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湖南打压常德、湖北打压荆州?其实是发展里的“选择题”

常听人说湖南在打压常德、湖北在打压荆州,这话听着挺刺耳,但仔细琢磨根本不是“打压”,而是省里做区域发展规划时,不同城市定位和资源分配产生的落差让大家有了这种感觉。

先说说湖北和荆州的情况。很多荆州人觉得被冷落,根源得从几十年前说起。1978年的时候,大荆州还是湖北第二大城市,当时荆门、天门等地都没分出去,GDP在全国都排得上号。后来行政区划调整,富庶的江汉平原被拆分,荆州的体量一下子小了很多,经济腹地也被削弱了。

现在湖北的发展重心很明确,就是强化武汉的核心地位,同时把襄阳、宜昌打造成省域副中心。2024年宜昌GDP都突破7203亿了,襄阳也有6191亿,而荆州只有3505亿,差距确实明显。省里这么布局是有考虑的,武汉要带动整个都市圈,宜昌是三峡枢纽所在地,还能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襄阳则能吸引河南南阳的人口和资源,这两个城市的战略价值现阶段比荆州更突出。

最典型的就是呼南高铁襄常段的线路之争,吵了8年都没定下来。荆州方案线路顺直,能多服务300万人,建设和运营成本还低,但湖北坚持走宜昌,就是为了让宜昌成为“沿江+呼南”双枢纽,巩固它的副中心地位。这事儿让荆州人觉得委屈,可站在省里的角度,是在“强枢纽”和“保民生”之间做了战略取舍,不是故意针对荆州。

而且荆州自身发展也有难题,传统的装备制造、化工产业占了规上工业产值的60%以上,新兴产业占比还不到15%,高新技术企业少,人才也不够,产业转型压力很大。不过现在也有好转,省里给荆州布局了百亿级的电镀产业园,还把它纳入宜荆荆都市圈,就是想帮它补产业短板。

再看湖南和常德。常德的情况和荆州有点像,不是被省里打压,而是长株潭一体化的发展战略让资源更多地流向了核心区。现在湖南明确要把长株潭当成一座特大城市来打造,2025年还搞了一体化行动计划,又是建绿道又是搞科创走廊,四十多个重大项目都往这儿堆,资源倾斜肯定明显。

常德本身条件不差,地理位置好、人口也多,但在省里的规划里,它更多是起到衔接长株潭和湘西的作用,不像长沙、株洲、湘潭那样是核心增长极。之前常岳九铁路的规划也能看出来,湖南虽然想争取对平原地区有利的方案,但还要考虑和湖北、江西的协调,以及建设成本问题,不是单靠常德的需求就能定的。

其实不管是湖北还是湖南,做区域规划都得算“大账”。省里的资源就这么多,不可能每个城市都平均发力,必须优先扶持那些战略地位更重要、带动能力更强的城市。荆州和常德之所以让人觉得“被打压”,本质是它们的发展需求和全省的整体布局暂时没完全匹配上,加上自身产业转型慢,才造成了这种落差。

现在情况也在变,湖北把荆州纳入武汉都市圈和宜荆荆都市圈,湖南也在推进常德和长株潭的产业协作。等这些规划落地,加上城市自身能把产业短板补上,所谓“打压”的说法,估计慢慢就没人提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2

标签:财经   荆州   常德   湖北   湖南   选择题   宜昌   襄阳   产业   城市   武汉   枢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