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的横滨球馆,WTT横滨冠军赛女单16进8比赛,观众席上几乎被日本国旗包围。这场堪称“核爆级”的比赛,是中日两国女乒的焦点。
一边是国乒当家主力孙颖莎,一边是日本队“秘密王牌”桥本帆乃香。
此前,桥本保持着外战41连胜的惊人纪录,近期连续11场横扫中国女乒,加上此战是日本主场,媒体、球迷、甚至连场馆的空气都在为她加油。“削球世界第一”为与“正手世界第一”的较量信心满满。
不过,很显然,她不了解孙颖莎,更不懂得中国人赢球讲究“道”。
首局开场,孙颖莎表面看起来“有些慢热”,一度落后6分,前后、拉吊、爆冲,以“白送”一局的“战术”,把对手的底细摸了个遍。
桥本还以为自己轻而易举就把“世界第一”搞定了,脸上那股得意劲儿,别提心里多么暗爽。
然而,第二局一开始,她就被孙颖莎死死拿捏了。
经过一局的试探,桥本的削球技术、攻防特点、反应快慢,甚至是体能能撑多久,孙颖莎都了如指掌,解题思路她已经手拿把攥。
她迅速开始答题,发球长短结合,节奏线路刁钻,落点重新布置,在赢下第二局的同时,死死守住球台,拼命调动对手跑动,大幅消耗桥本的体能,以11:5轻松拿回一局。
第三局,孙颖莎用“送分”计谋血拼桥本体力,虽然桥本拿下开局2分,但身体已经开始透支,反应速度、跑动灵活度、击球落点质量开始大幅下降,孙颖莎11:5再拿一局。
大比分2:1反超,也就此彻底接管比赛。
第四局,桥本一泻千里,孙颖莎11:1光速结束战斗。要不是国乒历来要求“讲礼貌”,10:0领先要送分,就直接给对手“剃光头”了。
这场比赛,不仅终止了桥本的“神话”,更是直接摧毁了对手的心理防线。
赛后,桥本面对记者采访,坦言自己在后半程“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应对”。
主教练马琳笑着点评莎莎:“第一局在审题,第二局解题,第三局换方法解题,最后一局交卷。”
在所有人“搞不定”的时候,孙颖莎再一次碾压对手,桥本之迷从此毫无威胁。
自从孙颖莎2017年在乒坛崭露头角,所有国乒“最硬的骨头”都是她来啃。
伊藤难打打伊藤;早田难打打早田;美和难打打美和;桥本难打打桥本。
别人解不了的“难题”,孙颖莎就出来“打样”。
不过,莎莎的登顶之路,可没那么容易。
比赛结束,她没有休息,没换球服,甚至没吃晚饭,只拿着一根香蕉,急匆匆跑去训练馆,连夜加练,因为下一场中日大战还等着她。
01
很多人迷上孙颖莎,是从2021年东京奥运会开始的。那场对阵伊藤美诚的半决赛,被人民日报成为“振奋人心的一战”。
当时,中国队混双金牌意外失守,全队急需一场胜利来稳住军心。伊藤美诚在自己的主场状态火热,一度手握三个赛点。场馆内,日本球迷的呐喊声如海浪一般一波波涌来。
孙颖莎一球一球往回追,决胜局把7:10落后的绝境生生扳回,逆转翻盘赢下比赛,成了国乒当之无愧的英雄。
然而,在所有闪光的瞬间之前,是多年没人注意的沉默与坚持。
5岁那年,孙颖莎父母为了让她放学后有个地方待着,就花4块钱给她买了副球拍,在保定一家小球馆里练习乒乓球。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一“托管”,竟然脱出个世界冠军。
天赋球手孙颖莎,10随时以优异成绩打进省队,却在13岁那年,因为选拔赛输给了王曼昱,哭被挡在了国家队的大门外。
但没有人会因为眼泪而改变结果,也不可能因为后悔而从头再来,孙颖莎也不例外。除了刻苦训练,她没有任何捷径。
15岁时,她击败当时的冠军钱天一,终于挤进了国家队。起初,她只是个替补陪练,天天站在刘诗雯、丁宁的对面捡球,当背景板。
但她一点没有玻璃心,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练球。别人训练6小时,她从早到晚地练;别人打完收工,她自己录像、复盘,揣摩每一个动作。
2017年,她第一次有机会打国际比赛,就把女单、女双冠军全拿了。央视第一次在新闻里提到她:女乒出了个孙颖莎。
02
2018年,孙颖莎在本该起飞的时候,突然遭遇低谷。状态起伏不定,多站比赛提前出局,甚至屡屡遭遇“一轮游”。
亚运会前的封闭训练,李隼当众批评:“你没有冲劲,对自己要求太低!”动不动就罚她跑了一万米。只有18岁的孙颖莎忽然意识到,即使在国家队,没有超常人的努力,也早晚被踢出局。
从那以后,她开启“自虐式”的刻苦训练。别人每天五六个小时,她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日常别人去放松,她自己加练;赛后别人休息,她反复看录像,研究自己的问题。
最难熬时,她靠着启蒙教练杨广弟的支持,一点点死扛过来。杨指导说:“想哭就哭,但别哭太久。明天一早,还得笑着上场。”
直到2018年的青奥会,她和王楚钦搭档,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赛场,包揽女单、男单、混团三块金牌。
她说,那是送给自己的成人礼。不是因为奖牌有多闪亮,而是用这样的方式告诉自己,“我想要的,一定能做到!”
03
2019年,孙颖莎进入快车道,全年胜率第一,世界排名一路飙升到第二名。
在世界杯团体赛上,她在日本队的家门口,击败了当时的“国乒头号克星”伊藤美诚。
在先输两局的不利局势下,咬牙扳平大比分,又在决胜局7:10落后时,一口气连追5分,硬生生逆转,止住了中国队的颓势。
然而,即便是这样,当东京奥运参赛名单公布时,质疑声还是铺天盖地而来。
有人说“朱雨玲世界排名那么高,怎么没选她?”有人说“孙颖莎内战输球,外战强有什么了不起?”有人说“孙颖莎凭什么上奥运?”
她默默看着一条条谩骂,没有回应,默默删掉评论区所有消息,只留下四个字:“你凭什么?”她知道,赛场才是唯一的回答。
东京奥运大战,她在压力最大的时刻顶住,为中国队赢下关键战役,被教练组称为“最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
赛后,她淡然一笑,鞠躬、挥手、收拍,转身离开,用胜利把所有骂声怼回去。
04
东京奥运会后,孙颖莎迅速走红,又很快重入深渊。
换拍技改、手感迟迟回不来;又赶上主管教练频繁更换,她外战全胜,内战却连丢关键比赛,被网上喷子们称为“千年老二”。
那一次赛后的采访,记者问她如何评价自己这一年,她说“都挺好的”,可说完之后,眼眶瞬间红了。
没人替她擦泪,也没人替她分担压力。她选择继续泡在训练馆,一遍遍练到极限,把每个“差一点”变成一板板“拿得稳”。
2022年底,她在WTT世界杯决赛4:3击败陈梦,从谷底一点点爬了起来。
当回顾最后一个球的时候,她坚定无比地说:“哪怕摔下去,也要跨出那一步。”
05
2023年,孙颖莎彻底回来了。新加坡大满贯上,她包揽女单、女双、混双三冠,成为历史首位三冠王。
面对杭州亚运会女双失利、女单主力出局,女团陷入危机的境况,孙颖莎再一次站到悬崖边。
决赛那天正值国庆节,她干净利落赢下早田希娜,夺下金牌,因为她明白“绝不能让日本国旗在这个节日升起。”
所有孙颖莎的球迷,都无法忘记,2024年澳门世界杯决赛场上她的背影。
在大比分1:3落后的绝境下,她一球一球死磕扳平,靠意志把比赛拖入决胜局。
局间休息时,对手下场更换球服,她面向观众席坐在那里,像个静待加冕的王者。
在赛后被问及当时的感受时,她说:“看到那么多人举着我的名字,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一定要拼下来。”
这让我想起樊振东曾说过的那句:当身体达到极限,不屈的信仰会带你走出绝境!
孙颖莎的强大,不说狠话,不炫球技,而是关键时刻稳住全局。逆风时死扛,赛点时冷静,永远把下一场当成最重要的一场。
06
从二线陪练到外战杀神,孙颖莎在国乒的路上走了整整10年。
不过分张扬,只会拼尽全力;不抢镜头,只求对得起自己。
在她心里,胸前的国旗永远大于身后的姓名。
正如刘国梁说:“顺境能赢,逆境能扛,才是最伟大的球员。”
巴黎奥运,她完成了混双首金的“任务”,拿下女团五连冠的“责任”,唯独女单“梦想”留了遗憾。
但她不怨天尤人,不抱怨委屈,哪怕是被队友“算计”,也坚决忍住,不用男队的“看家秘籍”破解“自己人”的“发难”,不给外协留有任何“解码”的机会。
为了中国队,她宁可再等4年,“就当下一站的目标吧。”
我相信,熬过风霜万里寒,前程岁月尽温暖。
2028洛奥赛场,祝福,期待,相信一切皆能如愿!
你喜欢孙颖莎吗?她的哪一点最吸引你?哪场球你印象最深?
一起评论区聊聊,为莎莎加油!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