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总感觉身体沉重,脑袋像裹了层湿布,昏昏沉沉不清爽?脸上、头发老是油腻腻的,大便也黏腻冲不干净?这些困扰,很可能跟中医所说的“痰湿”有关。
在中医理论里,痰湿是体内水液代谢失常形成的病理产物。它并非单指咳出的痰,而是泛指体内黏滞、重浊的物质。痰湿一旦滞留,容易阻碍气机,所以人会觉得身体困重、腹部胀满、口气不清新。

为什么很多人尝试祛湿效果不明显?问题往往出在思路不对。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负责水谷精微的转输。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减弱,水湿停聚成饮,饮聚成痰。所以只祛湿不健脾,痰湿很容易反复;只化痰不祛湿,等于只清理积水却没关掉“水源”。因此,祛湿、化痰、健脾必须同步进行。

针对这类问题,中医常使用二陈平胃散加减调理。此方是在二陈汤基础上合入平胃散,兼顾化痰与燥湿。其中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行滞,两者配合能化解痰结;苍术、厚朴芳香燥湿,提振脾运;茯苓健脾渗湿,让水湿从小便而出。全方共同起到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用。

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性偏温燥,适合痰湿偏寒、舌苔白腻的人群。如果伴有口干舌红、大便干结等热象,或是阴虚体质,则需谨慎使用。具体调理前,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辨证指导,根据个人体质灵活加减,才能安全有效地改善痰湿状态。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