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可惜了”、
“太年轻,她才18”
“让人生气,家里管不上”
“下次,还有可能发生异位妊娠…”
手术室里,妇二科马雁南副主任医师与团队正在为18岁女孩做终止妊娠手术,“她是宫角妊娠,非常凶险,若发现不及时会有子宫破裂、大出血的风险!”更令人揪心的是,这已是女孩的第二次流产——上一次,她选择了不正规的小诊所……
而这,并不是孤例。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每年24岁以下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数占我国人工流产总数的40%以上,其中19%的未婚青少年有多次人工流产经历。
“有些娃刚进入青春期,甚至怀孕20周了才来就医。”马雁南副主任医师直言:孩子们的性行为正在提前,而我们的性教育和保护措施,远远没有跟上。
我们看到的,远不止一次手术
很多年轻人,甚至他们的父母,都误以为“流产”只是一个简单的小手术,“解决”掉麻烦就能一切如常。但作为妇科医生,马雁南深知事情远非如此。
对身体的直接伤害:无论是药物流产还是人工手术,都可能引发近期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或子宫穿孔。而更为隐蔽的是那些伴随未来的长期风险——反复流产或不当流产可能导致习惯性流产、输卵管堵塞、宫腔粘连,显著增加宫角妊娠、宫外孕的发生几率,严重者甚至因大出血需切除子宫,彻底丧失做母亲的权利。

心理上的隐形创伤:一次流产经历,可能会成为女孩一生中都难以释怀的心理阴影,影响她未来的亲密关系和自我认知,自卑、焦虑、抑郁……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会长时间萦绕。
根源不在于性,而是无知与沉默
青春期正处于生理成熟和性意识觉醒的敏感阶段,我们不能简单地指责孩子们“行为不检”,更深层的原因在于:
性教育的缺失:我们社会和家庭,对于“性”依然讳莫如深。很多孩子的性知识来源于网络、小电影或同伴间的口耳相传,这些信息往往是片面、扭曲甚至错误的。
保护意识的普遍淡漠:很多青少年不了解如何正确避孕,不清楚自己的身体结构,更无法预见意外怀孕与性传播疾病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家庭沟通与情感支持的缺失:临床中发现,许多意外怀孕的少女来自单亲、离异或亲子关系疏离的家庭。“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更容易在情感与行为中迷失方向。”
指责无用,行动才是关键
面对这一复杂社会议题,唯有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才能构筑起守护青春的防线。

给父母的建议:
打破沉默,主动沟通:将性教育视作与“交通安全”同等必要的成长课题。不必等待问题发生,才后悔莫及。
传授知识,也传递价值观:除了生理常识,更应引导孩子理解爱、责任、尊重与底线,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婚恋观。
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让孩子确信,无论发生什么,父母永远是他们的避风港。只有这样,他们在陷入困境时,才会主动求助,而非独自走向危险的“解决方案”。
给青少年的提醒:
学习,是你最好的护身符:主动通过学校课程、权威医学网站、正规科普书籍了解科学性知识。认识自己的身体,是你的权利,也是责任。
分清“爱”与“性”的界限:真正的尊重与爱护,体现在克制的等待与负责任的选择中。在身心尚未成熟之前,推迟性行为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如果无法避免,请务必保护自己:如确实发生性行为,务必每次、正确地使用安全套。这不是对伴侣的怀疑,而是对彼此健康与未来最根本的负责。

给社会的呼吁:
请持续推动全面、科学、系统的性教育进入课堂与社区。我们亟需营造一个能够开放、健康讨论性与生殖健康的社会氛围,不要让这个本应关乎科学的话题,在沉默与黑暗中滋生误解与伤害。
NEWS
如何避免与应对意外怀孕

科学避孕是首要防线:
避孕套是首选,既能有效避孕,还能一定程度上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短效口服避孕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用,用药期间避免漏服。紧急避孕药仅作为事后补救,副作用大、失败风险高,绝不能作为常规手段。
如果意外怀孕,请冷静应对:
保持镇定,勿自行用药或寻求非正规诊所;第一时间联系信任的人——母亲、朋友或专业医生,千万别一个人扛;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医院将保护隐私并提供科学、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总之,女孩子的身体非常的珍贵,懂得保护自己才是成熟和自爱的表现。

结语:
保护孩子们的青春和未来的生育力,不是通过阻止他们成长,而是通过给予他们足够的知识和盔甲,让他们有能力安全、负责任地穿越青春的雷区。 这,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努力。
本文指导专家:妇科医院妇二科主任 逯蕾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