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那句“人生七十古来稀”,这说的还真是实话。唐代人平均活不过40岁,今天人到70还在跳广场舞,古时候40岁就得准备寿衣,听着有点荒唐,但其实背后全是硬伤。

别看《清明上河图》画得热闹,古人日子真没那么滋润。尤其是底层百姓,嘴里那点粮食,真是“半年瓜菜半年粮”的水平。汉代边塞士兵配粮都紧巴巴,在居延汉简里记载的热量摄入连1800大卡都达不到,相对比就是连现在在健身房的基础代谢都不够。
蛋白质更是稀罕物,元代草原牧民还能吃点羊肉,但农民家里一年吃不上几回肉。徽州一份明清账本里写得明明白白,长工一年就几次荤腥,根本就吃不起肉。

北京大学重建的古代食谱项目显示,普通人日常饮食以粟米为主,缺油少蛋白,长期下来,身体抗病能力就像下雨天的纸伞,一戳就破。
凤翔秦人骨骼的同位素分析也证实了营养不良的普遍性,骨头密度低、牙齿磨损严重,这是一代人的集体现实,这样下去就会慢性虚弱,生个病都能拖死人。

在古代最怕的就是青黄不接那几个月,明代《明实录》记载,每年春季死亡率总是飙升,原因很直接,上一季的粮食吃完了,但新粮还没上来,家里连糠菜都难凑。
《救荒本草》里记载了各种代粮,像树皮,草根野菜等全是命悬一线的应急食品。康熙年间连续三年旱灾,很多地方连“糠菜”都找不到,地方志里写得很直接,“道边人骨可拾”,那是人直接饿死在路边。

清代虽然设有“粥厂”,但赈济效果有限,只能救一时,但救不了根。中国气象局重建的历史气候图谱显示,小冰期的频繁干旱,让饥荒几乎成了周期性“节日”,年年春荒年年死人。有饥荒数据库甚至指出,清朝中后期因为气候异常导致的人口死亡率比战乱时候还低。

不仅是吃的不行,更是古人需要干活,劳动强度大到现在人根本想象不到。汉代农民“日出而作,日入未息”还算客气,宋代圩田区一到农忙就得连轴干16小时,连喝口凉水都得抢着来。
《吴郡志》记载,农忙时连六岁小孩都下田,这些都是逼出来的生活技能。不仅是农民,矿工更惨,《天工开物》里写得一清二楚:矽肺、骨折、脱水,样样来。工伤都成了常规现象,清代的工伤诉讼案卷里,有铁匠指头被炉火烫掉,但是连医药费都找不到人赔。

纺织女工也没好到哪去,《梓人遗制》里又记载,长时间对着织布机,眼睛干涩、视力模糊,三十岁不到就像六十岁的老太太。
劳动量高,休息时间短,是造成古人早衰的重要原因。

吃不好,干得多,就连住得环境都要命,唐代长安看着繁华,实则地下水污染严重。《两京新记》里提到,因排污系统落后,饮水遭到污染,致使肠胃病高发。现代检测也证实,唐代长安遗址附近的土壤含有大量致病菌残留。
尤其是南方,宋代江南地区湿热,血吸虫病泛滥。《岭外代答》里有记录,很多人莫名其妙地消瘦、乏力,实则就是寄生虫搞的鬼。居住密度大传染病更难防,明代北京的大杂院一户挨一户,一个人感冒,全院人都得跟着遭殃。

古代没医保,看病都得全靠缘分,宋代设有太医局,但只服务京城皇亲国戚。《宋会要》明文规定,非亲王级别不准随便求医。

清代的“行走太医”更夸张,一个月才巡诊一次,很多病都不等人,看一次病要轮一个月,等看病的人真来了,得病的人也早就走了,根本等不上。
明代《本草纲目》虽好,但真正会用的人少,乡下郎中往往“凭经验开药”,结果是药吃了,病更重。

产妇的死亡率尤其高,家谱统计显示,清代农村产妇死亡率接近20%。主要就是因为接生婆靠口头传经验,再加上卫生条件堪忧,难产就是死刑。
中华医史博物馆里收藏的大量古代医案,绝大多数都以“无效”结尾。主要是他们也无能为力。

古代最缺是系统性的预防保健。换句话说,就是等到生病才治,但根本没人教你怎么不得病。

古代社会对弱者的保护几乎为零,汉代虽有“高年授杖”,但实际能拿到“杖”的老人少之又少。《二年律令》记载,只有极少数“六十以上,无子嗣”者能享受照顾。
明清时期族田义庄看起来像养老院,实则就是给宗族撑门面的慈善设施。能真正靠义庄养老的多是族长亲戚。普通人老了就只能靠子女,如果子女不孝,那就真是老无所依。

古代社会的慈善体系属于“点状应急型”,即有灾的时候出现一下,平时靠村民自救。但是这种机制如果遇到大规模灾难,百姓将毫无抵抗力。

古人短命也不只是吃得差、干得多、看不起病那么简单,它是一整个“生存体系”的崩塌。从食物到住房,从工作到医疗,处处都是漏洞,这是整个社会结构的沉疴。
现代人类寿命的延长超过一半是靠的公共卫生系统和营养改善,这句话用在古代,更像一记后知后觉的耳光。

古代人根本没条件长寿,熬着饥荒,还需要在地里劳作,得了病后几乎相当于只能等死。没有系统性的保障,没有预防的意识,最后连老有所依都成了奢望。
所以不用再说“古人养生有道”,那是活下来的极少数,大多数人是活着就已经是拼尽全力,到了今天能活得久,都是属于制度的进步。
更新时间:2025-11-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