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速 众行远
——龙潭牌毛尖的传承之思
作者 胡以元
我仅半个茶人,与河南信阳龙潭毛尖有十年浸润,不过浅尝其味,置喙生怯。然山水茶恩,纵使僭越,亦难缄默。权当山野闲话,博君一哂。
龙潭毛尖:一叶千年
茶叶之我国渊源流长。草蛇灰线,龙潭毛尖溯源唐宋,迹寻明清;清中成形,建国勃发,改开扬名,今时鼎盛。
我国茶史本为“东南风作西北渐”,龙潭毛尖在信阳却于九十年代末逆势“自西北向东南行”。北枳南橘,水土生态赋其灵;人文传说蕴其厚。
五六七十年代,龙潭毛尖集中在浉河董河两乡的“三山两潭一寨”。黑龙潭、车云山为专业生产大队,茶质规整,不相伯仲。
改开后,产区扩至九乡,泽被三十万众,浉河区京广线以南岗绿岭翠。名山增列,茶园漫岗,四望山、东峰寺;天云山、连云山跻身共中。
奖牌背后:荣耀迷雾
建国后,原信阳县龙潭茶叶总场把产区茶叶统称为龙潭毛尖。改开后,名誉奖牌称号,省级部级国家级纷至沓来。但规格最高、最具份量、最有里程碑意义的奖项,当属龙潭牌毛尖1985年荣获的国家优质食品银质奖、1990年被评为国优名茶榜首,荣获的国家优质食品金质奖。
这两块奖牌,为信阳争得茶叶节、城市“名片”、产业根基;催生惠及六县两区二百余万人的茶业经济…
当年参赛茶样究竟出自谁手?茶农们争议数十年。
真相来自原龙潭茶叶总场(林茶果公司)负责人(后为平桥区政协副主席)林祖辉:“银奖茶样是车云山毛尖,金牌茶样是黑龙潭毛尖”…
信阳毛尖无龙潭茶不立,龙潭毛尖无黑龙潭茶无魂---此言非虚。
质量品牌:喜中隐忧
1998年区划调整,龙潭茶叶总场使命移交五云集团(后更名信阳毛尖集团),五云牌应运而生。2022年集团更名化工公司,龙潭牌传承多舛。
廿一世纪后,茶园扩张、品种迭新、上市提前,机械普及,产量骤增,却难掩质量与品牌之忧。
山头私企争相摘冠:国际的、博览的、保健的、人名的、地名的……名号琳琅,真伪难辨。更有少数,以川入申,以次充优,以陈代新…
犹如茅台镇昔年乱局,自毁长城。西湖龙井前车之鉴,岂容重蹈?
2002年“龙潭牌毛尖”获驰名商标,2014年制茶技艺入国家非遗。
立牌百年,毁之旦夕。当以敬畏之心,时时拂拭这片绿叶上的浮尘。
独行则速,众行则远
历史告诉我们:
独行者可抢一时先机,却难逃名茶无主、真假难续的宿命;
众行者虽缓,却能以共名托举个体,让一片树叶荫庇子孙百年。
一年盼一月,一月累似年;茶是绿希望,四顾唯毛尖。 合作化、专业化、机械化许是发展趋势。
龙潭毛尖的未来,不在奖牌多寡,而在能否让茶农、茶商、茶客共守一盏清茶的初心。
安得巨擎举大旗,引领茶农向百年。
谨献信阳第33届茶文化节。
(2025年4月19)
作者简介:胡以元,网络名:龙九 ,信阳金融系统退休人员。八、九十年代文章曾散见于报刊杂志。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