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65岁的老人,从美国飞回北京才6天,就马不停蹄地赶到上海。
桌上那个显眼的红包,见证着12年来从未间断的温情。
这个人就是郎平,她要看的人是汤淼,那个曾经叱咤排球场、如今只能坐在轮椅上的前男排主力。
9月25日,当郎平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这张合影时,很多人都被感动了。
照片里的郎平弯腰俯身,与轮椅上的汤淼相视而笑,那份真挚的情感瞬间击中了无数网友的心。
时间倒回到2007年的夏天,那是一个改变了太多人命运的季节。
汤淼这个1982年出生的排球天才,正值运动生涯的黄金期。
两米的身高配上超乎年龄的灵活性,让他成为中国男排不可或缺的核心。
2004年他帮助上海男排夺得全国联赛冠军,在决赛的关键时刻贡献了制胜一击,教练当时就说这孩子"拥有超越年龄的大赛气质"。
彼时的汤淼不仅在赛场上风光无限,感情生活也美满幸福。
他与中国女排奥运冠军周苏红的恋情羡煞旁人,两人的婚礼被誉为"排球界的神仙眷侣"。
可是命运就是这样残酷,6月的一个普通训练日,在俄罗斯的训练场上,汤淼照例进行着扣杀练习。
那一瞬间意外发生了,他在空中失去平衡,头部重重撞击地面。
"啪"的一声,不仅击碎了所有人的心,也彻底改变了三个人的人生轨迹。
医院的诊断结果如晴天霹雳:第六颈椎爆裂性骨折造成脊髓完全损伤,胸部以下瘫痪。
这意味着,25岁正值巅峰的汤淼,从此只能与轮椅为伴。
更让人揪心的是,当汤淼在重症监护室苏醒的第一刻,他对守在床边的周苏红说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我爱你"。
那一瞬间,在场的所有人都红了眼圈。
伤情稳定后,汤淼被转回国内治疗,接下来的五年,是对这对夫妻最大的考验。
周苏红没有选择逃避,作为女排的核心主力,她一边要应对繁重的训练和比赛任务,一边要照料病榻上的丈夫。
那段时间,原本就不胖的周苏红瘦得让人心疼,但她从未在汤淼面前流露过一丝疲态。
汤淼心里的痛苦远比身体的痛苦更难承受,看着妻子日渐憔悴的面容,看着她强撑着的笑容,汤淼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主动提出离婚。
"我不能拖累她一辈子。"汤淼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声音里带着无法掩饰的颤抖。
2011年,这对曾经的排球金童玉女正式解除了婚姻关系,但值得欣慰的是,周苏红并没有就此与汤淼断绝往来。
即便后来再嫁他人,她仍然时常关心着这个曾经的丈夫,甚至让自己的孩子认汤淼做干爹。
更难得的是,已经成为厅级干部的周苏红,还积极推动成立了运动员伤残保障基金,将个人的情谊升华为对整个群体的关怀。
就在所有人以为汤淼会逐渐被遗忘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让这个故事有了不一样的温度。
2013年郎平开始了她对汤淼长达12年的持续关怀。
无论是在执教中国女排的忙碌期间,还是卸任后的休整时光,每年探望汤淼都成了她雷打不动的"功课"。
这种关怀不是表面功夫,而是真正的用心。
2024年5月,郎平又一次探望汤淼时,她欣喜地发现"相较于去年,汤淼的身体更为健壮,在交谈中手臂动作更加灵活自如,动作幅度也更大",并表示"为他的每一点进步感到由衷高兴"。
这样的细致观察,这样的真挚关怀,让人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同情,更是一种深深的理解和尊重。
2015年女排世界杯期间,有一个细节特别让人感动。
汤淼亲临现场为中国女排助威,郎平夺冠后与他畅谈比赛细节,成为一段体坛佳话。
那一刻汤淼不再是一个需要被同情的伤残人士,而是一个真正被当作朋友对待的排球人。
感人的故事背后,现实却是冰冷的。
汤淼目前的生活主要依靠体育局的补助金维持,那些昂贵的进口康复器械,往往需要老队友们凑钱购买。
更残酷的是,他至今还需要依靠机器来辅助呼吸。
2019年一条微博让无数人心酸,汤淼写道:"父亲越来越老了,照顾我已经力不从心。
前几天他的心脏病又犯了,父亲希望能有一个愿意照顾我和陪伴我的人,和我一起度过此生。"
这条略显无奈的微博,在发出十几天后也只有18次转发,152条评论。
这个对比是残酷的,曾经在赛场上万人瞩目的明星,如今连寻找一个生活伴侣都成了奢望。
幸运的是在2017年,汤淼通过试管婴儿的方式有了女儿汤臻臻。
如今8岁的小姑娘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动力,孩子的天真烂漫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温暖,她会推着父亲的轮椅满屋跑,还曾偷偷把父亲的止疼药换成维生素片,以为这样就能减轻爸爸的痛苦。
说回郎平,这位65岁的老人,刚刚从美国飞回北京才6天,就马不停蹄地赶到上海看望汤淼。
这种急切,这种惦记,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超越普通友谊的深情。
2025年9月9日,郎平正式入驻小红书,她在配文中写道:"热爱排球的我放下工作,终于有了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努力去追求生活的快乐。"
65岁的她,和丈夫一起钓鱼,享受着退休后的惬意时光。
但即便在这种放松的状态下,她依然没有忘记汤淼。从美国回来才6天,就专程赶到上海,桌上那个显眼的红包,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帮助,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支持。
这种对比其实很有意思,有网友指出,汤淼与周苏红离婚后,很少看到周苏红在公开场合探望汤淼。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周苏红没有关怀,毕竟私下的关怀我们无从得知,但郎平这种公开的、持续的关怀,确实让人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度。
在汤淼最困难的时候,有些人选择了遗忘,有些人选择了坚守。
郎平选择的是后者,而且一坚守就是12年,这种坚持,这种温情,在浮躁的当下显得格外珍贵。
网友的评论也很有意思,有人说"越是传奇,越重情义",有人感叹"十多年如一日,温暖又有爱",也有人质疑是否在"作秀"。
但不管怎样,至少郎平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重情重义"。
更重要的是这种个人的善举已经开始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周苏红推动成立运动员伤残保障基金,就是将个人情谊升华为制度关怀的典型例子。
当聚光灯熄灭,那些为国家荣誉拼搏过的身影,不应该独自承受命运的重击。
12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
对于汤淼来说,这12年是从绝望到接受,从痛苦到坚强的蜕变过程。
他在轮椅上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青壮年时光,但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女儿的爱,朋友的关怀,以及对生命的重新认识。
对于郎平来说,这12年跨越了她执教生涯的高峰和低谷,见证了她从忙碌的国家队主帅到退休的普通老人的转变。
但不管身份如何变化,对汤淼的关怀从未改变。
这种跨越时间的温情,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显得格外珍贵。
它让我们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东西是值得坚持的,还有一些情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当郎平弯腰俯身,与轮椅上的汤淼相视而笑时,那一刻定格的不仅仅是一张照片,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情义的见证。
或许这就是体育精神真正的内涵,不仅仅是赛场上的拼搏,更是赛场外的温情;不仅仅是对胜利的渴望,更是对同伴的关怀。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郎平用12年的坚持告诉我们:真正的冠军,不仅要在赛场上发光发热,更要在人生路上温暖他人。
文/编辑:财迷
更新时间:2025-09-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