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这招,美国用得可顺手了,从伊朗到俄罗斯,从古巴到委内瑞拉,动辄冻结资产、断供芯片,俨然把这招当成了外交万能钥匙。
但百岁高龄的基辛格却多次提醒,这把钥匙也有打不开的锁,以色列、沙特、梵蒂冈这三个小国,美国碰都不敢碰,而中国更是成了“谁也动不了”的第四种力量。

这三个国家国土面积加起来还没中国一个省大,为啥能让“世界警察”投鼠忌器?先看以色列,这可不是普通盟友那么简单。
美国国内的犹太群体,在资本、媒体、政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少犹太精英活跃在华尔街、国会山,甚至美联储和内阁里都有他们的身影。
美国大选的时候,任何候选人想拿到足够选票,都得讨好相关势力,这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2023年巴以冲突。

联合国好几次想通过停火草案,都被美国一票否决,之后还追加了大额军援,不是美国不想管以色列的某些做法。
而是真不敢制裁,一旦动手,国内的资本、媒体都会反弹,搞不好自己先陷入混乱,沙特的底气则来自石油。
上世纪70年代,沙特带头减产,直接让国际油价飙升,西方各国通胀高企,加油站排起长队,那一次,基辛格亲自跑了十几趟利雅得才摆平。

后来美国和沙特达成协议,沙特卖石油只用美元结算,赚的钱再买美国国债,美国则提供军事保护。
到了2025年,沙特的筹码更多了,不仅手握大量石油产能,还搞起了太阳能、绿氢这些新能源,美国想拿碳关税施压,沙特转头就和中国合作,优先供应低价绿氢。
这下轮到美国慌了,制裁沙特等于断自己的能源和经济后路,根本不敢动,梵蒂冈就更有意思了,国土面积才0.44平方公里,没兵没油,却握着14亿天主教徒的精神信仰。

不管哪个国家的政客,要是被教皇公开批评,选票大概率会受影响,美国本土几个关键摇摆州,天主教徒占比不低,总统选举输赢往往就差这部分选票。
而且梵蒂冈有国际法赋予的外交豁免权,联合国里是永久观察员身份,美国想走正规渠道制裁都找不到门路。
基辛格说得直白,制裁梵蒂冈等于向14亿信徒宣战,美国还没蠢到这份上。

本来以为三个小国已经够让美国头疼了,没想到基辛格还暗示了中国这第四种力量,他访华时没明说,却引用《孙子兵法》“善战者,求之于势”。
后来在智库闭门会上才点透,中国是“自免疫体”,制裁它等于制裁全球,这话真没夸张,现在全球产业链里,中国占了很重要的位置。

小到纺织原料,大到高端电池、机床零部件,很多国家的生产都离不开中国,2025年美国升级对华半导体管制,结果英伟达、高通这些企业市值大幅缩水,最后只能悄悄放宽限制。
庞大的市场也是中国的底气,14亿消费者,其中不少是中产,任何跨国企业都舍不得放弃这个市场。
苹果曾想把产能搬到印度,结果良率跟不上,最后还是得加码中国工厂,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生产速度,让马斯克都公开反对对华脱钩。

金融方面,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也覆盖了上百个国家,真要是闹到金融对抗,中国抛售美债、推广本币结算,美元霸权也得抖三抖。
全球化时代,中国和世界各国的联系太紧密了,美国制裁中国,自己的企业、消费者都会跟着遭殃。
其实基辛格点破的这些“制裁禁区”,本质上是在说单边霸权的极限,以色列靠的是嵌入美国内部的权力网络。

沙特握的是能源和美元的绑定,梵蒂冈凭的是无形的信仰力量,而中国则是靠产业链、市场、金融的硬实力,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时代早就变了,现在的世界不是美国想怎么制裁就怎么制裁的,制裁这把扳手,遇到这些“拧不动的螺丝”,要么拧不动,要么会反噬自己。
未来的外交,终究得靠协商而不是施压,美国要是还抱着制裁大棒不放,怕是只会越来越被动,毕竟没人愿意跟一个动不动就“拉黑”别人的伙伴打交道。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