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6日,德国《商报》说,有布鲁塞尔的高官透露,欧盟委员会打算在接下来几周,对中国的钢铁和相关产品加收25%到50%的关税。
前不久,墨西哥经济部也宣布,对中国进口的汽车加收50%的关税,这一下子就让中国车企在北美市场的计划受到了很大影响。
同时欧盟还打算规定,以后地铁、火车和铁路这些公共工程,必须用“欧洲绿色钢材”来建,还有欧盟会设定一些配额,让大公司和汽车租赁公司,优先买欧洲产的电动汽车来当自己的车队用。
此时距离特朗普重返白宫仅过去8个月,一场由美国主导、28个国家参与的"经贸包围圈"正在成型。
作为商人出身的政客,特朗普深谙"以夷制夷"的东方智慧,他在就职演说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全球经济安全联盟"以应对中国挑战。
与2018年直接对华加征关税的简单打法不同,这次他选择了更隐蔽的策略,将盟友推向前线。
特朗普的施压策略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欧盟,以中国购买俄罗斯能源为由,要求对中国商品加税50%-100%。
其次是G7财长会议,试图将对华关税纳入全球经济治理框架,最后是北约峰会,以"维护欧洲安全"为筹码,迫使成员国配合对华经济制裁。
这种"安全绑架经济"的手法,精准抓住了欧洲对俄乌冲突的焦虑,数据显示,欧盟、G7和北约38个国家的GDP总量达34.7万亿美元,是中国的两倍。
如果这些国家同时对华加税,将对中国出口造成巨大冲击,但特朗普的如意算盘里藏着更深层的算计,通过制造中欧对立,既能削弱中国经济,又能迫使欧洲增加对美进口,实现"一箭双雕"。
9月19日,欧盟对俄罗斯实施第19轮制裁时,将12家中企列入黑名单,但仅仅一周后,德国《商报》就披露,欧盟内部对加税方案存在严重分歧。
德国经济部官员私下表示,对华加税将导致欧盟汽车产业成本增加12%,直接影响120万个就业岗位。
而墨西哥的处境更加微妙,作为美国的"后花园",墨西哥每年对美出口额超过5000亿美元,特朗普以加征30%关税相威胁,迫使墨方妥协。
但墨西哥经济部的数据显示,中国是其第一大汽车进口来源国,50%的关税将导致墨国内汽车价格上涨25%,引发民众强烈不满,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让墨西哥陷入两难境地。
面对包围,中国采取了"外交和经贸"的双轨反制策略,9月中旬,王毅外长在华沙与波兰外长会晤时强调:"中欧应坚持战略自主,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这一表态迅速得到匈牙利、希腊等欧盟成员国的响应,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公开反对欧盟对华加税,称这是"损害欧洲利益的错误决定"。
在经贸领域,中国的反制精准有力,9月初,商务部宣布对欧盟猪肉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要求进口商缴纳15.6%-62.4%的保证金。
这一举措直接击中欧盟农业的要害,中国每年进口欧盟猪肉占其总产量的18%,加税将导致欧盟养猪业损失超过15亿欧元。
针对墨西哥的汽车关税,中国商务部于9月25日启动贸易投资壁垒调查,并对美墨碧根果发起反倾销立案。
这场博弈的关键在于谁能掌握战略主动权,中国通过三大"王牌"构建反制体系。
第一是中国掌握全球90%的稀土加工能力,钐、钆等重稀土是F-35战机和核潜艇的关键材料,2025年4月,中国暂停对美出口这些材料,导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生产线被迫停工。
第二是产业链韧性,2025年1到8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激增120%,有效对冲了关税冲击。
第三是地缘破局,中国与金砖国家的本币结算比例已达65%,中俄能源贸易80%使用人民币,这种"去美元化"进程,正在重塑全球金融秩序。
特朗普的"盟友包围网"看似强大,实则暗藏危机,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欧贸易额达1.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
这种深度绑定使得欧盟难以承受全面脱钩的代价,早在几个月前,德国巴斯夫集团就宣布,将继续在湛江投资100亿欧元建设化工基地,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墨西哥的情况同样耐人寻味,尽管宣布加税,但墨西哥总统洛佩斯记者会上表示,希望通过对话解决争端。
而这场由特朗普发起的"经贸战争",本质上是旧霸权对新兴力量的最后挣扎,但历史的经验表明,任何形式的封锁和制裁都无法阻挡文明的进步。
当中国将稀土、新能源、数字经济转化为战略武器时,当越来越多国家选择"战略自主"而非选边站队时,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正在悄然成型。
我们不愿打贸易战,但也不怕打贸易战,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能笑到最后,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