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老去,是一种与世界和解的智慧

人到晚晴,秋风渐起,六十岁的人生,恰如落日熔金,归于底色。有人说,这是被世界遗落的边角,是潮水退去、灯火阑珊。但我仰望那些宁静自处、独往独来的身影,却分明在他们身上,看见另一种澄澈与自在。我的姐姐——她不过花甲,安详地生活,不愿追逐世界的喧哗;你说她“被社会淘汰”,可,难道热闹才是唯一活法?

世间万象,有人偏爱热烈,有人钟情平淡。杨绛先生曾言:“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姐姐的日子,何尝不是一种洒脱?她早已不必赴酒席之累,不必为群聊中无用的寒暄而焦灼。一个人买菜,一个人行走,脚步缓慢却踏实,空气新鲜,光影温柔。她与世界的连接,并不靠社交媒体,而在于每一缕晨光,每一朵花开,每一次厨房里米饭的香气。在自己喜欢的节奏里,收获生活的滋味。

有人指责她不用手机支付,嫌弃她不追新事物。可人生至此,何必为更新速度而焦虑?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曾写:“我宁愿朴素地生活,也不愿太深入人心的漩涡。”姐姐用现金,是在守护自己的安全感,也是坚守那点老派的从容。岁月带走了年轻,却赋予人以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她的一天没有浪费:家务杂事,花鸟养眼,这些琐细反倒填满早晨午后,使心灵不致荒芜。

人啊,总在比较中苦恼。我们催促老人们跟上潮流,学会网络,结交朋友,以为只有不断“向前赶”才是真正的融入。殊不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很多美好,只属于甘愿慢下来的时光。在她静谧的小屋、自洽的天地里,漂泊多年的心终于归家。

所以,当你觉得她孤独,其实恰恰是她找到了最可贵的自由。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勉强把热闹当做依赖,把时代推崇的外壳当作归属。三毛写道:“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谁能定义怎样的老去才算正常?不过是在自己的天地,自成一方净土,自在自洽。

对于每一个三十岁到六十岁的你我来说,谁说人生後半场定要紧随外界脚步?时间终将告诉我们:珍爱那份可以独处的勇气,更要欣赏不与人争的旷达。不用手机支付,也可以买下生活的全部幸福;不扎堆热闹,也能安然度过四季更替。

给那些安静老去的亲人以理解吧,那不是什么“被淘汰”,恰恰是与世界柔和地握手言和。正如泰戈尔在诗里歌唱:“天空不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她们安静如水,内心丰盈,不惊艳于世,却早已抵达生命真正的辽阔。

岁月悠悠,真正的美好,就藏在那个选择了自己的姐姐的故事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美文   安然   智慧   世界   姐姐   费尔   热闹   岁月   旷达   人生   泰戈尔   独往独来   晨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