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央视镜头里被捧为中国的AI新星Manus,被高调称赞它是“下一个ChatGPT”,可不到半年,这家公司就解散员工、清空微博,40多名核心成员全都润到了新加坡。
被国家点赞的明星企业,转眼就成了外资禁令下润到国外的对象。不过也有人说,Manus企业的出海,不是野心,而是保命。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Manus这个名字,在2025年算得上AI圈的热搜常客。年初1月,央视点名表扬它技术“炸裂”,发展神速,称它能比肩ChatGPT。
大家都以为中国AI界终于出了个爆款。3月份,它更是势头正猛,全球AI排名榜上,ChatGPT稳坐第一宝座,DeepSeek冲到第三,而Manus虽只排第36位,但流量数据亮眼,Web访问量暴增了1万倍,碾压了阿里通义千问(第25位)、腾讯元宝(第30位)和百度AI(第32位)。
作为一家初创企业,这成绩绝对能吹一波“黑马”传奇。更振奋的是,它直接跟阿里通义千问签了合作协议,两边还高调官宣,业内都说这是Manus商业化的大突破。
可年中7月,Manus就玩儿了一出大撤退。北京和武汉的办公室一夜搬空,工位全清,40多个核心员工集体被裁。
事情来得太突然,好在公司还算地道,给了员工丰厚补偿。但补偿再厚,也掩盖不了荒诞,这些人是技术骨干,大多扎根武汉、北京多年,结果硬被拉到远走新加坡。
微博账号跟着被清空,所有跟阿里合作的痕迹统统删除,一副急于和中国切割的样子。
这种急转直下,连个缓冲都没有。央视年初还在捧它,用户访问量还在猛增,怎么说崩就崩了?从光环到狼狈出走,短短数月间的事,这反差实在太大了。
Manus技术是真不差,央视点名夸它的,全球排名也不算低,访问量1万倍的暴增就是用户投票的数据。
但它卡在了初创公司的通病上,光烧钱不赚钱。DeepSeek为啥活得稳,它的创始人梁文峰本事大,靠别的业务养着AI梦。可Manus不一样,成立没几年,全靠投资人喂钱活着。
2025年初的B轮融资刚给它砸了7500万美元,把估值撑到36.5亿人民币。结果钱刚到位,政策就变脸,直接断了它生路。
用户访问量大有什么用,流量换不来现金,资本一撤,技术牛人也得卷铺盖走人。
Manus的出走,不是孤例,而是中国科技初创企业的样本之一,技术再好,也扛不住资金链的突然崩盘。
可是,Manus为啥这么急着去海外呢?
归根结底是两个原因。一是美国甩过来的政策,另一条是国内资本的缺钱。老美在科技领域玩起了卡脖子,新规定说死,前沿科技的美国风投不能投给中国公司。
Manus的B轮融资就是被这招卡住的,投资人直接摊牌:要么搬家,要么断粮。这可是7500万美元的救命钱,公司估值都挂在了36.5亿人民币上,资金链说断就断。
初创企业最怕这个,没风投输血,技术多牛都是空谈。于是老板急了,只能把注册地改到开曼群岛,把公司搬去新加坡。新加坡成本高,老板也认了。
Manus招工启事中,工程师和开发岗月薪开到0.8万到1.6万美元,国内顶多给一半。相比较来说,还是搬到海外更加有出路。
另一个是因为国内融资的寒冰期。这几年,中国风投市场降到低点,钱全扎在能赚钱的项目上,比如搞电商、卖课的。像Manus这种纯烧钱的科技公司没人敢赌。
退出机制让A股跟男足似的,IPO堵车、新股动不动停发,估值低得可怜。风投投了钱,就算公司上市也收不回本钱。纳斯达克又堵死中概股的路,上市退出的门全封了。
结果风投们成了惊弓之鸟,宁可投小赚稳当的生意,也不碰高大上的创新。这不只坑了Manus,还暴露出中国金融市场的死结。
新加坡工资高吗?绝对高!国内招个工程师3000美元月薪顶天,它得给8000到16000美元。成本翻倍搬过去,就图个政策安全。
说到底,美国这套对外投资禁令,就是金融战的一招棋。它不直接禁技术,而是抽走资金池的水,让中国初创企业渴死。Manus的出走,不是它不爱祖国,而是求生本能下的选择。
中国当前风投市场,直接冻僵了中国科技创新企业的手脚。影响不只限于企业,还波及消费和经济。
从数据看,2025年AI排行榜上,中国公司不少上榜,可融资卡脖让它们举步维艰。Manus排第36位算差的吗?不,连阿里腾讯也才25到30位左右,它能出成绩已经很棒了。
Manus搬到新加坡,表面是出路,实际是场高风险豪赌。老板也知道,这步棋走得难受。核心团队40多人原本在武汉北京安居乐业,硬被高薪“挖”到异国。
工资是涨了,一月能拿8000到16000美元,比国内翻两三倍。但钱再厚也顶不住生活震荡:新加坡地方小、生活贵、文化隔阂多。老板本人就是武汉人,团队扎根国内多年,突然集体出走,这哪是“润”?是被逼得没招儿了。
关键是重新招工,工资是国内两倍起跳,光人力支出就能把B轮融资的7500万美元烧掉大半。
更荒谬的是,搬了家还不能和中国脱钩。它清空微博、删掉阿里合作痕迹,明显想撇清关系。但你从国内带走40多个骨干,成本再高也得靠这批人续命,这不打脸吗?说到底,出走暴露了中国科技的短板和优势并存。
短板在金融:退出机制废了、风投胆小、外资政策一掐就死。优势在人才:中国高校每年吐出海量工程师,用工成本低,是创新沃土。新加坡用工成本高,人才池浅,搬过去治标不治本。
长远看,中国成本低、人才多,DeepSeek的梁文峰例子证明,立足本土也能成。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