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不是总在渴望爱:拼命对别人好,就想换一句“我在乎你”;恋爱时患得患失,怕对方突然不爱自己;就算有人真心对你好,你也会怀疑“他是不是有别的目的”。
你以为自己缺的是“别人的爱”,可就算得到再多关心,心里的空落落还是填不满。其实,一直缺爱的人,要的从来不是别人的爱,而是内心深处那个“爱自己的客体”——那个能让你笃定“我值得被爱”的内在力量。
一、什么是“缺爱”?不是没人爱你,是你心里没住进“爱你的人”
心理咨询师说:“缺爱不是身边没人爱,而是你没把别人的爱‘内化’成自己的力量。”
就像小时候,奶奶总怕你饿着,就算你长大了,她还会给你送吃的;你丢了手套怕被骂,可奶奶只关心你有没有摔伤。这些温暖的瞬间,会慢慢变成你心里的“声音”:“我饿了要吃饭,我犯错了也会被原谅”——这就是“爱你的客体”,它会让你不管遇到什么,都觉得自己是被支持的。
可如果小时候总被挑剔:你考90分,爸妈会说“怎么没考100”;你想分享心事,他们却不耐烦地打断。你就很难在心里建立起“爱自己的客体”,哪怕长大后有人对你好,你也会忍不住想:“我真的配吗?”“他会不会突然离开?”
缺爱的本质,是你心里没有那个“笃定爱自己的声音”,所以才总想从别人身上找安全感。
二、为什么你总抓不住爱?因为你在“向外求”,而不是“向内找”
很多缺爱的人,都在做“无效的努力”:
- 恋爱时,把对方当成“救命稻草”,每天追问“你爱我吗”,反而让对方窒息;
- 交朋友时,拼命讨好、迁就,就算委屈自己也不敢说“不”,结果反而被忽视;
- 就算得到别人的关心,也会反复确认“你是不是真心的”,生怕这只是“暂时的温柔”。
就像有个女孩,从小妈妈总跟姐姐玩,没人注意她的小情绪。长大后,她总在感情里问男友“你是不是更爱别人”,就算男友一次次保证,她也不相信——因为她心里没有“我值得被偏爱”的底气,只能靠别人的承诺来确认自己的价值。
可别人的爱就像“借来的光”,就算再亮,也会有熄灭的一天。只有你心里的“爱自己的客体”,才是永远不会熄灭的“灯”。
三、如何填补“缺爱”?不用等别人来爱,你可以自己“养”出那个“爱你的客体”
缺爱不是“绝症”,就算小时候没得到足够的温暖,你也可以长大后自己“补回来”。试试这3个方法,慢慢在心里“养”出那个“爱自己的声音”:
1. 像“照顾小孩”一样照顾自己
下次难过、犯错时,别再骂自己“没用”“不争气”,试试用对待小朋友的方式对自己:
- 没做好一件事时,告诉自己“没关系,下次再试试就好”;
- 觉得委屈时,给自己一个拥抱,说“我知道你很难受,我陪着你”;
- 想吃什么、想做什么时,别总说“算了,没必要”,试着满足自己的小愿望——就像小时候,奶奶总想着让你吃好吃的一样。
你要先成为自己的“奶奶”,才能慢慢填补心里的空缺。
2. 记录“被爱的瞬间”,给自己“镜映”
缺爱的人,总容易忘记“自己是被爱的”。可以每天花5分钟,记录一件“被温暖”的小事:
- 同事帮你带了一杯咖啡;
- 朋友记住了你喜欢的口味;
- 甚至只是陌生人对你笑了一下。
这些小事就像“小镜子”,能帮你看见“我是值得被温柔对待的”。慢慢的,你会发现:原来我不是“没人爱”,只是我以前没注意到。
3. 别再“过度讨好”,学会“优先自己”
下次有人让你做不想做的事时,别再立刻说“好的”,先问自己“我愿意吗”“这会让我开心吗”;
下次恋爱时,别再把“对方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试着说“我也想这样做”“我希望你能理解我”。
你不用靠“讨好”来换别人的爱,也不用靠“委屈自己”来留住关系。真正好的关系,是你可以“做自己”,对方也会因为“你的真实”而爱你。
最后想说:你不用等别人来“救”你,你自己就是“光”
很多人觉得“缺爱”是因为“没人疼”,可其实,缺爱的解药从来不是“别人的爱”,而是你自己对自己的“接纳和偏爱”。
就像心理咨询师说的:“妈妈的眼神是孩子的‘镜子’,可如果这面‘镜子’不够亮,你可以自己做自己的‘镜子’——用温柔的眼神看着自己,告诉自己‘你很好,你值得被爱’。”
从今天起,别再等别人来爱你了。你可以自己成为那个“爱你的人”,慢慢填补心里的空缺,慢慢活成自己的“底气”。
你要知道,你本身就很珍贵,不用靠别人的爱来证明。
更新时间:2025-11-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