贷款尚未收回。

  2021年至2023年,龙江银行净利润总和不足20亿。其中,后两年净利润合计不到13亿。在不良贷款偏离度超330%的情况下,龙江银行2023年末不良贷款率仍达3%以上。若“东方系”借款收回遇阻,龙江银行资产质量或恶化,并进一步“侵蚀”利润。

  此外,龙江银行最大单家非同业集团风险暴露超标客户2023年末逾期贷款余额73亿,相关业务已逾期超过90天却只计入关注类。且该行持有的信托产品和资产管理计划(母公司口径)中,逾期资产余额达130亿。

  “东方系”近15亿借款恐成坏账?

  因“财务造假”,东方集团走向退市。4月14日,东方集团发布公告称,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拟终止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据悉,公司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终止上市条件。

  公开资料显示,东方集团是黑龙江省第一家股票公开发行并上市的民营企业,也是中国最早实行股份制改造并获准上市的民营企业之一。近日,作为黑龙江省地方法人银行,龙江银行也加入到向东方集团追债的队伍中。

  据天眼查信息,龙江银行哈尔滨西大直支行(下称“龙江银行西大直支行”)将东方集团及其旗下的四家公司诉至法院,案由是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开庭时间是今年5月23日。

  (图源:天眼查)

  这四家公司分别是北京大成饭店有限公司、东方集团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东方粮仓有限公司、东方粮仓五常稻谷产业有限公司。一同被列为被告的还有张某,或为东方集团“接班人”张显峰。

  1月20日,东方集团发布关于涉及诉讼的公告。截至公告披露日,东方集团及子公司累计新增诉讼涉及金额合计17.53亿元。记者梳理发现,其中龙江银行涉诉标的金额占比过半。

  公告显示:原告(申请人)为龙江银行西大直支行,被告(被申请人)除了东方集团外,还包括上述四家公司中的三家以及张显峰。案由为借款合同纠纷,涉及金额约9.15亿元,案件处于一审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龙江银行牵涉其中的分支机构不止一家。

  根据上述公告,同样因借款合同纠纷,龙江银行哈尔滨群力支行将东方集团及其旗下公司东方粮油方正有限公司、北京大成饭店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涉及金额约1.04亿元。案件也处于一审阶段。

  (图源:*ST东方公告)

  不仅如此,4月9日,*ST东方发布关于涉及诉讼及对外担保进展公告。截至公告披露日,东方集团及子公司累计新增诉讼涉及金额合计19.52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1.70%。其中,“老面孔”西大直支行与东方集团等存在两起借款合同纠纷,涉及金额分别为3223.54万元、3219.22万元,合计约0.64亿元。另外,龙江银行哈尔滨龙腾支行也向东方集团等主体追讨约4.65亿元欠款。这三件案子均处于一审阶段。

  (图源:*ST东方公告)

  此外,据东方集团2019年半年报披露,其子公司东方粮油方正有限公司向龙江银行先锋支行申请借款1亿元。截止2019年6月30日止,借款余额1亿元。这笔借款是否已按约偿还,尚不得而知。

  经计算,“东方系”在龙江银行的借款本息至少约14.84亿元。随着东方集团“暴雷”,龙江银行是否面临坏账风险?对该行有何影响?就相关方面,记者向龙江银行发去采访提纲,不过截止发稿未获回复。

  龙江银行两年净利润不足13亿

  对龙江银行而言,东方集团的暴雷对其造成的冲击或不容小觑。2021年至2023年该行净利润总计仅19.88亿元,而“东方系”欠款规模已超出其两年净利润总和。

  历年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3年,龙江银行(合并口径)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44.91亿元、39.58亿元、41.68亿元;净利润分别约6.89亿元、6.70亿元、6.29亿元,后两年净利润之和约12.99亿元,近年盈利水平趋于下滑。

  (图源:联合资信)

  除了盈利能力面临下行压力,龙江银行的资产质量也遭遇考验。

  截至2023年末,龙江银行不良贷款、逾期贷款、关注贷款金额分别约41.63亿元、169.06亿元、244.3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3.03%,虽较上年末有所下降,但仍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同期末,龙江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的比例(不良贷款偏离度)高达334.53%,较上年末的196.63%大幅攀升。而按照监管要求和一般的风险分类标准,该指标数据超过100%通常意味着银行对不良贷款的分类不够准确、存在偏离,且偏离度越大,不良的认定标准越宽松。

  (图源:联合资信)

  龙江银行不良贷款偏离度远远超标是否涉嫌美化不良虽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相关风险不容忽视。

  联合资信对龙江银行出具的2024年跟踪评级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末,龙江银行单一最大客户贷款与资本净额的比重为17.95%,未达标;最大十家客户贷款与资本净额的比重为89.02%,占比较高。

  同期末,龙江银行最大单家非同业单一客户风险暴露和最大单家非同业集团或经济依存客户风险暴露占一级资本净额的比例分别为24.31%和35.56%,相关指标虽较上年末有所下降,但仍均未达标,面临较大的客户集中风险。

  需要关注的是,前述最大单家非同业集团风险暴露超标客户2023年末逾期贷款余额73.03亿元,相关业务已逾期超过90天,而龙江银行只将该逾期贷款计入关注类;另外,个别房地产客户相关业务已逾期超过90天,2023年末贷款余额约35.15亿元,龙江银行也只将相关业务计入关注类。

  “上述逾期贷款业务共同导致龙江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的比重超过100%。”联合资信如是表示。

  此外,龙江银行投资资产面临结构调整及信用风险管理压力。

  2023年末,龙江银行投资资产中资金信托计划和资产管理计划规模由上年末的435.88亿元压缩至433.78亿元,占投资资产总额的比重由33.61%下降至30.09%,但部分资产已发生逾期。

  评级报告指出,从母公司口径看,截至2023年末,龙江银行持有的信托产品和资产管理计划中,已发生逾期的资产余额为130.35亿元,较上年末有所下降,需关注相关资产后续的信用风险管理情况。

  拉长时间线看,2020年至2022年末,龙江银行购买的信托产品中,逾期资产余额依次约26.15亿元、50.41亿元、86.55亿元;购买的证券业、保险业及其他资管产品中,逾期资产余额依次约3.14亿元、35.29亿元、56.53亿元。合计分别约29.29亿元、85.70亿元、143.08亿元,两年时间增幅约38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净利润   银行   集团   年末   支行   不良贷款   金额   贷款   资产   公告   财经   龙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