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5月4日,周总理接受《大公报》记者采访时,说过一句特别实在的话:
“中国人口多,任何时候要算两个账,一个是把生产增加的数字除以6.5亿,数字就不多了;一个是把每一个人多吃的数字乘以6.5亿,数字就不小了。”
这句话说透了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问题——人口。
几十年来,人口变化让人心惊。新生儿数量从2017年的1931万断崖式跌到2022年956万,生育率更是从1.3%跳水到-0.06%。难怪联合国发出预警:中国人口快速萎缩将成全球性挑战。这个重大难题,我们该如何看待?
01、百年人口政策演变
讲到计划生育,其实百年前老美就埋下了。早在20世纪初,美国护士玛格丽特·桑格目睹母亲18次怀孕早逝后,1921年创立了全球首个生育控制组织——生育联盟成立,这种理念开始传遍世界。
当时西方正流行"优生学",甚至权威科学杂志都刊文鼓吹精英多生、穷人少生。如今某些国际势力仍通过粮价操控、文化渗透影响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
而新中国这边呢?1960年由留美学者马寅初提出"控制数量、提升质量"理论,当时这一理论可以说超前。但其中一些看法也为后来埋下了一定隐患,客观制造了许多问题。
虽然如今计划生育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人口红利的得失仍值得深思。
02、人口是把双刃剑
人口首先是天赐资源:国防需要兵源,经济依赖市场,文化传承更离不开人。
尤其是工业革命后,人口大国更容易涌现科学家和技术人才。比如美国靠婴儿潮奠定霸权,日本因老龄化被德国反超,都是鲜活例证,根源都在人口问题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口多自然是好事。
但人口也可能成为负担:改革开放前,城市就业压力催生"上山下乡",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暂时解决了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到了80年代,面对美苏压力,1982年正式将计划生育定为国策。这才有了后来的独生子女一代,这在世界上也颇为少见。
03、破解老龄化困局
我国正面临双重压力:2020年生育率跌破1.3警戒线,老年人口突破2.8亿。都知道,一个全是老人的社会是没有希望和未来的,当年日本"银发社会"的教训就在眼前,所以这些年,我们正在多管齐下破局:
①整治天价彩礼降低结婚成本
②加强宣传教育,为广大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生育观
③ "双减"政策减轻教育压力
另外,未来还将完善托育服务和就业保障、以及人口流动等方面发力。
总之,这场人口保卫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毕竟,没有足够的新生力量,民族复兴就是空中楼阁。
破解人口困局,不仅关系每个家庭的未来,更决定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位置。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