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暴涨,一场全球资源战争正在逼近中国

一次人为制造的全球超级“铜荒”,一场本世纪最大最隐秘的战略资源争夺战,正在逼近中国经济的心脏地带。

近日,矿业巨头嘉能可宣布,计划关闭位于加拿大的两座重要工厂——霍恩冶炼厂及其配套的铜精炼厂,直接给已经惊魂未定的全球铜市场引爆了一颗涨价核弹。

铜是电网的神经,是电动汽车的经脉,是光伏的血管,是数据中心的命脉,被誉为“未来的石油”。

霍恩冶炼厂年产量超过30万吨,占了北美铜供应链的17%。一旦关停,就意味着17%的短缺。

而17%的短缺可不是涨价17%,而是一直涨到这17%依赖铜为原料的美国企业和工厂扛不住涨价压力,最后倒闭为止。

所以嘉能可这一次,就是奔着引爆美国金融市场铜价而来,而美国铜价一旦暴涨,就意味着全世界的铜就会疯狂涌向美国,带动全球铜价一起飙升。

实际上,过去一年多,美国本土铜价最高的时候,要比全球其它地区高出约2000美元一吨,导致特斯拉的充电线缆被人连夜切断,欧洲之星高铁600米电缆被盗,全球铜线偷盗猖獗,盗窃的、正规的大量铜货船都转运去了美国。

仅上半年美国就在全球过度扫货50万吨铜,相当于之前六七倍的量,明显超出正常需求,而下半年预计还要全球扫货超过50万吨铜。

如此一来,美国就有百万吨铜库存,比全球第一大铜矿山一年的产量还多!

当全世界以为铜还是一块金属时,AI时代下,它却已经成为美国从源头狙击中国经济的杀手锏之一。

为什么铜突然变“金贵”了?

实际上不是今天才贵,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铜就是电气设备里,用得最多,最关键的材料,只要跟电气电力有关,小到开关电线大到电机电车发电厂,都是用铜大户。

铜价走势,足以撼动经济大局,影响所有行业,因此被称为“宏观经济之王”。却因为储量巨大,不同金银以稀为贵,反成了最朴素亲民的存在。

长期以来一个铜板的印象成了它价值锚定标签。但它的战略分量和关键性一直被大大低估。

你想一块英伟达H100芯片,满负荷运转,每小时耗电700瓦,如果造一个AI训练集群,动辄几千几万张卡,一天就可以耗掉一座城的电量。

这样的耗电量,不用铜根本不行。一个中型AI中心的铜用量,相当于过去十栋写字楼的总和;大型项目更是消耗数百乃至上千吨。

当AI、储能、电动车、算力中心这些新产业爆发,铜锚定的就不再是“工业产能”,而是“能源信用”。

今天,一辆纯电车耗铜高达83公斤,是燃油车的四倍,整个中国新能源车行业,去年用了将近100万吨铜,超过韩国一个国家的用量!

而一个大型光伏发电站需要四五千吨铜,一个大型风力发电厂则需要六七千吨铜,中国最擅长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每千米要3-5吨铜,整个电力系统一年又是七八百万吨铜。

中国电网的极速发展和产业迭代,已经到了可控核聚变都开启了商业化进程的程度,让一众西方国家眼红妒羡。

偏偏欧州电网老化50年、美国电网从上世纪80年代就没再更新,差距越拉越大、新能源产业掉队。

急得美国祭出“星际之门”计划,软银、OpenAI、甲骨文三大科技巨头联手更新美国电网,要投资4000亿美元建设5座AI数据中心,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新增超10吉瓦的计算能力,还联合英国更新电力设施。

到那时,全球电网设施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量级。在这场AI军备竞赛背后,铜彻底成为电力角逐的筹码。

国际能源署估算,到2035年,全球铜需求要比现在多出50%,从2020年的2450万吨增至2030年的超3000万吨。

这个情况下,美国铜商与华尔街联手大肆囤铜,制造短缺,拉高价格。表面上是美国电网为制造业回流准备;背地里却将铜“金融化”,而矛尖直指中国。

因为中国本就缺铜少矿,光2024年进口铜就花了4800亿元,占全年进口贸易总额的2.62%。

相当于每进口30块钱就有近1块钱买了铜,进口依赖度比石油还高,连军队子弹都大规模使用刷漆的钢壳。

可偏偏全球第一第二大产铜地是南美洲的智利、秘鲁,都是美国后院。

虽然中国一直在推动南美一带一路,还建设了钱凯港,走太平洋航线直达中国,但还是动不动就遭遇“不可抗力”因素减产,关键是南美主要矿产也掌握在华尔街资本手里。

要知道,全世界已经好几年没有发现新铜矿了。1990-2023年,前20年发现了200多个铜矿床,后10年却仅仅发现了14个。老矿减产、新矿开采难。

可以说,美国既掌握供应,又手握定价权,还是期货主力玩家,民间还在大量抢购,就差明说自己是推高铜价的元凶了。

因为特朗普如果真想回流制造业发展供应链或是更新电网,就应该像稀土一样鼓励本土开发。

可事实是,偌大的美国只有3家铜冶炼厂,竟然1家还停产封存,现在连加拿大的也要关停。

有矿不采、有铜不炼,扰乱铜市场定价,这么做唯一的解释就是把中国拉下水,靠美国主导的定价权和金融规则收割最需要的中国市场,引发一次次“铜价风波“从美国开始直奔全球市场。

目前,中国处于新产业发展期、旧产业维稳期,难以避免被铜价的暴涨暴跌引发连锁效应的干扰。

但也并不是非铜不可,因为在金融市场炒作“铜荒”的时候,中国产业界也正在八仙过海。

在通信领域,光纤大面积取代铜缆,信号靠光子飞而不是电流跑。

在电力传输上,特高压也在用铝、碳复合材料替代铜导线。

在新能源车上,铝代铜的趋势也是愈演愈烈。

更关键的是,在铜需求增长势头最猛的数据中心,华为最新自研的CM384光通信系统,它直接把过去依赖铜线的光电转换模块,升级为全光信号传输系统。

什么意思?

在整个AI算力体系中,CPU、GPU负责计算,而光模块负责信息运输。它包括400G、800G、1.6T通道。

这就像信息传输的高速公路。400G就是四车道,800G就是八车道,车道越宽,路线就会越顺畅,那么速度就越能提得高。

华为CM384用近7000颗400G光模块互联,信号能在纳秒级别穿梭,彻底打破了铜缆“一米之外就衰减”的限制。

这意味着,万亿参数的大模型训练,不再受制于铜缆速度,而由光来驱动。

换句话说,AI以及通信领域的部分铜需求,已经在由光纤接管。

这正是这轮铜价暴涨最吊诡的地方,总盘子里,一头是新能源托举铜需求,但另一头通信领域也在结构性退铜,此消彼长,大体守恒。偏偏金融层面,铜被一味地追捧。

多年来,美国靠着石油霸权,拿捏全球经济命脉,如今打上了铜的主义,在光取代铜,算力取代人工,AI取代传统工业的关键期,美元体系,试图用铜价为自己延命、扰乱制造业恢复进程。

这也意味着,未来的地缘政治竞争,不只是油和芯片,还会加上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财经   中国   战争   全球   资源   美国   电网   新能源   铜矿   冶炼厂   需求   车道   华尔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