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被“叮”上?蚊媒传染病高发季,试试这个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方法

“高烧40度,关节痛到无法走路

——又是基孔肯雅热!”

广州某医院感染科医生翻着病历叹息


当携带病毒的“花斑蚊”刺破皮肤

这种由蚊虫传播的疾病

能在1~7天内让人剧烈关节痛

从而行动困难

我们熟悉的蚊虫叮咬

正悄然升级为热带疾病的传播通道

面对蚊子大军,防蚊工作迫在眉睫

当我们翻开中医抗疫史你会发现

咱老祖宗早已构建“蚊虫防线”

唐代《千金方》记载,孙思邈防治瘟疫时“焚艾叶、佩香囊”;明代闽南瘴疠之地,药囊中艾叶+石菖蒲+雄黄的组合,使蚊虫“闻气而遁”。


当蚊虫成为致命媒介

“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智慧

让草药清香筑起无毒物理防线

——毕竟预防100次叮咬

就是阻断100次基孔热感染的可能


驱蚊香囊的历史溯源

中药驱蚊香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医药智慧的结晶,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应用价值。其历史可追溯至数千年前的 “芳香辟秽” 理念,并在历代医籍中不断发展,现代流传的配方多以艾叶、丁香、薄荷、藿香等芳香药材为核心。


《山海经》是最早记载香囊相关内容的文献,其中提到 “熏草,佩之可以已疠”,明确指出佩戴芳香植物能预防疫病,这说明香囊最初的功能是 “辟秽防疫”。


秦汉时期香囊使用更加普遍,不仅是装饰品,还成了预防疾病的实用工具,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用于防病的香囊就证实了它在汉代的应用。虽然早期文献更侧重香囊的 “辟瘟” 功能,但中医理论中 “瘟” 常与秽浊之气、瘴气等环境因素相关,而这些环境正是蚊虫等害虫滋生的地方,所以 “辟瘟” 在很大程度上也间接包含 “驱虫” 的意思。

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是中药香囊用于防疫的重要文献源头,书中记载了“太乙流金方”“虎头杀鬼方”等预防瘴气、疫疠的方剂,使用方法是将药物研磨成粉末装入囊中佩戴,这些方剂虽以 “辟瘟” 为主,但芳香辟秽的特性使其自然能驱避蚊虫。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发展了这一应用,明确记载中药香囊具有“避疫气、驱邪湿、散蚊毒虫”的功效,书中收录的“辟瘟方” 如“太乙流金散”等,也采用佩戴香囊的方式,用芳香药物预防四时不正之气。唐宋时期是香囊发展的全盛期,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详细记载了多种芳香药物的功效,为香囊配伍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支持;清代吴尚先的《理瀹骈文》系统论述了外治法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香囊等芳香疗法的地位。

▲《雍正十二美人图》佚名,清代美人腰间系有紫色香囊(左)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五月(局部),清画院,清代,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孩童背后挂有香囊(右)

中药驱蚊香囊的常用配方——驱蚊作用机制及科学使用指南

常用配方

中药驱蚊香囊的核心在于其内含的草药配方,这些药材多为芳香类药物,通过持续散发特殊气味,干扰蚊虫的嗅觉系统,从而达到驱避效果。

多数资料显示,驱蚊香囊的配方并非固定不变,常由多种药材组合而成。常见的核心药材包括丁香、艾叶、白芷、苏叶、薄荷、石菖蒲、藿香、金银花、陈皮和苍术等,这些药材都是传统中药中具有 “芳香化湿”“辟秽解毒” 功效的品种。针对不同情况的配方,古人会根据不同体质和需求,调配出多种驱蚊配方。

图源:AI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也出了一些驱蚊的中药香囊处方,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大家可以根据合适的配方自己制作,让这千年的智慧守护我们的健康。

驱蚊配方成人版

艾叶20g,薄荷10g,丁香8g,藿香8g,紫苏6g,菖蒲8g,冰片2g。

温和驱蚊儿童版

紫苏叶8g,丁香3g,藿香6g,陈皮5g,薄荷5g,艾叶5g,冰片1g

图源:医院实拍

这些药材的组合,通过气味的协同作用,可以扩大驱避的昆虫范围并延长有效时间。


驱蚊作用机制

中药香囊能驱蚊,主要是靠里面药材散发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这些成分作用于蚊虫的嗅觉系统,让蚊虫不愿意靠近。

图源:医院实拍

一方面,人体会散发二氧化碳、乳酸等吸引蚊虫的信号,香囊的浓郁气味能掩盖这些信号,让蚊虫找不到目标。另一方面,香囊挥发出来的物质可能会和蚊虫触角上的嗅觉受体蛋白结合,产生让蚊虫讨厌的神经信号,或者阻断它们对引诱剂的识别,使蚊虫主动飞离。

不过要注意,香囊的驱蚊效果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药材的种类、配比、粉碎粒度、剂量以及使用环境的通风情况等。


科学使用指南

1.佩戴方式:悬挂胸前、车内或房间内,避免直接贴鼻嗅闻。

2.禁忌警示:孕妇禁用,因为芳香走窜可能刺激子宫;哮喘患者慎用,挥发性物质可能诱发喘息;3岁以下幼儿避免贴身佩戴。

3.时效管理:香囊的有效期为2-4周,当气味变淡时就需要更换。旧药材也有其用处,煮水沐足可缓解脚气,晒干复燃可熏房驱蚊。

图源:AI

流动的草木智慧

从《山海经》的辟秽防疫,到现代医院的精准配方,在基孔肯雅热等蚊媒疾病威胁健康的当下,中药驱蚊香囊这种蕴含着千年中医药智慧的物品,是一种天然又安全的防蚊选择。它不仅能帮我们挡住蚊子的侵扰,更体现了中医药 “未病先防” 的理念。当我们把一枚锦囊系于衣襟,系住的不只是草木清香,更是绵延千年的生存智慧——用最温柔的方式,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

一只小小的香囊

既是夏日里的清新守护

更是独一无二的“爱的护身符”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养生   传染病   中医药   简便   方法   香囊   蚊虫   芳香   配方   药材   中药   藿香   智慧   薄荷   组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