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越南的野心,80年来没变过,如今苏林重提胡志明可见一斑

2025年8月,越南领导人苏林在首尔参加胡志明雕像揭幕仪式时,特意重申了1945年胡志明的愿景。

要让越南成为“能与世界五大洲列强比肩而立”的强国,这话听着挺有气势,但这可不是苏林突然冒出来的想法。

往前扒80年,从抗法独立到革新开放,从想搞“印支联邦”到现在的“竹子外交”,越南的大国野心一直藏在历史脉络里,从没断过。

很多人可能觉得越南体量不大,怎么就敢惦记“比肩列强”?其实往根上找,这股劲儿早在10世纪越南独立后就埋下了。

竹子的两头,都想占?

越南的外交策略,被形象地称作“竹子外交”,说白了就是一种在夹缝中左右逢源的艺术。这种手腕并非苏林时代的新发明,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胡志明本人。

当年,越南的《独立宣言》特意引用美国的内容,却对苏联闭口不谈,这种在巨人之间寻找生存空间的智慧,早已刻进了越南的骨子里。

如今,这根“竹子”的摇摆幅度更大了。就在今年,越南一边积极寻求加入金砖国家,向东方阵营示好。另一边,又与美国签署了半导体合作备忘录,试图搭上西方科技的快车。

在东盟内部,它努力与印尼、新加坡等国一较高下,争夺区域领导权。而在南海,它又持续进行着填岛、加固岛礁之类的“小动作”,既要挑动一下中国的神经,又小心翼翼地避免彻底撕破脸。

这种看似八面玲珑的外交手腕,其实暴露了越南的底色——实力不足。历史上,黎笋时期构想的“印度支那联邦”之所以最终破产,就是因为国力根本撑不起那么大的野心。

今天也一样,越南在半导体产业上的自给率仅有可怜的1.2%,高端设备完全依赖进口。这种核心技术的缺失,注定了它只能在牌桌上充当一个机会主义者,而不是真正的庄家。

越南的百年目标,是在2045年建国一百周年之际,成为一个发达国家。

为了这个目标,越南国内正在进行着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规划和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个号称要对标上海的“大胡志明市计划”。

这个计划通过合并三个省份,账面上宣称要打造一个GDP高达666亿美元的超级经济体。听起来十分唬人,但如果仔细扒开看,它的实际体量甚至还不如中国的南宁市。

这种仅仅依靠行政合并来堆砌数据的做法,恰恰暴露了越南发展模式的症结所在:重“面子”,轻“里子”。

越南经济的“里子”是什么?是其被形容为“极度脆弱”的工业命脉。它的出口繁荣,高度依赖从中国进口的零部件进行组装,说到底更像一个“组装车间”而非“创新工厂”。

中国已经连续15年是它最大的贸易伙伴,这种依赖关系难以割舍。外资经济更是占据了越南的半壁江山,一个三星公司的去留,就能影响越南4个百分点的就业率。

面对这种困境,苏林政府给出的药方是大规模的行政精简和制度重构。部委从18个减至14个,省级单位从63个压到34个,甚至要取消县级政府架构。

同时,一场“反腐无禁区”的运动正在席卷全国。这一切举措的背后,是权力向中央的高度集中,目的是为了更高效地推行国家意志。

但问题是,政治上的集权,真的能解决产业基础薄弱这个根本性的经济难题吗?

谁为大国梦买了单?

当宏大的国家叙事需要具体的利益交换时,代价往往被转嫁到了最无声的群体身上。特朗普高尔夫度假村项目,就是一面冷酷的镜子。

为了讨好这位美国现任总统,越南政府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一个商业项目,却能动用国家力量迫使数千村民搬迁。

村民们得到了什么?每平方米仅仅12至30美元的补偿金,外加一些象征性的“青苗费”和短期的大米。

一位村民的质问直击要害:“这一切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他们为了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商业项目,为了国家那笔看不见摸不着的地缘政治交易,牺牲了赖以为生的土地。

这种为了“战略”而牺牲“民生”的逻辑,正在越南社会内部积累着越来越多的矛盾。这并非孤例,而是越南土地征收问题的一个普遍缩影。

当年,奠边府战役的胜利让越南成为亚洲第一个正面击退欧洲殖民者的国家,1975年又结束了与美国的漫长战争。

这两场胜利极大地助长了越南的民族自信,甚至一度自我膨胀。

然而,历史也曾给予过教训,1978年因入侵柬埔寨,军费开支占到财政的六成,直接导致了经济崩溃,到了1986年,GDP仅为中国的五十分之一,这才有了后来的“革新开放”。

胡志明当年将国家的希望寄托于“学生的学习”,那是一种内生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而如今,为了外部的投机而牺牲内部的民众,这恰恰是对其愿景的一种背离。

越南的“大国梦”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它历史上的确有过辉煌,也曾通过“南进运动”吞并占婆、夺取湄公河三角洲,展现出区域霸主的野心。甚至在古代,它还玩弄过对中国表面称臣、对内自称“南天中华”的双重标准。

这些历史的影子,都投射在今天的“竹子外交”上。但在中美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连日韩和欧洲这样的强者都感到举步维艰,仅靠投机取巧,恐怕难以长久立足。

2045年的倒计时已经开始,越南的未来,取决于它究竟是继续沉迷于“以小博大”的外交算计,还是真正沉下心来,夯实内功,弥合社会裂痕。

但如果还是停留在“靠缝隙生存”的思路里,不解决产业短板和民生矛盾,即便到了2045年,所谓的“比肩列强”恐怕也只是停留在口号上。

2045年建国百年的倒计时已经开始,越南的大国梦还有二十年时间去追赶。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6

标签:历史   越南   野心   年来   胡志明   苏林   三星   中国   竹子   外交   国家   美国   大国   列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