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特科西北特科正式代号“c3小组”成员任启明一生简要历史

作者:李胜利

付标题——《陕西隐蔽战线历史上第一个“西北情报小组”成员任启明一生简述》

陕西隐蔽战线历史人物任启明(中共中央特科“西北特科”成员)老前辈照片

中共中央特科“西北特科”早期第一个正式建立的“西北情报小组”成员任启明的历史情况,一直在西安解放七十多年来鲜为人知,只是在笔者学习研究陕西隐蔽战线历史的第一个隐蔽战线组织——“西北情报小组”的历史内容中才有所体现,现了解到任启明是“西北情报小组”第一个正式建立的“西北特科”成员之一,二年前笔者对任启明老前辈的个人历史当时了解的情况仅仅是依据有限历史资料只是知道任启明老前辈是解放初期作为慕生忠将军助手一起进入西藏的开路先锋!

任启明(1909—1997)陕西榆林佳县人,1951年随独立支队入藏,到拉萨后担任西藏工委交际处处长。

1953年任西藏运输总队副政委。1953年接受委派,探索修筑青藏公路的可能性。任启明顺利完成探路工作,被誉为“探路先锋”。此处二年前笔者所写的有关陕西隐蔽战线历史上第一个情报小组文章链接附后:

https://www.meipian0.cn/4h8nsbw4?first_share_to=group_singlemessage&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30968538

有关陕西隐蔽战线历史上第一个情报小组——“西北情报小组”的一段重要内容如下:

现依据中共中央特科“西北特科”第一个正式建立的“西北情报小组”成员之一张慎夫历史内容了解,“1932年中央在陕西建立的第一个隐蔽战线情报组织组名为中共中央特科“西北情报小组”,代号“C3小组”,俗称“西北特科”成员均为中共正式党员,由崔仲远(“西北情报小组”第三任组长)负责,崔仲远、张慎夫、刘佛吾、任启明等同志组成。”

这是当年由在上海的“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刘仲华与“中共中央特科”负责北方地区情报联络负责人南汉宸(当时掩护身份为杨虎城西安绥靖公署即国民党陕西省政府秘书长)二位共同筹划创建并领导下的“中共中央特科”西北情报小组”,他们的任务是“负责把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等有关方面的重要情报直接送报上海,与上海情报负责人刘子华(刘仲华)、马子敬联系。”

中共中央(上海)临时军委情报部、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刘仲华照片

中共中央(上海)临时军委情报部、中共中央特科“北方地区情报联络”负责人南汉宸照片

中共中央(上海)临时军委情报部、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与“西北情报小组”交通联络人马子敬(同时也负责与当时中共陕西省委的交通联络)照片

在此以后到1936年春由中共中央(上海)临时中央局“军委留沪联络站”(即中共中央特科上海办事处)派往陕西杨虎城部队的谢华、徐彬如建立的“西北特支”领导,特别要关注的是谢华曾经二次(1932年、1936年春)到国民党西北军(包括杨虎城部队)开展地下工作,以及徐彬如(1935年底)到杨虎城部队工作,都属于兵运、统战工作为主,情报工作为辅,以不暴露情报工作内容为先,并且在西安事变以后把情报工作内容转移由“西安吴德峰情报系统”领导的西安隐蔽战线系统这才正式建立,这个大约经历四年多时间。

中共中央特科“西北特科”(西北情报小组)第一任组长谢甫生照片

中共中央特科“西北特科”(西北情报小组)第二任组长余大奎照片

中共中央特科“西北特科”(即代号“c3小组”)第三任组长崔仲远照片

“西北特支”负责人谢华照片

“西北特支”负责人徐彬如照片

由于近来笔者把学习研究理顺陕西隐蔽战线历史的重点,围绕到陕西隐蔽战线历史主线完整性的学习研究中,当时笔者对陕西隐蔽战线历史主线的完整发展过程一直有一个缺憾就是——即从1932年由中共中央上海临时军委负责人刘仲华指导下,在西北建立的第一个情报组织——“西北情报小组”作为陕西隐蔽战线历史的开端和链接“西安事变”前由“西北情报小组”逐步扩展到“人民协社”以及“西北特支”的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发展过渡到到“西安事变”后由吴德峰第一个正式建立的情报系统即“吴德峰情报系统”的过程是如何衔接的还没有理顺,近期因一个契机,发现陕西早期的共产党人李象九老前辈与这“西北情报小组”成员任启明老前辈关系不一般,因而笔者进行了深入学习研究,恰恰了解到李象九——任启明以及等等这二位老前辈当年有关的人员,与这段陕西隐蔽战线历史有密切联系,因此学习研究任启明、李象九等等的革命历史经历及其有关人员历史就是解开这一段“西安事变”前后陕西隐蔽战线历史链接的一把基本钥匙!

陕西早期共产党人李象九照片

陕西隐蔽战线历史上西安事变后第一个正式建立的“西安吴德峰情报系统”负责人吴德峰照片

笔者近期通过寻找到李象九老前辈孙女李向荣女士了解到一些任启明、李象九等等这些当年陕西革命老前辈的一些情况,初步判断他们这些革命老前辈就是陕西隐蔽战线历史上一直未被人们了解的一段很重要的陕西隐蔽战线历史!

李象九老前辈1921年游学北平跟李大钊、李子洲、魏野畴、杨明轩、呼延震东等结识并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1919年“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的陕西人,就是陕北榆林人呼延震东。

革命老前辈杨明轩照片

下面就把由李象九孙女李向荣女士提供的一张有关李象九、李象九夫人、任启明夫人、呼延震东夫人的老照片展示给读者。

李象九孙女李向荣女士提供的照片

(照片人物说明:照片左起第一位是呼延震东夫人、第二位是任启明夫人、第三位李象九、第四位是李象九夫人田润芝!)

“四位人员”照片提供者李向荣女士照片

在此笔者就针对寻找任启明老前辈后人启事,在发布二年来时间,现已经寻找到任启明后人并收集到有关任启明老前辈的一个简要历史介绍,进行了初步学习,为弘扬中共中央特科“西北特科”任启明的隐蔽战线光荣历史予以展示。

中共中央特科“西北特科”成员任启明一生简要历史如下:

任启明(1909~1997),陕西省佳县人。原西藏公路管理局副局长。

1926年10月在太原一中加入共青团。1927年3月在武汉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北伐,在高桂滋部任营指导员,并在安徽阜阳地区引上县建立地方党组织。

1928年参加皖北阜阳暴动,失败后回陕北在特委工作。

1929年在北平市委工作。

1930年在陕西黄龙山搞革命武装斗争,同年去河南许昌在陆军独立师第一团任副连长。

1931年参加山西晋南兵变,因叛徒告密,被捕人狱,在狱中坚贞不屈。

1932年出狱参加中共中央特科的“西北情报小组”地下情报、联络、交通等活动。(说明:在刘仲华、南汉宸当年组织安排建立中共中央特科的西北“代号c3情报小组”成员任启明从事地下情报及联络工作,是俗称的中共特科“西北特科”成员之一)

1934年在黄龙山地区同李象九等同志一起搞革命武装和地下情报工作,并将武装带到陕甘宁边境的陇东、庆阳一带与刘志丹红军会合。

刘志丹照片

1935年在杨虎城部属任参谋,并在南京、上海、西安等地搞地下情报工作。1936年在杨虎城部阎揆要团任连长,并参加了西安事变的政治军事外围工作。

阎揆要照片

1937年去延安抗大学习并在西安、庆阳、榆林等地做民主统战和情报工作。

1938年至1940年在黄龙山搞革命武装工作。

1944年至1945年在西安社会福利处工作,以开饭馆为掩护搞地下情报工作。

1947年至1949年奉地下党领导人指示参加解放铜川煤矿的策反保护工作。

1949年5月至1949年8月在第一野战军政治部联络部,参加了西安与兰州的解放工作。

1950年在兰州共和总公司副总经理。

1951年至1952年在西藏自治区交际处任处长。

1953年至1954年任西藏运输总队任副政委、格尔木运输站政委,参加了青藏公路的探测和修筑工程。

1955年至1964年在西藏公路管理局任副局长。

1965年至1982年由西藏调回陕西待分配。

1983年4月至1988年5月任陕西省政协五届委员,陕西省政协联谊会成员。

1997年去世,终年88岁。

中共中央特科“西北特科”成员任启明照片

总结表明,任启明的革命历史,是在他长期同李象九等等志同道合老一辈革命同志,一起开展兵运和地下革命工作,参加北伐和蒋冯阎中原大战,策发黄龙山土匪,组织义勇军编入刘志丹红二十六军,也曾在抗大学习毕业后,接受党的指派协助李象九在黄龙办理垦区事务和在白水地区办理煤矿工作,积极支援抗战,帮助安置难民,建立抗日武装和根据地等等革命活动,尤其是任启明老前辈的隐蔽战线历史鲜为人知,特通过此文弘扬其可歌可泣的一生经历。

下边附上:“皖北阜阳暴动”历史简要介绍:

1928年4月9日凌晨,淮北平原中心城市—阜阳,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

领导这次起义的是中共皖北特委,总指挥是皖北特委书记魏野畴。

参加这次起义的有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高桂滋部)教导团、第十军(杨虎城部)军校和阜阳地方党组织领导的农民赤卫队,三方面中共党组织。

当时的形势是,1927年宁汉合流,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举国上下一片白色恐怖,全国有10多万共产党员革命群众被杀,共产党员的鲜血染红了长城内外,大河上下。

就在同年8月7日,中共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彻底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起义作为当前的最重要任务。

在八七会议精神推动下,安徽各地的农民运动有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而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势力镇压革命活动,阜阳党组织当时被迫转入地下坚持斗争。

值此之际,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军(杨虎城部)、第十九军(高桂滋部)正好进驻阜阳和太和地区。

这两支部队均系冯玉祥属下,1925年已经有了共产党的组织,进驻皖北以后,杨虎城部成立了中共杨军特委,高桂滋部成立了中共高军特支。

任启明老前辈当时就在高桂滋部任营指导员,还有在解放后曾担任过党和政府重要工作职位的南汉宸、刘贯一、吴岱峰、曹力汝、李力果、王世英、张庆孚、高敬轩、谢甫生以及在“四・九”起义中英勇牺牲的魏野畴、昌绍先、杜聿德、胡英初等都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在这两支部队中工作,十九军教导团、十军军校基本上为我党掌握,其两支部队所辖各师、团、营都建立了党的组织,特别是杨虎城将军在魏野畴(时任杨军政治处主任)同志帮助下,表示欢迎共产党与他继续合作,积极促进了革命的大好形势,随着形势的变化,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度恐慌。

为镇压革命,蒋介石于1928年初派员到杨虎城部进行“清党”,威逼杨虎城逮捕南汉宸等同志。对此,杨拒绝执行,他一面秘密将南汉宸送走,一面暗地通知魏野畴离开部队,他自己偕夫人谢葆珍、秘书米暂沉去南京准备面见蒋介石,然后赴日考察。由于形势急剧恶化,一些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不得不转入地下。

为研究对策,适应新的形势,魏野畴在离开十军以后,于二月上旬召开由原军队中党员和地方党员参加的70多人的紧急会议,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会议通过了武装反抗国民反动派和在皖北实行土地革命的决定,并成立了以魏野畴为书记的中共皖北特委,会议要求在农村广泛宣传土地革命,创建苏维埃政府,开展抗捐、抗税、抗粮、抗债、抗差、抗租的“六抗”斗争,大力发展农协会员,建立农民赤卫队武装,做好军运工作,为武装起义打下基础,起义虽然准备不足,但在安徽皖北地区首先成立了皖北苏维埃政府,在黄淮平原上第一次建立了我党领导的工农红军。

这次起义虽然历时不长,但它点燃的革命烈火遍燃黄淮大地,在安徽党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安徽皖北阜阳暴动历史纪念碑照片

在此全文结束,特感谢任启明后人任凤莲和李象九后人李向荣、李军等的大力支持并提供历史资料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中共中央   简要   代号   小组   成员   正式   任启明   情报   陕西   战线   老前辈   照片   工作   阜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