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周光
编辑| 王楠
初审| 高向东
说起娱乐圈里的女明星,大家总爱讨论她们的感情生活。
有的人嫁入豪门,有的人多次结婚离婚,还有的人一直单身。
肖雄就属于最后一种,这位从工厂车间走出来的女演员,曾经凭借《蹉跎岁月》拿下金鹰奖最佳女主角,成为正军级的国家一级演员。
她结过一次婚,丈夫对她好得没话说,家务全包,就为了支持她的事业。
可最后两人还是离了婚,原因就是肖雄坚持要拍戏,不愿意回家生孩子当家庭主妇。
这一晃就是几十年过去了,如今66岁的肖雄还是一个人。
有人说她傻,有人说她勇敢,那她到底过得怎么样?
肖雄的婚姻持续了七八年时间。
她的前夫是个高知分子,圈外人,性格温文尔雅,跟娱乐圈那些花花绿绿的环境完全不搭边。
两人刚结婚那会儿,日子过得挺滋润。
丈夫知道肖雄热爱演戏,把家里的事情全包了,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样样都干。
肖雄拍戏经常不在家,有时候一走就是好几个月,丈夫也没什么怨言,就安安静静在家等着。
这样的婚姻看起来很完美,男人贤惠顾家,女人在外打拼事业。
可时间长了,问题就来了。
肖雄的事业越做越大,接的戏越来越多,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
两个人见面的机会都少得可怜,更别提培养感情了。
丈夫开始不满意了,他希望肖雄能多回家,两个人能像正常夫妻一样生活。
关键的矛盾点在生孩子这件事上。
丈夫觉得,咱们也结婚这么多年了,该要个孩子了。
肖雄心里清楚,一旦生了孩子,她的演艺事业基本就完了。
那个年代不像现在,女演员生完孩子还能继续拍戏,那时候生了孩子就意味着要在家带孩子,告别舞台。
肖雄不想放弃她好不容易打拼出来的事业,她拒绝了丈夫的要求。
丈夫提出了一个要求:你要么放弃事业回家,咱们好好过日子生孩子,要么咱们就离婚。
肖雄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爱她的丈夫和稳定的家庭生活,一边是她热爱的演艺事业。
最后她选择了后者。
离婚那天,两个人都没闹,就平平静静地分开了。
丈夫走了,肖雄哭了很久,她知道自己失去了一个好男人,可她更知道,如果放弃演戏,她这辈子都不会快乐。
肖雄的家庭背景其实挺不错的。
她父母都是归国华侨,父亲开明,母亲是知识女性,在教育系统工作。
这样的家庭,按理说孩子应该受到很好的教育,将来也能有个体面的工作。
肖雄从小就表现出了艺术天赋,父母把她送到少年宫学习各种艺术课程,唱歌跳舞表演,样样都学。
父亲给女儿取名叫"肖雄",这个名字一听就很男性化。
父亲是有用意的,他希望女儿能像男孩子一样勇敢坚强,不要被传统观念束缚,能够打破那些对女性的限制。
这个名字确实影响了肖雄的性格,她从小就不是那种娇滴滴的女孩子,做事果断,有主见,不服输。
可那个年代有特殊的历史背景。
归国华侨家庭被视为有"海外关系",这在当时不是什么好事,反而会受到排挤。
肖雄19岁那年,到了该分配工作的时候。
按照她的艺术功底和家庭条件,本来应该能进文艺团体或者其他好单位。
结果因为家庭成分问题,她被分配到了上海汽轮机厂,成了一名车间钳工。
钳工是个纯体力活,每天要在车间里干重活,拿着各种工具修理机器零件。
肖雄这个从小学艺术的女孩子,突然要在工厂车间里跟那些笨重的机器打交道,这落差得有多大。
车间里全是机器的轰鸣声,空气里弥漫着机油味,手上满是油污。
肖雄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使劲洗手,可那些黑色的油污怎么洗都洗不干净。
她在工厂里干了整整两年。
这两年对肖雄来说,就像是一场噩梦。
她每天都在想,难道这辈子就要在这个车间里度过了吗?
她不甘心,她心里一直记得自己在少年宫学艺术的日子,她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
1980年,肖雄21岁,她的人生迎来了转折点。
空政话剧团来上海招人,肖雄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她瞒着工厂,偷偷跑去报名参加考试。
那时候招演员可不像现在这么简单,要经过好几轮考核,表演、台词、形体、声乐,样样都要考。
肖雄把这两年在工厂受的苦都憋在心里,在考场上全部爆发出来。
她的表演很有感染力,评委们一看就知道这是个好苗子。
虽然在工厂耽误了两年,基本功还在,而且这两年的生活经历让她的表演多了一些生活气息,不像刚出校门的学生那么生涩。
她考上了。
拿到录取通知的那天,肖雄激动得哭了。
她终于可以离开那个车间,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了。
工厂领导听说她要走,还挺不舍,说她干活踏实,是个好工人。
肖雄心里想,我可不想当好工人,我要当好演员。
进了空政话剧团,肖雄就像海绵吸水一样拼命学习。
她知道自己起步晚了,要比别人更努力才行。
排练厅里,她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
台词背不好就反复练,动作做不对就一遍遍改。
同期进团的演员都觉得这个女孩挺拼的。
同年,肖雄就接到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他们在相爱》。
虽然不是主角,戏份也不多,她还是很珍惜这个机会。
第一次站在摄影机前,她紧张得手心都是汗,导演喊"咔"的时候,她才松了一口气。
这部电影给了她宝贵的镜头经验,也让她明白了拍电影和演话剧的区别。
肖雄真正的成名作是《蹉跎岁月》。
这部电视剧改编自知青文学,讲的是那个特殊年代的故事。
肖雄在剧中饰演女主角杜见春,这个角色跟她本人的经历有些相似,都是在那个年代受过苦、挣扎过的女性。
接到这个角色的时候,肖雄知道机会来了。
她把自己当钳工的那两年经历都融入到角色里。
杜见春的委屈、不甘、倔强,肖雄演得特别到位,因为她自己就经历过那种被命运捉弄的感觉。
她在工厂车间挥汗如雨的日子,她对艺术的热爱,她想要改变命运的渴望,全都通过杜见春这个角色表达出来了。
《蹉跎岁月》播出后,肖雄火了。
观众们被杜见春这个角色打动了,也记住了饰演她的肖雄。
大街小巷都在讨论这部剧,讨论杜见春的命运。
肖雄走在路上,经常有人认出她来,叫她"杜见春"。
有的观众甚至会拉着她聊天,说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看到杜见春就像看到了自己。
这部剧给肖雄带来了第一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
那是她演艺生涯的第一个重要奖项,也是对她演技的最大肯定。
站在领奖台上,肖雄想起了自己在工厂车间的那些日子,想起了父亲给她取名"肖雄"的用意,她觉得自己没有辜负这个名字,她真的像个女英雄一样,杀出了自己的一条路。
拿了金鹰奖之后,肖雄没有沾沾自喜,她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
她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干部进修班,系统地学习表演理论和技巧。
跟她一起上课的同学里,有唐国强、宋春丽这些后来都成了大明星的演员。
进修班的学习很辛苦,每天都有大量的理论课和实践课。
肖雄像当年在空政话剧团一样拼命,早上第一个到教室,晚上最后一个离开。
老师布置的作业,她总是做得最认真。
同学们都在讨论各自接的戏、赚了多少钱的时候,肖雄还在琢磨怎么把一个眼神演得更准确,怎么把一句台词说得更有感染力。
这段学习经历对肖雄的帮助很大。
她本来就有天赋,再加上系统的训练,演技突飞猛进。
从进修班毕业后,她接的戏质量越来越高,演的角色也越来越有深度。
圈内人都知道,肖雄是个肯下功夫的演员,她不是那种靠脸吃饭的花瓶,她是真正在琢磨角色、研究表演的实力派。
在进修班的日子里,肖雄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大家都是为了提高演技来学习的,经常在一起讨论剧本、交流心得。
这些朋友后来成了她演艺道路上的重要人脉。
有好的项目,大家会互相推荐;遇到困难,也会互相帮助。
这种单纯的同学情谊,在娱乐圈这个复杂的环境里显得特别珍贵。
拿下金鹰奖只是开始,肖雄的事业在之后的岁月里稳步上升。
她不是那种爆红之后迅速过气的演员,而是一步一个脚印,靠实力站稳脚跟。
她接的每一部戏都很用心,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她都全力以赴。
导演们喜欢跟肖雄合作,因为她专业、敬业、好相处。
她从来不耍大牌,不管多累都不会抱怨。
拍戏的时候,她能吃苦,冬天的戏穿单衣也不喊冷,夏天的戏穿棉袄也不叫热。
有一次拍一场哭戏,连续拍了十几条,她的眼睛都哭肿了,导演问她要不要休息一下,她说没事,继续拍。
正是这种敬业精神,让肖雄在圈内的口碑越来越好。
她的戏约不断,而且都是一些有分量的角色。
她塑造的每个角色都很鲜活,观众能记住她演的人物,而不只是记住肖雄这个名字。
这对演员来说是最高的评价——能够隐藏在角色背后,让观众相信她就是那个人。
多年的积累和付出,让肖雄最终成为了国家一级演员,这是演员能够获得的最高职称,相当于正军级的艺术家。
这个头衔不是随便给的,需要在艺术成就、社会影响、职业操守等各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标准。
肖雄凭借自己的实力,从一个工厂钳工走到了这个位置,这条路走了几十年。
她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她经常会提到自己当钳工的那两年,说那段经历虽然苦,却让她学会了坚持和吃苦耐劳。
如果没有那两年的磨练,可能她不会这么珍惜演员这个职业,也不会这么努力。
离婚之后,肖雄再也没有结婚。
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事业中,一部接一部地拍戏。
朋友们劝她再找一个,她总是笑着说不急。
可这一不急,就急到了66岁。
很多人问她,后悔吗?
后悔当年为了事业放弃婚姻,放弃生孩子?
肖雄的回答很坦诚,她说如果让她再选一次,她还是会做同样的决定。
她不后悔,因为她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她知道有些女人会为了家庭放弃事业,过得也很幸福,那是她们的选择。
她的选择是演戏,那就要为这个选择负责到底。
66岁的肖雄还在演戏。
虽然不像年轻时候那么忙了,接的戏也少了,她还是会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
她说演员这个职业,可以干一辈子,只要身体允许,她就会一直演下去。
现在的她演一些中老年角色,把一辈子的人生阅历都融入到表演中。
年轻演员演不出那种岁月的沉淀,她可以。
她一个人住,生活规律简单。
早上起来练练功,看看剧本,下午可能去剧组拍戏或者跟朋友聚聚。
晚上回家做点简单的饭,看看电视,看看书。
没有人陪,也不觉得孤单。
她说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人来一个人去,有没有伴侣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做自己喜欢的事。
有人说她是女强人,有人说她太独立了所以一辈子单身。
肖雄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她,她活得很清楚。
她用一辈子证明了一件事:女人可以不依附于男人、不依附于家庭而活得很精彩。
她的父亲给她取名"肖雄",希望她能打破束缚,她做到了。
这些年来,她看着圈内的女演员结婚生子又离婚,有的人为了复出拼命减肥,有的人为了维持形象不敢吃东西,还有的人因为年纪大了接不到戏而焦虑。
肖雄庆幸自己一直在演戏,没有中断过。
她的演技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精湛,她不需要靠脸吃饭,靠的是几十年积累的表演功力。
她偶尔也会想起前夫,想起那个为了她包揽家务的男人。
她不恨他,也不怨他,两个人只是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他想要的是传统的家庭生活,她想要的是舞台上的精彩。
谁也没错,只是不合适。
她希望他现在过得好,有了自己想要的家庭和孩子。
至于她自己,她有她的舞台,有她的角色,有她热爱的事业,这就够了。
肖雄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从工厂钳工到国家一级演员,从结婚到离婚,从渴望家庭到选择单身,每一步都是她自己的决定。
66岁的她还在演戏,没有孩子没有伴侣,但她活得坦然。
她用自己的人生告诉所有女性,幸福不是只有一种模式,不是必须结婚生子才算圆满。
做自己喜欢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她不后悔,因为她活出了自己。
信息来源:
第一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获奖名单(1983年)
空政话剧团历史档案资料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干部进修班学员名录
国家一级演员职称评定标准与获得者名单
《蹉跎岁月》剧组采访资料及演员表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