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
1993年,凭着一首《说唱脸谱》,23岁的谢津红遍大江南北,甚至可以与那英、毛阿敏齐名!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有着广大前程的她,竟然在28岁那年跳楼自杀了。
而让她走上这条路的原因,竟是因为一个巴掌。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她为何会因为一个巴掌而失去性命呢?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歌坛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歌手,谢津便是其中一位,她以独特的嗓音和极具感染力的舞台表现,迅速爆火。
1993年在央视举办的35周年台庆晚会上,谢津更是以一首《说唱脸谱》惊艳全场。
当她站在舞台中央,清亮的嗓音唱响“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时,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被这别具一格的演绎深深吸引。
融合了京剧元素的创新演唱方式,让这首歌在春晚结束后迅速走红,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
但实际上,在登上春晚舞台前,谢津就已经在歌坛崭露头角,甚至可以与那英、毛阿敏等实力派歌手齐名。
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她演唱的《亚运之光》获得了听众们的广泛好评。
随后,她还受邀参加了谷建芬策划的首届《中国风》大型演唱会,与蔡国庆、孙楠等知名歌手同台献艺。
事业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1993年,谢津也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这一年,她成功签约华纳唱片公司,成为首批与海外唱片公司合作的内地歌手之一,次年便推出了个人首张专辑《谢津》。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谢津频繁出现在各大重要晚会和音乐盛典上。
高强度的工作与舆论压力,让谢津逐渐形成对作品质量的偏执追求,她富有感染力的演唱风格和出色的台风,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
可惜,在事业取得巨大进步后,一次意外事件彻底改变了谢津的人生轨迹。
那是在1994年的南京,谢津在某学校有一场非常重要的校园演唱会,她早早来到现场彩排,希望能凭借这次演出在校园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刚刚踏上舞台不足六十秒,音响系统便爆发出令人难以忍受的刺啸声,谢津原本泛着光彩的面容顿时失色。
作为一个追求完美的歌手,谢津立即找到后台工作人员要求调试,对方却表现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演出开始后,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糟糕,台下的观众开始议论纷纷,有人摇头叹气,更多的人选择提前离场。
谢津看着观众一个接一个地离开,心里的怒火越烧越旺。
演出结束后,谢津怒气冲冲地冲到后台,找到那位负责音响的工作人员理论。
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让步,当时的气氛已经剑拔弩张,谢津一时冲动,抬手就给了对方一巴掌。
这一巴掌打得不但响亮,更打在了铁板上,原来这位看似普通的工作人员,竟是公司高层的至亲。
谢津很快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立即表达歉意,但为时已晚,对方始终冷着脸,不发一言。
从那天起,谢津的演艺生涯急转直下,原本谈好的商演全部取消,广告代言纷纷撤档,连常规的通告也都没了。
公司高层开始全面封锁她的资源,决心让她彻底在娱乐圈销声匿迹。
起初,这个消息还局限在圈内,但很快,一篇揭露谢津被封杀的文章在媒体上传开。
文章详细披露了事件始末,让谢津在观众和粉丝面前彻底陷入尴尬境地。
她虽曾试图通过法律手段挽回局面,但这篇文章已如病毒般在业内广为流传。
从那以后,谢津的人生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被公司封杀以后,谢津也曾试图挣扎过,在1995年她还受邀登上春晚舞台,与陶金合作演唱了开场曲《你想看什么》,但这次亮相并未能帮她重返巅峰。
此后,她的演出机会越来越少,甚至连基本的露面机会都屈指可数。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在1997年为香港回归献唱的《1997永恒的爱》中,她被安排在那英之后演唱第二句歌词。
但可惜这并未改变任何现状,而这也成了她在公众视野中的最后一次亮相。
与公司的合约到期后,谢津面临着更为尴尬的处境,由于之前的风波,她无法再与其他唱片公司签约。
即便想要独立制作唱片,也面临重重阻碍,眼看着同期出道甚至更晚出道的歌手纷纷走红,而自己却只能在娱乐圈边缘徘徊,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她难以接受。
长期的压抑和打击让谢津的心理状态逐渐崩溃,她开始借酒消愁,酗酒成了她逃避现实的方式。
原本活泼开朗的性格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封闭自我、拒绝与外界接触的孤独灵魂。
谢津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就连最亲近的母亲也难以走进她的世界。
看着女儿日渐消沉,她的母亲四处奔走求助,却始终未能找到帮助女儿走出困境的办法。
这个曾经备受瞩目的歌坛新秀,就这样在事业的低谷中迷失了自我,她不仅放弃了深爱的音乐事业,更是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与热情。
昔日歌坛上那个光彩照人的谢津,如今只剩下一个与世隔绝的落寞身影。
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她竟然会选择极端方式来结束这一切。
1999年2月14日,这个本应洋溢着浪漫气息的情人节,却成为了谢津短暂人生的终点。
那天早晨,谢津一改常态,不再被阴霾笼罩,反而仔细地梳理着秀发,认真地化着妆容,还换上崭新的衣裳,浑身上下焕发出久违的光彩,就好像从那个巴掌的阴影中走出来了一样。
母亲看到女儿状态好转,终于松了一口气,准备去买些食材,晚上给女儿做爱吃的菜。
她没有注意到,这是谢津在向这个世界告别,当她去菜市场后,谢津站在23楼的窗边,望着远处的天空,轻声说了句“妈妈,我后悔了”,便纵身跃下。
当母亲抱着食材高兴的回到家时,看到的却是倒在血泊的女儿。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谢津还保有一丝意识,她躺在地上,看着泪流满面的母亲,想要抬手为母亲擦去眼泪,却只能艰难地喊出一声“妈妈”,随后,她的手臂垂落,永远闭上了眼睛。
谢津的离世,引来了外界的诸多猜测,有人说是事业受挫,有人说是感情问题,更多人觉得不过是一时想不开。
但谢津的母亲道出了真相:在被封杀以后,谢津便长期被失眠困扰,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最后才走上了这一步。
谢津的一生,如烟火般绚烂,却又在最美好的年纪骤然消逝,她的歌声曾是 90 年代电视荧屏上跳动的中国红,最终却在沉默中褪成灰烬。
她的故事,是娱乐圈的悲剧,更是一个年轻生命的悲歌。
愿在另一个世界,她能摆脱世俗的枷锁,重获自由,让那独特的嗓音,继续唱响永恒的旋律。
谢津的故事,像一首戛然而止的歌。
她曾用《说唱脸谱》的惊艳高音,掀开华语乐坛的新篇章,却因一场失控的争执,被资本与流言的巨浪吞噬。
那一巴掌打碎了她的星途,也暴露出娱乐圈的残酷法则:才华可以捧你上云端,也可能被偶然的失误拽入深渊。
她离去时不过28岁,带着未竟的音乐理想和深陷抑郁的孤独灵魂。
如今再听她的歌声,清亮中仍透着蓬勃的生命力,而这份生命力最终败给了冰冷现实的绞杀。
或许我们该记住的,不止是那个纵身一跃的身影,还有她站在舞台上时,眼底闪烁的、对艺术赤诚的光。
1、百度百科
2、我知道谢津死因 生活时报 1999年4月10日发布
更新时间:2025-05-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