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出炉,榜单从经济实力、软硬件环境等各方面对国内主要城市做了全面评定,北京和上海依旧凭借明显的优势占据前两名,深圳稳居第三,今年的排名里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改变,杭州市的综合分值首次超过了广州市,位居全国第四,这成为榜单上颇为瞩目的变化,西部的重要城市重庆市依旧位列第十,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合肥市排在了第十六,榜单不仅体现各个城市在经济总量上的实力,也包含了环境、科教、文化、卫生这些软性发展的方面,全面展现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局势,城市间的竞争早已不是单纯看经济总量的比较,而是进入了综合实力全方位的比拼。
杭州市在此次评估排名中表现突出,综合分值为74.35,排名全国第四,首次超过广州市,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浙江省省会,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成员,区位优势明显,处于长三角南翼,是沪杭甬发展带核心城市之一,距上海约180公里,能有效承接上海辐射效应,且杭州是浙江民营经济中心,区域联动效应强,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杭州在区域经济协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连接沿海与内陆地区枢纽城市。
根据最新数据,杭州市的GDP总量位居全国前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大,在硬经济指标方面,杭州GDP得分为71.41,储蓄得分为76.30,财政得分为74.81,硬经济总分为73.48,位列全国第5,杭州是数字经济高地,有阿里巴巴这样的世界知名企业,电子商务、云计算、数字内容等产业非常发达,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也在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创新动能不断增强。
杭州交通体系完备,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属于国内繁忙的空港,其航线网络遍布国内外的主要城市,铁路方面,杭州东站为亚洲大型铁路枢纽之一,沪杭,杭甬,杭宁等众多高铁线路在此交汇,高速公路网络密集,市内地铁运营里程不断增长,公共交通便捷。
杭州在高等教育这一方面实力不凡,有许多著名的学校,浙江大学是一所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科研和培育人才的影响很大,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这些学校有着各自的特色,为城市给予重要的人才力量推动以及科学技术促进,杭州是出名的旅游目的地,其自身景观和人文内涵颇为丰厚,西湖风景名胜区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以湖光山色及文化韵味吸引大量游客参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乃城市重要的绿肺之处,自然环境价值突出,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自古就很有历史味道,灵隐寺、六和塔等众多文化古迹,每年前来游玩的人数常常位居全国靠前的位次。
广州市在此次排名中综合分值为73.61,排名全国第五,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部,濒临南海,是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区位优势明显,是中国南方的重要门户城市,历史上广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如今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与深圳、香港、澳门等城市形成联动发展,区位优势带来了资本、人才、技术的聚集。
广州经济发展水平高,是华南地区经济中心,在硬性经济指标方面,广州GDP指标为76.03,储蓄指标为73.06,财政指标为59.23,硬经济总分为71.09,排名全国第六,广州经济结构多元化,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基础雄厚,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也保持快速增长,商贸会展业发达,是中国重要的商品交易中心。
广州在华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里,海陆空交通网络比较发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航线网络遍布全球,是中国最忙碌的机场之一,广州港货运吞吐量大,是世界级集装箱港口,铁路方面,广州南站是粤港澳大湾区高铁中心,多条高铁线路连接全国,市内地铁网络覆盖广,交通方便。
广州市是一个拥有大量高教资源的都市,多所高水平大学坐落于此,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是省内的知名重点大学,科研及教学水平较高,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不断为城市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教育实力位于全国城市前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的现代和传统文化交织城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是市内自然风光地标,长隆旅游度假区是大型主题乐园,吸引许多家庭游客,历史名城的遗存有陈家祠,中山纪念堂,沙面等地标建筑,珠江夜游也是热门旅游景点,每年都会迎来不少国内外游客。
重庆市在此次排名中综合分值为64.60,排名第10位。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中心,也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明显,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连接东中西部,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支点,作为内陆开放高地,其区位优势具有推动物流、贸易和产业集聚的作用。
重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更加突出,在硬性经济指标体系中,重庆的GDP指标为63.97,储蓄指标为50.11,财政指标为58.50,硬经济总分为59.14,全国排名第十四位,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发达的产业,如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使重庆的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新兴产业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增长,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投资。
重庆属于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重枢纽,立体化的综合交通网络非常发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航线遍布国内国外,属于航空繁忙的交通枢纽,长江上游的港口城市重庆,港内陆物流中转站的地位非常重要,铁路方面,重庆西站是高铁枢纽,多条铁路干线通向全国,市内轨道交通网络根据山地地形的特点也很发达。
重庆高等教育机构多,给区域发展给予人才支撑,重庆大学是综合性大学,实力较强,西南大学在农业与教育方面有特色,西南政法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教育实力较强,科研水平逐步加强,重庆是一座有着独特山水风光的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洪崖洞,磁器口古镇属于历史文化景点,长江三峡景观壮美,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武隆喀斯特旅游区自然风光独特,每年都会引来许多游客来此观光。
合肥市在此次排名中综合分值为57.53,位列全国第十六位,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省会,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副中心城市,合肥的区位优势明显,位于长三角西翼,是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区的连接点,合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区位优势促进产业转移与科技创新资源集聚。
合肥在经济发展上成果丰硕,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硬性经济指标来看,合肥GDP指标是56.75,储蓄指标是50.62,财政指标是49.48,硬经济总分是53.40,全国排名第二十,合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快速发展,拥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经济结构持续改善,成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典型代表。
合肥属于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网络逐步完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开通了诸多国内国际航班,铁路方面,合肥南站是高铁枢纽,连接京沪、沪汉蓉等高铁线路,高速公路网络密集,市内地铁线路逐步成网,出行越来越便捷,合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高等教育实力很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重要的科研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也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给城市发展赋予了人才和智力支撑。
榜单显示,中国城市竞争进入综合实力全面比拼的新阶段,北京、上海作为超一线城市,仍然在硬性经济指标和软性经济指标上遥遥领先,深圳、杭州、广州、南京等城市在经济总量、创新能力上的竞争十分激烈,杭州在数字经济带动下超越广州,发展势头迅猛,重庆、合肥等中西部城市,硬性经济指标排名靠后,但是软性经济指标投入较多,比如重庆在卫生方面的分值、合肥在科教方面的分值,也能取得不错的综合排名,这些城市的发展方式表明,一味追求GDP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城市竞争将会是经济、环境、科教、文化、卫生等多方面综合竞争。
更新时间:2025-08-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