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场温度计:
指数估值表:
本周,代表A股的中证全指上涨+1.1%,代表港股的恒生指数上涨+2.74%,代表美股的标普500指数上涨+4.59%。
对于指数基金投资者来说,“等待”二字看似简单,却是贯穿整个投资过程的核心智慧。
许多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总想“做点什么”,却忽略了市场自有其节奏,而等待恰恰是校准节奏的关键。
建仓时的等待,就像农民播种前观察天气和土壤。
ETF的底部区域往往不是一个精确的点,而是一个区间。
比如当跟踪指数的估值进入历史低位时,就是“播种”的好时机。
但现实中,很多人看到市场稍一反弹就急着满仓,结果遇到二次探底时已无弹药可用。
这时候不妨学学猎人的耐心——宁可错过最低点,也要等到猎物真正进入射程再分批扣动扳机。比如定投或者每下跌n%加仓一次,既能摊低成本,又能避免“一梭子打完”的被动。
持有时的等待,则像园丁守护幼苗成长。
市场80%的时间都在震荡,真正的主升浪可能只占20%
有人统计过,如果错过沪深300ETF涨幅最大的10个交易日,十年收益率会从108%暴跌至21%。
这就像坐高铁时频繁下车抽烟,很可能错过发车时刻。
这时候需要“弃疑生信”的定力——既然选择了代表国家经济的宽基ETF或优质行业ETF,就要像相信四季轮回般相信市场的规律。
哪怕遇到短期波动,也要记住:ETF的“长生不老”特性会让它像老树发新芽般,在估值修复时焕发新生。
空仓的等待,则是高手独门的修炼秘籍。
当市场估值高企、趋势不明时,手持现金观望反而是一种进攻姿态。
就像某些品种高估后,聪明资金开始分批止盈,腾出仓位等待下一次“打折季”。
这种等待不是怯懦,而是给未来的自己储备“捡便宜”的资本。
毕竟ETF投资最痛苦的不是踏空,而是在市场真正见底时,发现自己早已满仓套牢。
真正的投资高手,都懂得等待中藏着两种力量:
一种是时间复利的魔法,让看似平凡的年化收益,在长期也能滚出惊人的雪球;
另一种是心态修炼的升华,当别人为短期涨跌焦虑时,坚守策略的人已在波动中练就“涨亦欣然跌亦从容”的境界。
持仓仅供参考,因为每周都会根据不同品种的情况调整买入量,并且市场起来一个波段后会有中短线仓位的卖出,因此不同品种的每周持仓占比会发生动态变化。
更新时间:2025-04-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