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
编辑丨ZL·B
或许李嘉诚也不曾想过,自己还会有如此狼狈的一天。
左手刚抛出中国千亿资产、右手却又被西方资本“退货”。
一向以“稳赢”为目的的李嘉诚,这一次却是史无前例的翻车,将自己卡成了“里外不是人”。
当曾经的“亚洲首富”,沦落为如今的“笑话”。
这位风光了大半个世纪的商业巨擘,正遭遇着人生最尴尬的滑铁卢。
但或许,从他开始着手从香港撤资“跑路”的那天起,一切就已在冥冥中注定。
商人的交易,从来都是利益至上。
但李嘉诚或许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这次“无脑”行为却玩脱了。
只是,看着他如今的处境,这一切或许早已有迹可循。
时间倒回2013年,也许一切的起因早已在此时就埋下了隐患......
李嘉诚的来时路,任谁看都是一场资本雄起的崛起。
战乱中走出来的他,从零开始。
从早期的塑胶花生意一步步扩大。
以自己毒辣的商业眼光,随着改革的脚步。
将资产扩展到房地产、海港运营等领域,成为实现阶级翻身的资本大佬。
然而,谁又能想到,在中国发家的他,却有一天会将“刀”对向自己的故土。
201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撤资风波,将他卷入了舆论顶端。
他不仅集中抛售了自己在香港和大陆的资产。
同时,以此资产为基,开始加大对欧洲的投资。
他这一系列大规模的资产拆分和对旗下公司注册地的外迁,顿时让人耐人寻味。
而他的这些行为,更是引起了新华社的注意。
2015年9月,新华通讯社下属媒体,瞭望智库刊发题为《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
此文一出,更是将李嘉诚推上了风口浪尖之地。
要知道,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当时的市场经济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高点。
若是在此时继续加大投资,所面临的风险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李嘉诚正是洞悉了这一点,为规避风险,开始了自己的“套现跑路”之行。
从兜售楼盘到资产合并,李嘉诚的一套手段可以说是行云流水。
只是,随着资产的转化,他的口碑也还是不可避免出现下滑。
毕竟,当初高喊着“爱国”、“永远扎根中国”的他,此时却是紧急套现,将资产外移。
这样的行径,无疑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但说到底,以“商人利益至上”原则来看,他的做法似乎也还是无可厚非。
然而谁又能想到,这场资产外移却仅仅只是个开始。
自2013年的撤资风波后,李嘉诚的口碑便有些摇摇欲坠。
而此次风波后,他更是将自己推进了“深渊”。
谁又能想到,玩转市场经济大半个世纪的投资天才,这一次却是把自己“玩”了进去......
自2018年宣布退休之后,李嘉诚就低调了很多。
可谁又能想到,他是在闷不吭声的憋着一个“大招”呢!
今年伊始,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干了一件撼动世界的大事。
3月4日,长江和记突发公告,宣布已与美国贝莱德-TiL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
要将旗下43个港口全部出售给该集团。
而在这其中,就包括了掌握“咽喉要道”巴拿马运河。
要知道,作为横穿巴拿马地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全球航运要道。
巴拿马运河不仅仅是一个港口,更承载着几乎全球的货物贸易往来。
然而,李嘉诚却突然在这时宣布。
以227亿美元的价格,将这些港口全部打包兜售给美国的贝莱德财团。
这一行为,无异于是将国家架在了“火上”。
此消息一出,瞬间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而李嘉诚也在一次被推上了舆论顶峰。
无数人对他的做法深感不解,对他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口诛笔伐。
毕竟就算是不理解商业战略的人,也知道这一港口的丢失,会对中国的贸易发展造成多大的影响。
他的这一行径,与“卖国者”又有何异?
然而对此,李嘉诚和长江和记的回应,更是将舆论推向了高潮。
所谓“在商言商”,李嘉诚以为以此官方的口语,便能堵住悠悠众口。
但显然,他低估了大家对他此次行径的关注程度。
而当他一意孤行决定如此时,却不知,自己的一生谋划,也都将因此毁于一旦。
俗话说“偷鸡不成蚀把米”。
本欲是想以此为自己的晚年上个双重保障,结果不曾想,却是亲自将自己推进了“万劫不复”。
自此事曝光以来,国务院港澳办对此也是大力关注。
而在此之前,香港《大公报》就曾多次喊话李嘉诚。
在一篇题为《莫天真 勿糊涂》的文章中。
更是点名指出,希望李嘉诚冷静下来、好好想想此事会引发的后果。
但显然,李嘉诚对此并不以为意。
4月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宣布,将对此次交易进行依法审查。
可即便如此,长江和记和李嘉诚依旧没有意识到,此次事件的严重性。
仍寄希望于美方会在此出面。
但显然,结果要让他大失所望了。
对于国内的争吵,美国只是“作壁上观者”。
即便两方争交激烈,但美国政府却是始终不曾出面。
就这样,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李嘉诚,彻底将自己推入了两难之地。
而经历这场风波后,不仅李嘉诚的声誉和财富大受打击。
长江和记的股票市值,更是在短时间内迅速蒸发。
旗下的各项业务,也纷纷收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直到这时,李嘉诚才开始紧急挽回自己逝去的损失和民声。
但显然,他如今的一举一动都只是“亡羊补牢”,理想中的以此谋利,也终成为了泡影。
从商业巨臂到如今的众矢之的。
本可以安享晚年的他,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也许对于他的考虑的,身为常人的我们无法理解。
但不置可否的是,但凡是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我们是无论都不会去做的。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李嘉诚争议事件(撤资风波、售卖港口争议)
北京日报客户端——长江和记出售海外港口,外交部回应
凤凰新闻——李嘉诚旗下公司拟向美国财团出售43个港口,香港特首李家超回应
金融界——李嘉诚暂缓卖港口!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依法审查《大公报》今日刊发社论:有关企业搞“公关”伎俩,企图蒙混过关
金融界——贝莱德227亿美元收购长和港口业务陷入多方审查,巴拿马或将收回经营权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马上删除!
更新时间:2025-04-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