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再遭背刺!刚砸39亿,塔利班叫停油田合作,西方垂涎已久

编辑 |毛婷婷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石油开采

一纸冰冷的声明,撕碎了长达25年的石油大梦。中国企业在阿富汗,又遭遇“背刺”了?别急,这故事比你想的要复杂得多,也疼得多。

中国在阿富汗投资数千亿的项目就这样葬送在阿富汗国内,就这样被西方资本精准截胡,中国这是继阿尔巴尼亚、尼日尔之后的第三次遭遇背刺。

这消息一出直接引起国内的一片哗然,塔利班作为中国邻国,同时中国投资亿万金额建设,为何说违约就违约?其居心是不是有点太明显了,这背后是否存在不可告人的秘密?

阿富汗媒体报道

沙漠里的豪赌,曾阿富汗的希望

时间拨回到2023年1月,喀布尔的首都满是刚刚胜利的掌声和香槟杯的碰撞声一样响亮。塔利班的副总理和中国大使并肩而立,庆祝一笔载入史册的交易。这不只是一份合同,这是塔利班上台后签下的第一个外资大单

对这个满目疮痍、穷得叮当响的国家来说,这几乎等于抓到了一把通往未来的“金色钥匙”,而中国却是第一个向阿富汗伸出援手的人。

阿富汗和中国企业合作

我们给阿富汗的福利相当诱人,一家名叫“中亚石油”的中国公司,承诺三年砸下5.4亿美金,第一年就得投1.5个亿。更关键的是,一纸合约死死摁住了原油出口的口子,要求必须在阿富汗建炼油厂。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石油已经不再是挖出来就卖掉的初级原料,而是能在自己土地上炼化、加工,变成一条能养活三千人的产业链。

这完全就是是阿富汗实现经济独立最现实的路径,对中方而言,这是“一带一路”深入中亚腹地的一步险棋,也是一场高风险高回报的豪赌。双方都觉得自己赌对了,正当双方都洋溢在共赢的局面中,各种层出不穷的问题却在不断出现!

阿富汗

各种烧脑问题出现

合同里那句“一年内未履行义务,则自动作废”的条款,像个精准的诅咒,一年后应验了。阿富汗矿业部门甩出一沓“罪状”,核心就一个字,钱。

说好的1.5亿美元首期投资,他们指责中国企业投资的零头都不到。对于一个等着米下锅的政权,这种等待无异于煎熬。

接着是技术和基建。阿富汗人抱怨,承诺的新钻井连影子都没见着,只看到中国工人在修修补补一些老掉牙的设备。炼油厂?更是遥遥无期。

现在的阿富汗

这听起来像是中企理亏。但另一面,在阿富汗那种地方,连最基础的“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场地)都是奢望,想凭空建起一座现代化工厂,谈何容易?

前期的勘探和基础建设,本就是烧钱又耗时的无底洞。当然,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事后人们才发现,这家中亚石油公司自身也麻烦缠身。

阿富汗现状

规模缩水,员工锐减,甚至在中国国内都有违规开采的黑历史。这样的企业,底气和信誉本就打了折扣,在海外自然走得踉踉跄跄。可光是这些问题,真就够塔利班下这么狠的手吗?

要知道,塔利班如今百废待兴,正是谁有钱就跟谁走的时候,那么在中国向阿富汗施以援手之后,还有哪些国家也掺和了进来呢?

阿富汗油田

突然来的新玩家

真正要命的,是牌桌上突然多了几个新面孔,而且个个出手阔绰。就在合同终止前后的短短五天里,几件大事密集发生,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

首先是来自欧洲。6月15日,欧盟突然宣布给阿富汗超过1.6亿欧元的人道主义援助。这笔钱对财政枯竭的塔利班,完全等同于天降甘霖。

西方资本嘴上说是用于粮食医疗,但谁都知道,他们对阿富汗地下埋着的液体黄金,垂涎了不是一天两天。

阿富汗矿产资源

欧洲的这笔援助,就像一剂强心针,让塔利班有了对中企“说不”的底气。紧接着,南边的邻居巴基斯坦送上“神助攻”。

就在合同终止的当天,巴基斯坦海关突然对阿富汗货物大开绿灯,取消了苛刻的银行担保,大大加速了阿富汗商品的出口。这条南向的贸易生命线一打通,塔利班感觉自己的后路又多了一条。

外媒报道

欧洲的“输血”和巴基斯坦的“通路”同时到来,塔利班觉得自己手里的牌瞬间好起来了。有分析甚至指出,美国也在悄悄调整策略,通过第三方和塔利班接触。

这一切都让塔利班产生了一种错觉,我有了更好的选择,何必再吊死在中国这棵树上?那家看起来不太靠谱的中国小公司,战略价值瞬间清零。所以留给中国中亚石油的就是一笔烂账,那么塔利班究竟在盘算什么?

阿富汗武装人员

一拍两散,谁也算不清这笔糊涂账

塔利班的算盘打得很精明,赶走这家实力不济的中国私企,换一个西方“更权威的国际合作伙伴”,技术更好,分成更高。

可撕毁合同的快感是短暂的,代价却是实实在在的。5.4亿美元的投资承诺没了、梦寐以求的炼油厂黄了、3000个就业岗位飞了。每年几千万美元的税收,也成了泡影。

阿富汗油田

更致命的是,一个国家的商业信誉,就这么被当儿戏般毁掉了。今天你敢撕合同,明天谁还敢来投资?那些坐拥全球资本的西方石油巨头,难道会比中国企业更不怕风险

这恐怕是个巨大的问号,中亚石油公司更是血本无归。数千万美元的设备被困在那个战乱之地,人员撤离又是一笔巨款。

阿富汗网友评论

而中国官方,因为涉事企业本身存在瑕疵,连外交上想“捞人”都有些束手束脚,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

这场风波,让所有盯着高风险地区的中国投资者,心都凉了半截。那么今后想要对外投资的企业究竟要注意哪些重要因素才能不被对方掣肘?

阿富汗人

必须从中得到教训

中亚石油的遭遇告诉所有想“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打铁必须自身硬,尤其是在政治动荡的地区,你自身的合规、诚信和实力,才是你唯一的护身符。

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在关键时刻变成对方手里的刀,让你百口莫辩。它也提醒阿富汗这样的国家,发展不能靠投机取巧。朝令夕改,只会吓跑所有潜在的伙伴。

风沙终将再次掩埋钻井平台,那些沉睡在地下的黑色黄金,还在静静地等待。但它们需要的,或许不只是资本和技术,更是诚信与稳定的阳光。只有当这缕阳光照进这片土地时,宝藏才能被真正唤醒,造福一方。

中亚石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1

标签:财经   塔利班   中国企业   叫停   油田   阿富汗   中国   中亚   石油   巴基斯坦   炼油厂   合同   欧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